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在培养幼儿良好心理品质中的作用

2021-06-29陈佳奇谷颖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9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体育运动幼儿教育

陈佳奇 谷颖

摘要:儿童期是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儿童一生健康、快乐、圆满生活的前提和保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理念要求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活动中作为重要的追求目标之一。

关键词:体育运动 幼儿教育 心理品质

儿童期是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儿童一生健康、快乐、圆满生活的前提和保证。近几年,在学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也获得一些成果。随着《纲要》的试行,再次强调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我这在这方面的教育研究才刚刚起步,我们试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提高心理品质水平。

一、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动机

1.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保护者与被保护者的相倚关系

作为教师应具备对幼儿施加正确教育影响的能力,应充分的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发展并对于心理上有特殊需要的幼儿要给予关注。用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接近幼儿,取得他们的信任。在体育活动中,特别是在做带有挑战性的动作练习如独木桥、从高处跳下,甚至于上下坡都要及时出现在幼儿的身边,抚慰和保护幼儿,消除幼儿不安心理,鼓励其大胆尝试并在成功时给予赞许,失败时给予安慰,让幼儿在心理上得到归属感、安全感,还要用积极上进的情绪感染幼儿,引导他们体验活动的乐趣。对胆怯、孤僻的幼儿应不急于要求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允许其在一旁观看,寻找适当的机会让幼儿慢慢过渡到参与活动。

2. 完全平等的师幼关系

从本质上看,教师与幼儿都是独立的人,都有人格的尊严,物质和精神的需要,都有生存、学习、游戏、娱乐、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权利,教师应当以朋友的身份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虚心征求和倾听幼儿的意见,赏识幼儿的优点和进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年轻教师总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一起拍球,一起跳舞,甚至能和孩子一样往地上一坐玩“丢手绢”宛如一个“大孩子”,一点都没有大人或老师的架子,这样的老师反而深得孩子们的喜欢,而孩子们在这样的老师前总显得放松,甚至会“放肆”,但那恰恰是孩子们的天性。这样的教师才真正走進幼儿的内心世界,得到幼儿的爱戴,就有可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动机。

二、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培养其自信心

1.创设氛围,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

幼儿对成人评价的依赖性与他们的年龄成反比,即使是大班的幼儿,他们自我评价的独立性仍然较差,他们往往是将成人特别是教师的评价作为认识自己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经常运用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方式表扬幼儿的行为,同时多用肯定的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尤其对那些活动能力弱 的幼儿,注重在语言和情感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不轻易加以否定或批评。这样,幼儿生活在强调优点而不是缺点氛围中,就会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逐渐学会保持自信。如:在组织幼儿玩《走铁索桥》游戏时,由于桥面抖动,有的幼儿走了几步就不敢动了,而平常胆小内向的王某某小朋友,此时害怕得差点掉下了眼泪,两只小手紧紧地抓住“桥头”的栏杆,怎么也不肯向前迈动一步。对此,老师先是牵着他们的手,带他们慢慢地走过“索桥”,以帮助他们克服畏惧心理;再进一步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尝试着独自下蹲走过去,甚至可以爬过“索桥”。当孩子在全班幼儿热烈的掌 声和“加油”声中,一次次地战胜困难度得到教师的赞许时,他们便会体验到获得 成功的喜悦之情,从而激起更大的克服困难的愿望,自信心也就油然而生。 

2.鼓励尝试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潜力

体育活动中,我们根据每个幼儿的活动水平,提供可选择的,难度不同的活动器具,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运动能力,独立不同的活动器具,同时给予幼儿不同的指导和帮助,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在幼儿对某一活动获得了初步感 性认识以后,我们又通过增加活动量和活动难度,给幼儿创设新的尝试机会,让幼儿不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以幼儿练习助跑跨跳动作为例。开始,只是让幼儿自由选择绳子、橡皮筋、松紧带等来试着跨跳,由他们自由尝试。然后请几个跨跳能力较强的幼儿给大家做示范,老师再把跨跳要求讲解示范给幼儿,并引导幼儿进行跨跳练习。待幼儿掌握跨跳动作要领后,进一步增加难度,循序渐进地练习。

三、让儿童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从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处在幼儿期后期的孩子,在言语、情感、行动等方面,都已表现出一定的合作倾向。那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训练下,幼儿就会在各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合作性。同时,幼儿期是智力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启蒙时期,此时的幼儿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且3—6岁的幼儿已初步具备各种能力,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而有效的完成各项指令。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磨炼心理品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可促进心理健康。

总之,体育活动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既要对体育活动开展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也要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情况,鼓励幼儿遵守活动要求,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帮助幼儿在提高身心理素质的同时,学习与同伴相处,克服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这些都是幼儿社会化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健忠.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意志品质途径的探讨[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01).

[2] 潘成.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感受成功和快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4).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体育运动幼儿教育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体育运动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