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结构游戏中幼儿合作研究

2021-06-29李嘉慧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9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

李嘉慧

摘要:结构游戏因为其合作性、操作性和创造性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是幼儿园内的常见游戏类型。在结构游戏中有许多需要幼儿合作的地方,以结构游戏为媒介来观察大班幼儿的合作行为,具有非比寻常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文献法,研究探讨大班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同伴合作行为的特点,并通过案例进一步了解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问题,通过分析得出相适应的推进幼儿合作的策略。

关键词:结构游戏;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

从研究现状来看目前中国对同伴合作行为的研究相对完善,内容较多,但是当前专门针对结构游戏对幼儿合作行为影响相关研究较少且不够充分有效。本研究以观察法为主,文献法为辅,研究探讨大班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同伴合作行为的特点,并通过案例进一步了解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问题。笔者对42名大班幼儿进行了为期5天的预观察和为期50天的正式观察,一共搜集到了92例有效的同伴合作行为案例,并对收集到的合作行为案例进行统计分析。

一、大班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教师组织的结构游戏中合作行为少

通过观察发现,在教师组织的结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行为比幼儿自发的结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少,接下来结合案例来分析这一问题。例如,在一次教师组织的主题为“动物园”的集体结构游戏中,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负责搭建动物园里的建筑,一组负责搭建小动物,之后组合起来,共同拼成动物园,这一活动要求幼儿间要共同协商、分工合作。但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发现,幼儿之间的分工合作较少,幼儿更多的是在拼搭自己喜欢的建筑物或者小动物,各个建筑物和小动物之间的大小比例也并不恰当。

(二)异性之间合作行为少

通过对不同性别的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发现,同性之间的同伴合作行为多于异性之间。出现这一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幼儿正处在刻板认识性别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认识到性别是不能改变的一个东西,幼儿在知道了自己的性别之后,开始有意的做与自己性别相符的一些行为。他们开始知道自己作为一名男孩或女孩应该玩哪些玩具,做哪些游戏。表现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上,就是更偏向于和自己性别相同的幼儿一起游戏。幼儿之间的合作若限于同性别之间的幼儿的话,不利于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应当适时指导,促进幼儿异性之间的合作。

(三)高水平合作较少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大班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5级合作水平的同伴合作行为占比并不多,仅13例;在5个合作水平中位于第四位。因为在幼儿园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渐开始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态度,但是由于自我中心思想的束缚,他们仍然不能很好的换位思考。同时,由于他们思想的自我中心,使得能力强的孩子更愿意自我表现,而不愿意帮助别人以及与别人合作。这一表现并不利于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的发生,教师和家长应当重视这一问题。

(四)主动合作意识低

通过观察发现,在结构游戏的初始阶段,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都不高,大部分小朋友都是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才开始进行合作。这是由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这一阶段的幼儿注意的转移能力和分配能力并不强,他们不能同时处理多件事情,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很快的把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因此,大班幼儿表现出了合作意识不强的特点,教师的适时指导可以改变这种现象。

二、教育建议

(一)科学投放建构区材料,增加幼儿之间的同伴合作行为

通过对积塑游戏、单元积木游戏和拼板游戏中的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对比,可以发现在积塑游戏和单元積木游戏中的同伴合作行为的次数比拼板游戏中的多,水平也更高;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多积塑和单元积木材料的投放,同时应时刻注意幼儿对某些颜色或某些形状的积塑或积木的需求,投放适宜的、幼儿感兴趣的材料。

(二)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参与结构游戏积极性

幼儿在教师组织的结构游戏中自主性低、积极性不强,导致合作行为发生较少,且水平不高,这并不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教师减少干预,激发幼儿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幼儿在教师组织的结构游戏中的同伴合作行为。其次,教师应激发幼儿发起结构游戏的兴趣。在幼儿自发的结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行为较多,且水平较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营造轻松自由的心理氛围,来激发幼儿发起结构游戏的兴趣。

(三)关注性别因素,促进幼儿异性之间的合作

由于性别刻板印象,导致幼儿更偏向于同性别相同的幼儿合作,而这种合作形式并不利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和合作水平的提高,为转变这一观点,笔者提出了以下策略:

首先,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和异性进行合作。其次,教师分组时,尽量避免将同性别的幼儿分为一组,促进不同性别的幼儿组成小组。

(四)合理安排建构区活动,促进幼儿之间高水平的合作

通过对幼儿合作水平进行记录和分析,发现幼儿之间的同伴合作水平较低,为转变这一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教师应当创设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尤其是语言活动。其次,教师要帮助幼儿掌握交往策略。当幼儿同伴交往出现问题时,幼儿会向教师求助或者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成人应当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掌握同伴交往技巧。最后,家园合作,共同帮助幼儿丰富经验。丰富的经验是幼儿和同伴进行深入交流的必要条件。在幼儿园里教师应当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感知、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丰富经验。

总结

过对大班幼儿结构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了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特点归纳如下:首先,大班幼儿在单元积木游戏和积塑游戏中比拼板游戏中更易发生合作行为且水平更高。其次,由幼儿发起的结构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远远多于由教师组织的结构游戏中的同伴合作行为;整体上由幼儿发起的结构游戏过程中大班幼儿的高水平合作多于由教师组织的结构游戏。再者,女孩主动提出合作请求的合作行为数量远远大于男孩主动提出合作请求的合作行为;同时女孩的合作水平高于男孩。同性的同伴合作行为多于异性的同伴合作行为,合作水平也更高。

参考文献

[1]王娴娴. 结构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研究[D].吉林外国语大学,2021.

[2]黄瑶,莫文. 中班幼儿结构游戏中求助行为的现状与分析——以某幼儿园为例[J]. 教育观察,2021,10(12):22-24+33.

[3]刘平.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研究的比较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4]张阳. 大班幼儿结构游戏中深度学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李晨曦. 莱芜市幼儿园结构游戏开展的现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6]吕祥婕. 幼儿园游戏分享环节的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大自然的浓缩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
区域游戏分享交流模式的建立及对大班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探究
浅谈绘本教学对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推进
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信心
白板,让数学不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