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平原地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析
―以台州市路桥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例

2021-06-26余红刚李善明陈金辉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5期
关键词:路桥区水价节水

余红刚 李善明 陈金辉

(1.台州市路桥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中心,浙江台州 318050;2.台州市环丰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台州 318050;3.台州市路桥区河道与水土保持站,浙江台州 318050)

1.改革概况

从2018年开始,路桥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全面开展。由区水利海洋渔业局牵头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并且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分工;摸清现状,对路桥区农业用水管水体制进行调查;收集路桥区耕地面积、种植面积等基础数据;在征求各乡镇和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路桥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并由区政府予以批复[1]。方案明确了改革范围、水价、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工程管护、超定额水费、实施计划等内容,路桥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如表1所示。

表1 路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统计表

路桥区参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为7个镇(街道)(路南街道、路北街道、螺洋街道、新桥镇、横街镇、金清镇、蓬街镇),共119个行政村,改革总面积为10.68万亩。截至2020年12月,路桥区全部完成10.68万亩(119个行政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成立119个村级用水管理组织,合计491人;安装“以电折水”计量设施42套;出台相关规章制度5张,相关事项管理手册5套;发放精准补贴资金47.90万元,节水奖励25.59万元。各小组成员就农业用水定额、水价形成机制、水费收取机制、用水精准补贴机制、节水奖励制度、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产权制度改革等关键工作进行持续跟踪探索,创新灌区管理,将农业用水管理纳入灌区管理职能,确保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并逐步形成如下机制:

1.1 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路桥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路桥区在不同灌溉方式、不同作物类型下的农业水价。同时,路桥区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制度及管理办法中明确不同灌溉方式和作物类型的分类水价。确定了金清镇友谊村、下梁村、双沥村、三坨村及蓬街镇镇东村、镇西村、百步村、浦东村等典型田块,测算农业用水量及水价。工程灌溉保证率为90%。水量利用率不低于0.95,水稻净灌水定额取为65m³/亩。

根据灌水临界期作物最大日需水量值,计算灌水周期。因为,实际灌水中可能会出现停水、配水设备故障等原因,故设计灌水周期应小于理论灌溉周期。

T≤Tmax

Tmax=mmax/Ia

式中:T―设计灌水周期(d);Tmax―最大灌水周期(d);Ia―作物设计耗水程度(mm/d)。

取12.0mm;mmax―最大灌水定额(mm),取100.00 mm;代入上式:T=8d,取T=8d。根据调查,当地农户在泡田、施肥等最大用水量期间一般灌溉天数为6d~8d,设计取6d。路桥区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2.40亿m3,依据近年《台州市水资源公报》路桥区农业灌溉用水比例,初步确定路桥区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0.82亿m3。水利工程供水成本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水利工程供水成本组成分析图

水价成本测算采用公式如下:

M=Y+R+D

式中:M为灌区灌溉供水总成本;Y为灌区水利工程日常维护费;D为灌区公共费用;R为灌区供水人工费。

灌溉供水总成本在灌溉供水量或灌溉面积上的分摊结果,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1为单位供水量的灌溉成本;C2为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成本;Q为灌溉供水量;S为灌溉面积。

根据农业水价成本对维修养护成本费、运行公共费、供水人工成本费的测算,可得路桥区各典型灌区现状支付水价成本和运维水价成本,如表2所示。

表2 路桥区水价成本计算表

由表2可知,路桥区管道灌溉现状支付水价成本在24~36元/亩,平均30元/亩;运维水价成本在38~68元/亩,平均52元/亩;路桥区渠道灌溉现状支付水价成本34元/亩;运维水价成本42元/亩。水价成本应种植结构田间设施类型、当地人工工资、村集体经济收入条件不同,有所出入。典型灌区现状支付水价成本与运维水价成本差额为22元/亩、8元/亩。

1.2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路桥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路桥区在不同种植方式、作物类型、节水比例、考核得分下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标准。同时,路桥区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制度及管理办法中明确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的管理办法,路桥区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对着镇级的农业水价开工作进行评分,以此为依据确定每个乡镇(街道)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金额,同时镇级对村级也进行考核,根据得分进行村级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的发放金额。根据考核对象的档次制定不同档次的精准补贴(补贴按照标准补贴、标准补贴×0.9、标准补贴×0.8三个档次)。然后根据种植面积和相应的精准补贴标准,确定各镇(街道)的补贴金额,具体补贴标准如表3所示。通过两年时间的奖励机制运行,目前各行政村理解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的全过程,明白如何争取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已经在路桥区形成并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

表3 路桥区节水奖励标准

2.存在问题及建议意见

2.1 加强基层组织技术力量

基层用水管理组织的成员以当地的村民为主,整体年龄偏大,导致基层组织成员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因此在改革过程中,部分技术工作很难推进和落实,需要今后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基层组织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或者聘用技术人员辅助基层工作人员,以提高基层组织的技术力量,保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长效机制的顺利运行和开展[2]。

2.2 扩大精准补贴范围

路桥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的范围仅为粮食作物,由于资金和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等原因,经济作物难以纳入补贴范围。部分主要种植经济作物的行政村,对此意见很大,认为自己未得到改革的好处,导致对改革的结果不太满意。因此建议后期将精准补贴的范围扩大,覆盖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经济作物,确保符合改革要求的行政村也能分享到改革的成果,同时实现末级渠系的良性运行[3]。

2.3 提高精准补贴标准

路桥区精准补贴标准为8元/亩(渠道灌溉)、22元/亩(管道灌溉),根据在改革过程中了解情况来看,补贴标准偏低,末级渠系的维修养护资金仍然有缺口,建议适当逐步提高相应的补贴标准,确保末级渠系维修养护自己得到保证。

2.4 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力度

从2018年开始,路桥区进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出台相关的文件、规章制度,明确约束和规范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的资金使用范围。但是从目前的落实情况来看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大部分行政村对资金的发放和使用相对随意,存在瑕疵,未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因此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加强监管力度,争取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补充相关规章制度等文件内容。

3.结语

路桥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已全面完成,并通过市区级验收,改革范围覆盖全区7个乡镇(街道),改革面积达到10.68万亩,各项制度机制健全,提高了农业用水户的节水积极性,普及了“水资源有价”的理念,实现了农田水利设施的良性运行,改革已初步取得成效。今后,还要加强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政策落实,更有力地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常态长效管理,助推农业增产增效,助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路桥区水价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浙江台州“刷脸”办户籍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防风林莫名枯死,引出一起重大环保案 台州市路桥区金清“7·15”废酸倾倒案告破
节水妙想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
股市不能“咸鱼翻身”贪挪陷入更深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