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与干预

2021-06-29陈建飞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

陈建飞

摘要:面对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心理健康问题的个人和社会成因出发,然后结合实际来探讨可行的干预策略,认为家校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处理中具有共同责任。

关键词:学业压力;心理健康;合理期望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集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作为一名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我更是要把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放在首位。为此,我结合了我班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和干预,提出了是家校共同责任的论题。

一、心理危机的成因及问题表现

五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一个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从学生个体和环境两个大方面对心理危机的形成以及表现进行讨论。

(一)个体成因

(1)学习压力

五年级的课程在整个小学阶段中是具有相当大难度的,随之而来的学习焦虑就会加重。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有高低,因此在应付学业上,有的人是游刃有余,而有的人却是力所不足。此外,同学之间的学习成绩竞争、家长和教师的压力等都会成为学生心理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就会表现为厌学、考试前的焦虑、甚至是逃课等。

(2)自我认知偏差

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外貌、人际关系、群体角色等的认识,五年级的小学生也正处于一个自我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他们也会容易产生自我认知的偏差,例如自卑心理,常见的表现在能力自卑,即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到某事,又或者外貌自卑,即在群体不能大方地展现自己的身体以及外貌等。

(3)人际交往焦虑

五年级的小学生会更加在意自己能否在所在的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五年级的学生会面临着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不同群体所带来的人际交往压力,各种关系的处理不成熟,时常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冲突,例如学生认为教师在某个问题上处理不当,或者受到了同学的排挤等等,都会给人际交往带来焦虑。

(二)环境成因

(1)期望压力

五年级学生在学业上会受到来自家长、教师的双重期望压力,是心理危机形成的原因。一些家长会过分地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缺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关心,同样,有些教师也会过分地关注教学的成绩,导致很多学生就只能“追分数”来满足他们的期待,久而久之就形成各种心理问题。

(2)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多数的家庭都开始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辅导班,有些家长甚至不顾孩子是否对所报的班感兴趣,一味地认为“如果不多学,就会落后于别家的孩子,”,这也给学生增加了非常大的压力。此外,经济水平的提高也会让很多学生形成不好的观念,例如浪费、自大等等。

二、心理危机的干预及措施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键在于“防”,重点在于“做”,家校在学生心理健康上是一个共同体的,有着共同的责任和出发点。

(一) 端正教学,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

首先,作为教师,尤其是中高年级的教师,其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那教师就必需要具备认识、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的教学态度也非常重要,端正教学态度,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是教师的必要职责。

在教学生活中,教学必不可出现“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就惩罚,例如打手掌心、罚抄等等”、更加不能出现“辱骂、当众批评如‘你是我见过最差的学生’”有辱学生人格的行为。当学生出现了问题后,教师要及时的干预,例如善于以沟通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或者赞扬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等,也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危机干预程序。

(二) 合理期望,以“表扬”来教养孩子

作为家长,首先要对自己的孩子的能力要有合理的认识,切勿揠苗助长,形成合理的期待才是最重要的,同时也要善于利用“表扬教育”。其次,当孩子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家长要及时处理,如果不处理不来,要善于求助。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不要以攀比的心态来教养孩子,例如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候,不应说“你看看,谁谁谁比你厉害,怎么别人可以,你却不可以呢”之类的话语,这样会让孩子陷入自卑、自责的状态中。如果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可以采用表扬做得好的地方,然后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另外,家长也要对孩子的能力有清楚认识,如果孩子努力了只能到80分,就不能以100分來要求。

(三) 肃清环境,让学生健康成长

当前的环境也是导致小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社会中有不少的平台吹鼓着“成绩决定一切”等不恰当的言论,这就导致小学生们在认知水平还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认可且接受了这样的说法,进而在学习上出现成绩挫折时候出现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

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合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不要一味追捧成绩,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展特长,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五年级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他们会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和教师等的共同努力,为其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存明.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2(04):57-58.

[2]范海荣.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安徽教育科研,2022(08):91-92.

[3]吴苏锦.多方合力呵护祖国花朵健康成长[N].中国妇女报,2022-03-08(003).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
第七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获奖名单(第一批)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