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核抗疫宣言

2021-06-23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一览盲盒太极拳

硬核抗疫宣言

新闻速递

“我们绝不出门,疫情一定能很快过去。”2020年12月27日,一段银发奶奶隔窗喊话为志愿者加油打气的视频,感动了很多人。这位银发奶奶来自辽宁大连,宣称隔离期间“绝不出门”,感谢志愿者的辛苦劳动,大声喊出“疫情一定能很快过去”。视频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守规矩、明事理、积极乐观的东北奶奶。

2020年12月22日,辽宁大连,一位市民拍摄的一组志愿者背影照,感动了很多网友。照片中,一位身穿防护服的志愿者独自坐在小区绿化带里,从白天坚守到黑夜。据说,志愿者每天早上6点准时到岗,为居民解决各种问题,传递信息、订菜、分发抗疫物资等,晚上9点半才会离开。

观点一览

“愿如期而至的,不止是春天。还有疫情退散和平安的你以及初临世界的我。”这段话是一位妻子替尚未出世的孩子,写给一线抗疫丈夫的。一件件暖闻背后,是一颗颗赤诚之心。无数一线抗疫人员的无私奉献,无数平凡人的真心付出,才能铸就牢固的抗疫防线。我辈皆凡人,却也可以拼尽全力,积极加入到疫情防控中去。

比夺冠更宝贵的是永不言弃

新闻速递

2020~2021年度北京市青少年短道速滑联赛第一站,U8组500米四分之一决赛。8岁的马子惠在发令枪响后刚出发就不慎摔倒,但她没有犹豫,爬起来就追了上去,在大家的鼓励声中盯住前面最后一个人的背影,一米米地咬住,成功弯道超越,最终她进入决赛,夺得了该项目的冠军。视频发到网上之后,赢得了网友几百万的点赞!网友纷纷表示:“竟然会看到泪目!”“这么小的小孩,都能做到跌倒后不放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心理素质强,未来可期!”“体育精神!奥运精神!”

观点一览

有人惊讶于小姑娘超越对手的绝对实力,有人感叹她跌倒后爬起来继续追赶的勇气;当然,也有人反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在小姑娘的身上,看到了曾经跌倒过的自己;在她不放弃的执着与最终的超越中,重新领悟最简单的人生道理。

即便马子惠没有反超获得第一,或者成绩不佳,跌倒后继续追赶的她也一样值得点赞。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营造反对食物浪费的良好氛围

新闻速递

“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违反规定的,责令整改,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2020年12月22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亮相。

观点一览

古话讲“衣食足而知荣辱”,可历史和现实也表明,一旦食足饭饱,不少人便将节约的美德丢到脑后。食客们不应以花了钱为由心安理得地浪费,商家们也不应为了多挣钱,就鼓励甚至怂恿食客多点;各网络平台更不能为赚取流量而发布各种类似“大胃王”的不良内容。

反对食品浪费进入立法,意味着节约粮食不再是呼吁和号召,浪费也不再只是停留在道德谴责层面的不良现象,而是一个具有强制性、可依法予以惩处的法律问题。我们要反对食品浪费,有“节”有“约”,以良法善治引领“新食尚”,在全社会形成浪费为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让节俭之风融入每个人的生活,让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考古盲盒”让文物“出圈”

新闻速递

日前,河南博物院推出一套文创产品,把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与文物结合,把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藏进土中。玩家拿起“考古神器”洛阳铲,层层挖土,再细细地扫去浮尘,神秘的“宝贝”慢慢呈现全貌……在挖掘过程中,玩家参与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文物的价值与活力在于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把历史、文化和审美信息传递给当下之人。如何让文物点亮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美好生活?不少博物馆纷纷实施“文物+”战略,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相融,“萌萌哒”的文创产品火了,“沉浸式体验”红了。

观点一览

“考古盲盒”把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与文物结合,模拟考古的未知性、神秘性,让文物爱好者和“盲盒”玩家通过亲手挖掘“宝物”,感受喜悦感和成就感。这种潮流玩具可以让文物活起来,不仅有利于历史文化传承,还可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考古盲盒”走红,表明年轻人并非不喜欢文物,文物传承可以同“潮玩”概念、消费热点、游戏化体验相结合,只要结合得巧妙,就会吸引更多年轻人主动探索学习、了解博大精深的文物文化。当然,“考古盲盒”的价格应该亲民,如此才能达到让文物“活起来”的目的。

太极拳申遗成功

新闻速递

2020年12月17日晚,我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世界关注。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的太极拳,既是一门“刚柔疾缓、内外一统”传统拳术,更是一项“颐养性情、强身健体”的大众运动、一种“中正圆活、天人合一”的文化载体。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几乎没有门槛、场地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练习是它最具魅力之处。

截至目前,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计42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这是好事。看待好事、喜事,中国文化素有一种“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的辩证态度。“喜”是欣慰,“惧”是敬畏。面对申遗后的太极拳,我们更要保持一种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忧患之感,坚决避免文化遗产被一些人“玩坏”。

观点一览

太极拳入选世界非遗名录,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太极拳申遗成功,意味着太极拳受到的关注度会更高,获得支持将更大,国内外的太极拳爱好者会更多。对一个国家而言,一项文化遗产走向世界视野,则需承担更多的保护传承责任。其前提是正本清源,让世人看到此项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本真面貌,看到它与世界、与人类产生更密切关联的可能性。

申遗成功不是“无以复加的荣誉”,而是在保护中传承推广的新起点。以大众的、运动的、文化的审美赋予新的意义,以可亲可近的面貌争取更多人的了解、认同、热爱。太极拳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之美,必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传播,惠及全人类。

猜你喜欢

一览盲盒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盲盒,玩的就是心跳
盲盒拆出的众生相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Cлово месяца
“盲盒”,盲在何处?
全年健康日一览
数据一览
数据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