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神绿”的炼成之路

2021-06-24林万平林万平

绿色天府 2021年5期
关键词:竹林森林建设

○文/林万平 图/何 刚 林万平

绿化一角

深邃的天空繁星闪烁,幽幽竹林里水声潺潺、萤光点点。每年春末,成千上万游客涌向青神县白果乡黄水凼、天池兰厂沟等网红地,与萤火虫亲密接触,目睹电影《阿凡达》里才有的梦幻般的美景。据悉,青神县已发现这样的梦幻美景多达11处......

萤火虫对生态环境要求特别高,萤火虫的大量聚集和繁殖标志着青神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7年,青神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实施绿满青神行动,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8.23%,极目远眺满眼皆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青神正成为竹的海洋、虫的世界、鸟的天堂。

植绿有方

青神县出台《中共青神县委关于实施绿色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的决定》,提出建设环成都最美森林城市,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开展全域生态建设,推进绿满青神。

2019年青神县正式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举全县之力高标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打造“绿海竹韵、森林青神”。启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培育打造同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城市形象两年提升行动,推进城区公园绿地、小区绿化等质量提升工程,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70公顷,建成市级森林小区(单位)8个。结合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森林乡村建设,乡镇和村庄绿量持续增加,乡村庭院、道路、水系绿化美化效果明显,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小镇1个,森林乡村8个,省级森林小镇3个。

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投资2.9亿元实施岷江流域生态屏障项目建设,按照“竹+1+N”的思路,建成竹里海棠、竹里桃花公园。规划建设竹里稻香公园,串联竹林湿地、滨河文化公园,打造城市“绿环”。打造以岷江、思蒙河为骨架的沿江竹林风景50公里;打造岷东大道、眉青快速通道、机械大道等为主的沿路竹林风景45公里。实施“年万亩栽竹”计划,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种销模式,推广斑布一号、绵竹等优良品种,建成尖山、天池、白果3个万亩现代竹产业示范基地。青神县获评四川省第一批省级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四川省竹林风景线建设先进县。

护绿有道

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探索建立林长包保林区工作机制,印发《县级领导、部门、乡镇(街道)包保林区安排表》,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每月开展不少于2 次督导督查,组织落实森林防灭火、重大有害生物防治责任和措施,强化森林草原行业行政执法,依法全面保护森林资源。

竹海升起新的希望

竹林湿地

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和凭证采伐制度。严把林木采伐勘验关、审批关,严格执行采伐审批公示制度、伐前告知制度、采伐责任制度,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审批,严格将年采伐总量控制在采伐限额内。严厉打击不批就砍、少批多砍、非法占用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林木年总采伐量低于年总生长量,林木蓄积逐年增加。

积极贯彻防范胜于救灾理念,发布《关于2021年烟花爆竹孔明灯禁放的通告》《青神县人民政府2021年森林防火命令》,划定县域内森林防火区,明确森林高火险区,严格火头火源管控。森林防火期内,对违规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吸烟、烧纸、烧香、点烛、燃放烟花爆竹、野炊等野外非生产用火的,一律依法给予警告、罚款或者拘留等行政处罚,公职人员一律依规依纪依法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制定《青神县地方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指导意见》《青神县巡山护林员管理办法》等八个制度,完善森林防火长效机制。成立50人的森林火灾专业扑火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教育和训练,共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应急处置演练9次。修建和完善消防水池4处、直升机停机坪1个,新购无人机3架,新建车辆防火通道20余公里,新购防灭火装备10套,采购水泵、防火服、油锯、风力灭火机等森林防灭火物资10万余元。出动大喇叭宣传车50余辆,印发防火宣传资料2万余份,发放“森林防灭火应知应会”5万余份,向重点人群推送森林防火、气象监测短信3万余条,形成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点绿成金

森林防灭火演练

围绕“建设全国特色产业示范县”发展定位,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通过龙头带动、品牌培育,加快竹产业转型升级,形成青神“竹编、竹纸、竹桶”三大特色品牌。打造全国竹产业研究、交易、加工、培训、体验五大中心,青神竹编产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全省唯一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青神竹编”连续两年荣登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投资35亿元建设斑布健康竹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年产22万吨本色竹浆和20万吨本色生活用纸。“青神竹纸”成为全国本色用纸领军品牌,也是全国唯一进驻美国主要大型商超的中国生活用纸品牌。“青神竹桶”成为北京世园会中外领导人“共培友谊绿洲”活动专用桶。经过多年发展,全县竹企业已达150家,其中亿元加工企业3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

利用萤火虫资源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出“竹里萤光”文旅IP,点亮乡村旅游夜经济。依托“中国首家竹林湿地”,打造10万平方米竹林康养基地。依托兰沟村民房,打造集住宿、休闲、娱乐、竹编技艺展示等为一体的“竹编第一村”民宿街区,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大力发展特色民宿、道地餐饮等生态旅游服务,每年经营收入达7200万元。游客的涌入也促进了农林产品的旺销,椪柑、土鸡、竹笋等卖得红红火火。

2020年全县实现林业产值59.7亿元,全县农民人均从林业上增收2870元。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全县合力开展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了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竹林森林建设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竹林野炊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