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究

2021-06-29徐超杰吴敏杰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0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高中生传统文化

徐超杰 吴敏杰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着极为深刻而独特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其丰富的内涵和寓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探析传统文化在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和提升路径,对于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增强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高中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与灵魂。高中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其爱国热情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因此对高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是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内容和生动教材,学校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感召力量,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将传统文化的爱国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性。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显现

(1)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永恒主题,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的心中,五千年来从未间断。爱国主义经过淬炼洗礼已沉淀为一系列灿烂的思想精华,它们铸就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强大精神源泉。从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到“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谭嗣同,再到“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干坤扭转来”的孙中山,多年来,正是这些爱国思想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不惧牺牲,抛洒鲜血,勇敢地起身反击外敌侵略,谱写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最终成功捍卫祖国的尊严和独立。经受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激励高中生进一步认同民族文化,加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培养出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立志“为天下立功,为万世开太平”。

(2)“天下无伦外之人,无伦外之家,无伦外之族,无伦外之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重视齐家、修身、慎独,从心性上陶冶情操,为现代教育提供了载体。然而,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我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在这种形势下,加强高中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学校的一项迫切任务。通过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对学校德育的优势的在再审视,促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学校发扬光大,培养出人格健全、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接班人。

(3)爱国,是一个从古说到今不变的话题。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对国家、民族、人民的情感已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更渴望了解祖国、热爱国家。回顾国家历史,传统文化蕴含着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崇高气节,这些都是助推当代高中生躬行实践的生动教材。“爱国主义教育要将精神与行为统一起来。”[1]因此,通过研究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蕴含的炽热爱国主义情怀,有助于激发高中生将真情融入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增强立德树人本领,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二、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升路径

(1)借助丰富的传承载体可以有效拓宽教育渠道,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设。首先,学校应当敏锐把握互联网等迅速崛起的现代新型媒介,通过校园公众号、有声读物等载体,以文字、图画、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其次,学校也要积极开发校园内的特色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到校园的日常生活,助推爱国主义教育成效。例如,在学校食堂、图书馆大厅定期播放《见字如面》等传统文化节目;开展文化主题班会;制作文化主题板书,在校园营造学习和传播传统文化的积极氛围。最后,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高中生爱国主义课堂有效结合,用爱国主义浸润高中生的心灵,使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2)校园文化建设覆盖校园的方方面面,通过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的文化建设中,让传统文化接地气,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这样的熏陶和教育才能达到“远看山有色,近聽水无声”的作用。我们说的校园文化,不仅是历史的积淀和名人大师风范,还有校园的景观文化,这些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高中的校园里到处充满了各种文化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校园的绿化景观文化,校园绿草如茵,绿树成荫,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将浓浓的文化色彩染红,引起视觉和精神的双重震颤。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兴则国家盛,教育强则民族强。教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先行实践者,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起好示范带头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教师引导高中生系统正确地认知传统文化。“天地之道,万法由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诲人不倦的职业态度,展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的人文关怀,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将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贯通。

总之,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其创新和发展是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背景下,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坚守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展望时代交汇之际的新华章,推动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代化转型,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磅礴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理论阐述[J].思想理论教育,2019,(9).

[2]常素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9:66-66.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高中生传统文化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