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类矩形盾构施工法对轨道交通车站布置的影响

2021-06-26史晓娜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16期
关键词:端头矩形盾构

史晓娜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200235)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不断发展扩大,城市的辐射效应越来越强,城市轨道交通在人们的生活出行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不得不面对城市内部建筑的密度较大,尤其是老城区建设较早,部分区段道路狭窄的情况。常规轨道交通线路采用单圆单洞的盾构法施工,两条盾构之间外包尺寸较大,导致地下空间占用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而类矩形盾构将双圆盾构合并为一个类矩形盾构,在空间利用上有很大的优势,使工程可行性更强。现以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翠柏里站以及双东路站~翠柏里站区间为例,对类矩形盾构施工法对车站布置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

2 车站线站位的影响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由江北段跨余姚江沿双东路、翠柏路进行敷设。翠柏路道路狭窄,交通繁忙,现状道路宽度仅为14m,两侧建筑物密集,以居住区为主,还有学校、超市等,人口较为稠密,主要的住宅小区有莱茵堡花园、双东坊社区、柏树花园、钱东社区、甬江职高、宁波工程学院、欧尚、汪弄社区等。

宁波采用的传统单圆盾构内径为5.5 m,外径为6.2 m,双线所需的总宽度约为18.6 m,对道路两侧的建构筑物影响比较大。翠柏路两侧的小区建筑距离道路红线较近,线路区间在施工以及运营期间对老小区的房屋建筑影响较大。

类矩形盾构的断面约为11.50 m(宽)×6.937 m(高),在地下空间利用率上有明显的优势,在狭窄的道路上的穿行能力很强,因此在翠柏路段,采用类矩形盾构施工法显得尤为重要。区间采用类矩形盾构可以拉开区间与老旧建筑物之间的间距,施工期间能够减少两侧的建筑物开裂沉降的风险,运营期间能够控制噪音震动,解决了轨道交通在老城区穿行的诸多难题。

图1 类矩形盾构断面

图2 单圆盾构断面图

3 车站内部建筑布置的影响

以翠柏里站为例,研究类矩形盾构对车站内部建筑布置的影响。

3.1 车站站台型式

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岛式站台是被最多采用的,岛式站台具有站台比较宽,站台面积利用率高,乘客中途折返比较方便,车站管理比较集中等优势。在上下行列车不同时到达站台时,空间上可以相互补充调解,但车辆同时到达时容易产生混乱,甚至乘错方向。侧式站台车站可使上下行客流相对独立不交叉,但乘客折返不方便,且在空间上,站台的利用率低,空间浪费,不能起到调解客流的作用,楼扶梯的布置数量也会增多。

由于翠柏里站采用的是类矩形盾构进站,上下行的线间距较小,仅为5.1 m,故车站需要放弃标准的地下岛式站台的布置模式,而采用地下侧式站台的布置模式。因侧式站台无法共享楼扶梯电梯等设备,所以车站规模较岛式车站有所增加。

图3 翠柏里站总平面布置图

3.2 车站端头井布置

车站的端头井作为地下车站中的重要一部分,承载着区间隧道施工时盾构拼装、拆卸的需求,既是盾构施工的工作井,又是地铁车站设备用房的一部分,因此车站端头井的长、宽受区间盾构型式的影响。

宁波既有线中使用的车辆编组为6B编组,采用的单圆盾构内径为5.5 m,外径为6.2 m,车站站台层装修面至站厅层装修的高度为5.1 m,车站端头井处的顶底板净高为7.76 m,可以满足单圆盾构进出洞的要求。但类矩形盾构断面高度较单圆盾构高,在原车站层高下,无法满足类矩形盾构的施工要求,车站就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整体加高车站的站台层层高,二是仅车站端头井处层高加高。

类矩形盾构端头井尺寸需求约为17.9 m(净长)×13.8 m(净宽)×8.7 m(净高),若车站站台层层高整体加高,车站的中板将更完整,房间与房间之间不存在高低错落,但为满足端头井尺寸要求,车站站台层层高将增加0.55 m,站厅至站台的扶梯设备也将加高,车站的造价将增加。由于翠柏里站在开发地块内,车站覆土较一般站浅,车站站厅层层高较普通站高1m,且端头井上方均为隧道风机房,因此车站选择了仅在站台端头井位置将中板上翻0.55 m,以满足盾构端头井净高的需求。

在施工期间,类矩形盾构端头井处还需设置盾构临时吊装孔,吊装孔尺寸约为17.4 m×13.5 m,因此在车站端头井处的柱网布置既要考虑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又要考虑盾构吊装孔的影响。

图4 车站端头井平面图

3.3 车站标准段柱网布置

考虑翠柏里站是与远期6号线的换乘车站,经过侧站台计算,最终确定车站采用的是单边8.1 m侧式站台,车站总宽度约为24.3 m(内净)。车站横向柱网结构布置形式面临几种方案选择,三柱四跨,或者双柱三跨。三柱四跨的布置方式,车站横向每跨间距分别为4.4 m、7.75 m、7.75 m、4.4 m,这种布置方式车站站厅将有3排柱子,空间分割严重,视觉效果较差。最终车站选择了双柱三跨的布置方式,车站横向每跨间距分别为4.4 m、15.5 m、4.4 m,站厅层仅在两侧站台楼扶梯旁设置必要的柱网,保留车站中部的大跨度,使站厅层空间连续,视野开阔。这种布置方式需增加梁柱板的截面尺寸及配筋,但最终呈现了比较好的空间感受。

4 结论

图5 车站端头井纵剖面图

图6 车站横剖面图

图7 车站站厅层实景图

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的可利用地下空间越来越少,类矩形盾构法的应用将越来越多,以达到集约化使用地下空间、高标准保护环境的目的。本文分析研究了与类矩形盾构施工法衔接的车站站台型式的要求,车站端头井布置的要求以及地下侧式车站标准段柱网的布置,希望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端头矩形盾构
钢芯铝绞线拉断力测试试样端头的制备工艺
小直径双模式盾构机在复合地层中的施工应用与实践
水泥回填土技术在盾构出洞加固中的应用及改善方法
盾构穿越既有建筑物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矩形面积的特殊求法
这个村每人每天只产生38克外运垃圾
车辆碰撞护栏端头导致车身刺穿事故频繁出现的原因及防护经验借鉴
新型盾构机刀圈用6Cr5Mo2V钢力学性能研究
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架的技术改造
从矩形内一点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