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量化考核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管理体系研究

2021-06-25魏建兵

下一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量化考核高职院校

摘  要:量化考核是一种以决策结果为管理核心,应用大数据管理准则,以多项归总理念进行的数据行为考核方式,可有效判别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培养结果,优化德育管理体系,配合德育理念可指导学生更好的建立积极向上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加强学生的德育素质文明建设。本文以量化考核为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管理体系进行深入探索,确定了以管理体系发展五个基础特征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并详细阐述了每个特征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完善了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管理量化考核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量化考核;德育特征;高职院校;数据行为

量化考核是以大数据信息为考核基准,以管理内容为考核目标,对多项工作状态和考核标准单元进行数据综合处理,以达到实现决策判别的行为考核方式[1]。德育管理是高职院校的核心教育管理工作之一,主要任务内容是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方式、生活态度进行积极向上的指引,维护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品德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德行教育方式进行系统管理,其体系建设也是高职院校基础品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2]。以量化考核的管理方式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进行探索和研究,是德育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的必然趋勢,也是学校直接对学生进行良好思维教育的具象化体现。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管理量化考核体系在校园文化中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同时其自身具备多维交错的管理结构特性,错综复杂,特征明显[3]。

本文以量化考核为研究切入点,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管理体系的建设内容,并根据其内容归纳分类为五个主要基础特征,分别详细阐述了基于量化考核的方式,指明了发展方向,优化并完善了德育建设管理体系理论依据。

一、管理体系指标

以量化考核的方式进行德育管理体系研究,其基础即为管理体系的量化指标分级和内容分类,量化分类即确定了体系指标规则,也直接的影响了管理体系整体布局,本文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标准管理单元[4],采用逐级递增的方式进行分级建设,最后集合即为学校整体管理体系,为了细致、全面的分解学生德育管理内容,本文采用四级管理层进行德育管理体系指标确认,结构如图1所示。

如上图所示,学校为一级管理体系,负责德育管理工作量化考核内容的确定,学院为二级管理体系,负责执行学校的相关德育管理事项,同时对班级进行德育管理,班级作为三级管理体系对目标管理单元学生进行直接管理作用,也是管理体系中的最小组织管理单元,而学生作为标准管理单元,是管理体系的构造者也是监督者。

(一) 学校管理体系

学校是德育管理体系的整体构架,也是管理体系的目标承载单元,应对下属各学院进行德育管理体系分类,加强对二级管理体系的监督和导向作用,按照学院的德育工作状态和工作进展进行阶段性量化考核,其重点在于对学院、班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举止、学习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管理,把控学院管理的量化准则,按科学的比例进行指标确认,其分配结构方案如图2所示。

(二)学院管理体系

学院管理体系是学校管理的直属量化考核对象,是具体的德育管理组织,其重点是对班级德育管理状态和辅导员德育执行状态的量化考核,以学校管理准则为纲要,对具体组织目标进行量化指标确认,其分配结构方案如图3所示。

(三)班级管理体系

班级管理体系是学校管理体系的直接对象,其目标为学生管理,考核内容以个人为量化考核单元,围绕个人的行为举止、思想建设、学习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其中对于正向教育方向进行推进、维护和引导,而对于反向教育方向进行批评、惩戒和纠正。按照量化内容的标准进行分类积分,满足本月或本学期积分标准的可进行实质性表扬和奖励,德育管理标准积分是奖学金、先进个人、优秀学生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评价学生个人德育状况的衡量指标,其考核意义重大,班级管理作为最小组织集合,其分配结构方案如图4所示。

二、管理体系保障

管理体系保障是落实德育管理量化考核的基石,坚持正向、积极的教育方式,统一规范、文明的德育思想是体系保障的核心内容,从影响方式上可分为监督和示范两个方面。监督是指在德育管理量化考核过程中,加入具备较高德育准则的学生评判者、教职工评判者和学校管理评判者的团队,通过量化积分和量化评测的方式实现德育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引导,公平公正保障考核结果。而示范是指在学校选择德育量化考核优秀的模范学生进行宣传工作,并通过教职工、辅导员的引领方式保障德育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转。

