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小衔接背景下学生课堂注意力

2021-06-29孙环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0期
关键词:口令幼小浅谈

孙环

摘要: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引导儿童专注做事是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中的要求。就像我们要往大脑中输入信息,只有注意到那些刺激信号,才会进入大脑中进行处理和记忆。一节课40分钟,想让他们整节课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当学生的注意力不在课堂上了,只要有一点与学习无关的因素就能引起学生注意力分散和转移,降低课堂学习效果,又因知识与知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失去学习的信心和欲望。

关键字:幼小衔接;注意力;课堂

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及外界事物的影响,造型别致的文具都可以是他们的玩具。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对于低年级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当学生无法理解时,注意力也会随之分散。因此我想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来提升学生对课堂的注意。

一、做好课前准备

一年级开学初,我便和学生及家长达成共识,所用文具要普通常见,课前将最精简的用品摆放到桌面上。例如:左上角只摆放书和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只准备一份放在桌子最上方。桌洞內左边是按科目装好的文件,右边是防疫包、笔袋,统一规范。课上小手叠放在桌面上,坐姿要做到:头正、肩平、背直、足安。做好这些准备再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集中注意力的意识。

二、小口令做提醒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课中可能就需要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这时用简短的小口令,既快速又不至于使课堂停断。如在学生讨论环节时,大部分学生讨论结束后,笔者就喊口令:“说停就停——”学生坐姿示意并对口令:“雷厉风行。”笔者开始展示学生作品时,笔者说“大眼睛——”学生坐姿端正对口令:“看黑板。”通过教师与学生口令的互动,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三、借助绘本,增加趣味、帮助理解

听读故事是这些刚成为小学生的孩子们在幼儿园经常做的事情,深受学生喜爱。因此在课上创设情境时,经常会引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绘本故事。如在《认识钟表》的学习中,将班里学生一天的生活拍成图片,连图成了一个绘本故事,刚开启故事,学生便发现故事主人公就在身边或是自己,可开心了。笔者适时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听讲的孩子,下一个绘本故事中,你可能就是主人公。这节课中选取学生正在做的事情,多是孩子们共同在校做的,或是在家也会做的事情,内容就是学生的生活。因此学生对于钟表知识的学习非常主动,很愿意知道这位同学在做什么事具体是什么时间。

在一年级上册认识20以内数这节课中,将改编后的《星星工场有点忙》这一绘本故事作为全课的故事情境,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一绘本故事中有着10颗星星装一个袋子的约定,学生在动手操作星星袋的过程中,理解十进制、位值制这样的抽象概念,同时这也为后续的学习创造出来一个有意思的具体模型。因此在后面学习口算20以内数进位加法时,仍以此故事为背景,加入出新的人物和故事,学生便如同进入了连续的故事情节中,乐于了解故事发展,帮助人物解决问题,有了具体模型的支撑,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学具的活动进行学习更容易理解,这样消除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放松的进入知识的探索中,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四、生生互动愿表达

《课程标准》中说到: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课堂要上让学生充分发言,每个同学都有上台发言、展示的机会,当学生体验到积极表达带来的快乐,就更愿意在认真听讲,来争取更多表达的机会。对于这样小的学生,我会给出了完整的上台发言模式,首先要大声告诉同学:“请大家听我说。”再说完想法后要问一问同学是否同意自己的想法,有没有疑问。听讲的学生用手势表达自己听的情况,有疑问时手指摆出问号,有补充继续举手,认同她所说就竖起大拇指来表扬发言者。作为教师的我,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提示,真诚且热情地给予学生肯定和赞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体会发言的成就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思考中来。

综上所述,在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时,结合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帮住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减少外界的影响。结合教材创设合适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动手操作探究,以开心、轻松的状态习得知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课堂的的快乐,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打造高质量课堂。

参考文献:

[1]周震.浅谈幼小衔接[J].读与写(上,下旬),2015,(4):309-309.

[2]许枫.浅谈幼小衔接[J].俪人:教师,2015,(7):2.

猜你喜欢

口令幼小浅谈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高矮胖瘦
苦恼的“幼小衔接”
口 令
甜蜜欢颜
好玩的“反口令”游戏
浅谈虚拟语气
浅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浅谈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