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萍:长征中牺牲的红军最高将领

2021-06-23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张爱萍参谋长棒棒

张爱萍回忆:“那是九响棒棒,从他前额打进,后脑壳出来,血溅了我一身……”

邓萍(1908-1935),四川自贡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华苏维埃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红三军团参谋长。1935年牺牲,时年27岁。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1968年4月的一天,一辆轿车行驶在成都至宜宾的公路上,车里坐着前往宜宾视察工作的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开国元帅彭德怀。当他得知车已驶入自贡境内时,急令停车。眼前,沱江蜿蜒流淌,丘陵起伏绵延。彭德怀感慨万千:“真是人杰地灵啊!30多年前,我有一位亲密战友,就是这里的人,可惜他早已在长征途中牺牲了。”语罢,沉默良久。彭德怀所说之人,正是长征中牺牲的红军最高将领——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

邓萍,原名邓少章,幼年时过继给做盐工的叔父家,曾在本村读观音阁私塾数年,学业过人。虽然如今留下的照片中,邓萍都是一副瘦弱的身躯,但他自幼胆大,颇好打抱不平。

1926年,刚满18岁的邓萍背着家里人跑到数千里外的武汉,考进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邓萍受党的派遣来到湖南南县,在彭德怀担任团长的国民党湖南陆军独立第5师第1团做兵运工作。邓萍与彭德怀多年的革命友谊就此开启。

1928年的一天,上级秘密派人来通知邓萍:中共湖南省委已批准彭德怀入党。邓萍当晚便组织了彭德怀的入党宣誓仪式。作为监誓人,邓萍亲手绘制了马克思、恩格斯像。这时,独立1团已有了8名党员,正式成立了团党委,由彭德怀任书记。邓萍提出,以后上级来人,先由自己接应、辨别后,再向彭德怀引见,以避免团长暴露身份,增添危险。

1933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邓萍协助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指战员担任右路前卫,负责掩护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实施转移。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转战在黔北、川南一带。贵州军阀王家烈急忙派4个团的兵力抢先占领娄山关,妄图阻挡红军回师遵义。

为红军重占遵义打开北上道路的任务,又落到久经战火锻炼的红三军团身上。2月27日,红三军团把敌军追到遵义城下,接着一鼓作气抢占了新城。为了迅速拿下遵义老城,邓萍冒着危险,率11团政委张爱萍等到城北门外,隐蔽在一个小土墩的草丛中,观察敌人的守城部署。

当时,张爱萍和团参谋长蓝国清陪同邓萍抵近敌前沿,寻找一条便于部队向前运动的路线,以便夜幕降临时发起总攻。这个距离比一线步兵班的冲击发起阵地还要靠前,非常危险。

也许是担心停留时间过长,蓝国清建议转移,邓萍没有同意,说这里便于观察。这时,一个小通信员从后面摸上来报告情况,邓萍交代了一句,小战士趁着薄暮飞身跑回。但这一下把他们3个人给暴露了。敌人一排子弹扫过来,惨剧就发生了。张爱萍后来回忆:“那是九响棒棒(一种步枪,俗称“九响枪”),从他前额打进,后脑壳出来,血溅了我一身……”邓萍牺牲时,年仅27岁。

事后,张爱萍在电话里向彭德怀报告邓萍牺牲的情况,彭德怀悲痛欲绝,“他在电话里就骂开了,说你们(敌人)这些猪狗养的,都给我去死光好了!”

鄧萍牺牲后,张爱萍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挽诗:“长夜沉沉何时旦?黄埔习武求经典。北伐讨贼冒弹雨,平江起义助烽焰。围剿粉碎苦运筹,长江转战肩重担。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

1957年夏,在中央军委和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关怀下,当地政府在遵义老城找到邓萍的遗骸。随后迁葬在凤凰山下,供后人缅怀。

(责编/李希萌 责校/陈小婷 来源/《邓萍,27岁牺牲的红三军团参谋长》,佚名/文,《人民日报》2018年4月3日)

猜你喜欢

张爱萍参谋长棒棒
“自我罚站”的将军
消失的铁三连
吃饭
棒棒哒
张爱萍:一身正气堪称楷模
新四军参谋长亲临省府催军饷
王维国当好防灾决策“参谋长”
红三军参谋长唐赤英
张爱萍的“四不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