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兴寺哼哈二将和我的“送子天王头”

2021-06-24李占洋

雕塑 2021年2期
关键词:力士天王形体

李占洋

对于人的起源,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中国人是盘古开天地之后女娲抟泥而造。美洲印第安人是“大地开创者”用暗红色泥土搀水,塑造一男一女。新西兰传说人是天神“滴奇”用红土和自己的血制成;希腊神话说有兄弟二神从地球内部取出土与火,创造人类。还有动物变人、植物化人,各种缘起丰富多样。

这些都含有人是世界中居于主体的意义,人形为天地间最重要的形象,由此展开文化艺术对“人”的各种创作。原始人对天地万物的崇拜,随着社会的演进,最终会回归到对自身的崇拜,世界上的各种世俗与宗教的艺术多以人形化现。从华夏的红山女神到古希腊的维拉斯;从西欧教堂耶稣、天竺石窟佛尊到东土道神,无一不是以人类自身的形象加以再现。由此推演开来的各种世俗与宗教的造像系谱里“人”既是着该种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成为了文化本身。人形图与像远比抽象的文字来得更早,毕竟人类对自身躯体形象的审视也远比其他更为敏感。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息繁衍,“人形”的造型,对于世界的美术历史来说,就是“人”的图与像的作品史。

传统雕塑中“人”的造型数量庞大,花色繁多,是题材也是内容,同样还是今天造像者不可回避的主题。本期以传统雕塑中的“人物”说为引,邀请几位专家学者,以各自观点进行解读,探讨艺理之趣的同时,期以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法兴寺位于山西长子县东南15公里的慈云山。初建十六国,经唐咸亨4年,唐大历八年的藏经建塔,到北宋元丰四年重修十二圆觉殿,才从慈林寺更名为法兴寺。其中圆觉殿为寺内主要建筑,殿中呈“凹”字形布局,“凹”形台座中间为释迦摩尼佛端坐莲花台上,两边由内向外分别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背板面为观自在菩萨及二协侍,周围一圈环列十二圆觉像。殿中“凹”字佛台上陈列紧凑的诸像中,引人瞩目的是最外层的二力士哼哈二将,这两尊天王格外高大雄伟,像有3.6米高。

对于中国人形神尊形象的金刚力士,钱绍武先生曾有一段评说,说西方大力士雕像显示的是力量,中国金刚天王雕像显示的是力气,我觉得说的有道理。站在塑像面前,能感觉到此哼哈二将有一种足踏千钧的重量,这种感觉如何来的呢?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靠一种“气”憋出来的。它没有表现紧张膨胀的肌肉,也没有强烈扭曲的动态,但它从头顶到脚跟都站得很稳,力道深深扎入“凹”形基座中。这种力量不是物理的,而是感觉的,不是现实的,而是意向的。就是钱绍武说的,是一股“气”。

其实它的胸腹并不粗大,但束胸带和肚带困得很紧,兜住了上面憋足往下沉的一口气。护法天王面部浑圆,都是一个局域一个区域的大体积,没有明显的转折,每个体积都很浑圆,但这个浑圆要把握适度,浑圆过头了就不重反轻了,圆到了极点就成了气球,就变成了极其轻的东西了。是浑圆的整体感,是对体积最大张力的考量。追求细微的结构也会削减形体,金刚的体积很整,不碎,就造成了立足千金的分量。天王的眼睛怒目圆睁,眼睛在整个面部比例中占很大面积,超出寻常的大,会增加震慑感。眼球深陷眼角里面,由于愤怒,眼皮呈四个眼角,更增加狰狞感。上嘴唇憋着,显得短而平,有些兜齿,俗称地包天。上口轮匝肌的扁平衬托了下额的圆满、肥大,嘴角下撇,有一种具体人的个性和形象感。额头到眉弓,双颊到鼻唇沟,下颚到脖颈,都有明显的分界,分界线两边是两组突出的体积。自古叫英雄无颈,天王也是头部直接坐在两肩之中,这也增加了武将的力度。束腰彩带呈一大两小的三个圈,使得下沉的力气又向上回升。

中国古代的雕塑语言和境界,几乎都是在上了四、五十岁这个年龄段才真正体会得到的,而且体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好。我的“送子天王头”是以我个人肖像为原型塑造的。在给学生上两倍半人物肖像时,为了示范,就做了这尊两倍半大的自塑像,完全按西方造型方法塑造,形体,空间,解剖,结构,比例,动态,肌肉松紧,头颈关系,形体对比等因素在这尊肖像中得到完整的体现。泥搞完成翻制后,泥胎破坏不大,就此泥胎基础上塑一尊具有中国风格的肖像。制作过程中我尝试对我头像体积的厚重感和张力的强调,化块面转折的形体为圆弧曲面,曲线贯穿整个头部,流线两边再分割圆润的体积。

中国的雕塑实在,不大讲形体处理的虚实,表面塑痕的对比。中国古代雕塑大多表面都是光的,不似罗丹等雕塑家那样,有很多塑痕和虚实的对比。西方的画和雕塑更容易呈现幻象,伦布朗一幅自画像,一素光下人物坐在那里,好像身如其境,可是你看不到暗部的形体,更不知道暗部的轮廓边界在哪里?而中国的传统佛像,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拿一幅粉本,就把佛像做得清清楚楚。拿一幅伦布郎油画是太容易清清楚楚做出雕塑来的,很多要靠想象。因此,我对肖像面部肌肉的鼓胀,浓眉大眼,眼泡突出,都进行了去棱角,化方为圆的处理,将气韵充盈其中,参照像罗汉、力士金刚的形象进行探索,尝试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天王象。

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拟,来弥补和完善现实。对我形象的传统神尊化改造,尝试一种完善,一种期许,希望自己变成天神,疫情期间能降妖祛怪。疫情期间死了很多人,是天灾是瘟疫,需要有护法天王下界,降伏妖魔,给人间多带给新的生命,所以我在天王的束發紫金冠上塑一个睡得很安详的婴儿,他带着口罩,象征在疫情中诞生的生命。传统雕塑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占有绝大的数量和优势,与其说力士天王是对魑魅魍魉的专政,还不如说承载着华夏族人的对安居乐业,即享太平的向往。

猜你喜欢

力士天王形体
冬天的太阳是香的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费天王”
英力士与中石化接近达成和解
万花筒
刘昌赫:天王的风采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