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2021-06-29倪静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9期
关键词:泥塘缺点预设

倪静

1案例背景

《青蛙賣池塘》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篇童话故事。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曲折的情景向儿童讲述了青蛙因想要更好的生活,决定卖掉池塘,搬到城里去住,而后因买家的挑剔不断地去改造池塘,在“对对对,要是那样准能把池塘卖掉”的一次次尝试当中,让自己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丽。最终青蛙也在对自己池塘的推销中,意识到它的这个池塘不再是又脏、有乱、又没有人来的池塘,而是在他的动手下变成了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还可以看蝴蝶翩翩起舞,小鸟倾情歌唱的一个最美的地方。用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小朋友,美好的生活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而来的,生活中既要爱自己的家园,又要用双手去建设自己的家园。

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涉及到了很多小动物,也围绕着这些小动物看池塘、评价池塘产生了大量的对话。这也就为课堂教学当中采用分角色朗读等活动提供了有力地支撑。从学段能力的培养而言,小学二年级正是朗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通过分角色扮演或分角色朗读来培养学生用语的规范、增进语感。这样的方式与儿童的天性及认知规律有着极大的契合之处。学生在师生共同搭建的平台之上可以更好地表现自己,收获成长的快乐,自信心和表演力也将得到很好的提升。

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阅读练习,进入到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较好地借助工具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探究。就课文本身的内容而言,《青蛙卖鱼塘》这个故事曲折且富有情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师而言,要能够在充分地把握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同时,实现对小学生文本深度理解的引导,使小学生可以感受文章所传达出的深层寓意和内涵。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也需要积极地创造思维碰撞和情感交流的机会,以促使课题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2教学实录

教学片段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看到孩子们这么精神,一个小动物也来到课堂,你们看,谁来了?他来干什么? 板贴课题。齐读课题。

分别出示“卖泥塘”和“买泥塘”两个词卡,指名认读。 他们谁卖泥塘? 他们又谁来买泥塘?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们知晓这次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有谁?它们要做什么?并用这样的情景唤醒学生心中对“买卖”的记忆,为下文深入的探索做好情感铺垫。

教学片段二:创设情境,读词认字

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几个钱搬到城里去住。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了一块牌子。

出示“烂泥塘、牌子”让学生认读。提示牌子的子读轻声。

提问:青蛙在牌子下干什么?出示吆喝。生认读,读准轻声。再读“喝彩”。出示喝的两个读音,喝水,喝茶;吆喝,喝彩。

设计意图:将生字的学习糅合到情景当中,要学生在情景下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字词,一方面提升学生生字词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以同步发展的方式,兼顾了对文章的梳理。

教学片段三:读中感悟,把握主题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这样的都有两层意思:先说优点,再说缺点。两层意思用“不过”“就是”连接了起来。而从这些的话中大家会知道,其实他们都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大家的说法,青蛙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1:青蛙不断地改造着自己的池塘。

生2:青蛙的池塘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青蛙卖池塘”的过程中,青蛙行为的逐步讨论,让学生们在对事件的深度思考当中实现对主旨的归纳,明白“美是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这一主题。

学片段四:扮演动物,运用句式

青蛙引了水,他想泥塘就能卖出去了 。谁又来吆喝吆喝? 出示第10自然段第一句,看看青蛙的吆喝引了哪些小动物?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 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 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

(1)一人主持。戴上头饰,每人扮演一种动物说一说。

(2)先说优点,再说缺点,中间用上“不过、就是、但是、可是”等词语。

预设要点:

(1)小鸟飞来说:“这个这地方好是好,就是缺点树。”

(2)蝴蝶飞来说:“水塘边有小草,很不错。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花就更好了。”

(3)小兔跑来说:“这个水塘嘛,有花有草,就是没有路。”

(4)小猴跑来说:“这个地方非常好,什么都有了,不过,要是盖所房子就好了。”

设计意图:句式学习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创造性地采用语文课本剧的方式,完成对学生句式掌握情况的检验。同时,这样的一种方式也能够很好地实现对于文章内容与主题的再次梳理和升华。

3教学总结

此次教学过程当中,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从教材的内容特质着手,架构起来“自主探究+课堂表演”的教学流程,通过朗读让小学生认知并掌握生字词及基本内容,通过角色扮演以“共情”的方式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本节课的实施过程当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表演欲望强,对知识、技能及情感的掌握到位、出彩,较好地完成了课程预设的目标。

4教学反思

科学的预设是一节课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优途径。本节课的出发点和着手点为其达成教育的目标奠定了扎实的根据。但科学的预设和完美的效果之间总会有所落差。此次课堂实施的过程当中,在表演环节中学生的“踊跃”一度造成课堂的纷乱。对于课堂参与方式的引导和调控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和实践。

猜你喜欢

泥塘缺点预设
《青蛙卖泥塘》的“愣”
《青蛙卖泥塘》教学实录
跟踪导练(五)2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泥塘广告词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缺点背后的阳光
学会认输 (片段)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