量化考核的德育管理体系保障还体现在其表现形式,在监督和示范的影响下需要对其考核进行实质性规定,例如对考核内容的评分制度和统计概况制度,保障信息的真实有效,保障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诚实守信,保障被管理者的公平公正,同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需要通过准确的评判和实事求是的量化要求才能保障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转。

三、管理体系对象

德育管理体系量化考核的对象是学生,让学生在考核过程中发挥自身能动意识可完善考核的机动性修复特点,对学生德育管理体系进行功能补充和优化[5]。德育管理体系的量化考核主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更是为了引导学生在步入社会

后充满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态度,所以在量化考核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自身为主的参与管理体系的建设和维护是量化考核不脱离实际的关键因素。在考核过程中,通过学生来监督保障考核的真实性,通过学生来优化考核的公正性,通过学生来修正考核的不合理性,最终达到学生既是德育管理量化考核的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双重身份可促进管理体系的健康发展。

管理体系对象身份可根据量化准则进行切换,学生具备一定的考核修改建议和意见,针对每位学生的考核标准可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鼓励为主,处罚为辅,采用帮带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融于德育管理体系,不激进不偏激,以学生为本。

四、管理体系建设

基于量化考核的德育管理体系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维护,可依托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进行建设。量化考核的标准是大数据应用和分类,有效的量化考核需要更多的个体、组织进行参与和判别,所以学校制定和校园宣传是不可或缺的两种模式。学校制定是指以学校管理层为意志体现,将体系建设进行内容、措施、方案的制定,以德育理念为核心,以学生为本源。而校园宣传是以教师、辅导员、学生为主体,通过非制定的方式规范、引导并维护体系建设,并通过示例优化建设内容。两种模式以学校制定为主,以校园宣传为辅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德育量化考核管理制度体系。

建设的方式多元化,但其基础目标一致,采用多项归总的理念拓展管理体系建设方式,可用言传身教、树立典型、基础普及等多种方法推进量化考核的德育管理体系建设进程,深挖建设内涵和建设宗旨,对管理方式始终采用“用之于学生、利之于学生”的理念,优化管理体系建设流程。

五、管理体系监管

管理体系监管是保障量化考核良性运行的前提,量化考核在实现过程中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学生的负面情绪,其结果的公正程度是消除负面效应的有效方式之一,而监管是其主要修正手段。德育管理的主要内容依托学生的思想建设,负面情绪如不能消减则会逐级放大并累加,最终成为体系的诟病,所以因地制宜、因材适用的对量化考核进行监督管理,可快速发现问题症结,通过实施者和受作用者两方面制定周全的监管模式,可降低负面影响,积极补偿考核造成的不定因素损失是监管的首要任务。

管理体系监管其本质是一种被动式的维护方法,在管理体系正常运作时应弱化监管的处罚力度,加强监管的表扬力度,而在负面效应累加的时候,应适当调整管理体系监管方式,以疏导的形式解决管理问题,量化考核在一定阶段会产生质化效应,所以监管是不可或缺的,可随时应对突发状态,保障德育管理体系的稳定发展。

六、结语

把握住量化考核在德育管理体系中的特质,可将学校“量的管理”进行数据类“质的考核”,使得校园德育管理更加积极有效,提升学生德育能力,促进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态发展。本文在德育管理体系中引入量化考核,可将抽象的德育管理进行准确的量化积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学效力,为德育管理体系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案措施,具有理论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蒋晓雷.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河南农业,2020(12):18-19.

[2]谢忠睿,蒋甜甜,杨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以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林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260-261.

[3]周兰兰,鲁石.高职德育量化的哲学思考及实施路径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例[J].时代报告,2020(08):82-84.

[4]李霄霞.高职院校辅导员量化考核现状及對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

[5]张静.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基金项目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德育量化考核管理体系构建》课题立项号GS[2020]GHB 4807。

作者简介

魏建兵,1979年3月出生,男,副教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系统开发。

猜你喜欢

量化考核高职院校
高校学生党员量化考核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初探
基于ASP.NET的职业学院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量化模式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浅谈“衡水模式”量化管理的弊端
量化考核机制在联合站站降本增效工作中的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