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喆鹏:爷爷奶奶贴心的"守护天使"

2021-06-23杭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周宁静

福利中国 2021年2期
关键词:家属抗疫防控

• 杭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 周宁静 图/文

毛喆鹏(左)向老人了解需求

目前,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在抗疫最艰巨时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却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他们在抗疫战斗中的那种“舍我其谁”的精神和力量更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杭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二福院”)护理科长毛喆鹏,就是这样一位养老服务抗疫战线上涌现出的平凡而普通的英雄。

抗疫号角吹响,投入紧张战斗

13天、15个小时、61位护理员、383位老人……自抗击疫情的战役打响以来,这些数字,成为毛喆鹏的“抗疫”标签,彰显着他的忘我付出。

在我国抗疫战斗最为艰巨的60个封闭日子里,毛喆鹏几乎未休息过一天。这段时间,于他来说,充实又忙碌。每天早晨8点半,他都会准时出现在二福院。作为护理科的负责人,他身上的责任大、压力也就越大。保障383位在院休养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他工作的重点。

每天8点30分,毛喆鹏开始一天的工作,到各个楼层逐一检查消毒通风工作、查看当日早晨休养员体温记录表及前一天值班情况、注意老人的情绪变化……大到给护理员排班、小到讲解消毒水的配比,虽然心里明白护士长和护理员早已把防控期间每日需要做的工作做得妥贴细致,但他力争每件事都能做得更好更完善,让老人安心、自己放心。

自抗疫号角吹响那一刻,每天24小时,毛喆鹏都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手机从不敢离身片刻,时时关注工作群内每一条预警信息。往往一天的忙碌下来,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他依然会将每日的工作仔细写下来,记录好当天防控工作重点情况、标记出特别需要观察的老人、罗列第二天的工作计划。短短10几天下来,密密麻麻的字就写满了大半个笔记本。

耐心通知家属 紧急采购物资

二福院正式实行封闭式管理后,护理科的重点工作就是通知每一位家属,告知家属情况并取得理解。当天下午,毛喆鹏第一时间组织护士长根据楼层分配任务。为了照顾科室里孩子年纪尚小的女同事,他主动承担了83位老人家属的通知电话。

自傍晚6时开始,毛喆鹏就一直处于和家属电话沟通的状态中。有的家属不了解情况,他就耐心细致地解释封院的措施;有的家属不理解,他就说明封院的必要性。直到时针指向午夜11点,他才将所有家属都通知到位。此时,他的喉咙早已沙哑得说不出话来,但是取得了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他总算舒了一口气。其实,他的儿子也不过才5岁。

第二天,毛喆鹏依然一大早出现在了二福院,继续和院门口前来送物资的家属做好沟通解释工作,随后,又开始了他一天忙碌又井井有条的工作……

封闭式管理,带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休养员群体的物资短缺。封院初期,毛喆鹏就带领护理科的同事们充当起休养员们的搬运工。每天下班前统计好老人所需的日常用品和水果食品,下班后统一购买。由于疫情防控期间,好多店铺都未开业或物资储备不足,冬日的傍晚他常常开着车冒着严寒一家一家的店铺采购,第二天再带着满满一车“战利品”,分发至有需要的老人手中,他因此也被戏称为二福院的快递小哥。老人们拿着一袋袋新鲜的水果,时常感动地说:“本以为封闭管里生活总会有不方便的地方,没想到和平常差不多,这都要感谢毛科啊!”

想老人所想 细心呵护每位老人

“毛科啊,我不愿意去医院啊,我就想呆在二福院。”一天,毛喆鹏在查房中得知卢奶奶突发心衰,经过医生检查后建议外出医治。他立刻致电家属说明情况,可老人却强烈要求留院治疗。由于老人意愿强烈,经过和在院医生的反复沟通和确认,最终答应了卢奶奶的要求,转入绿康医院医治。“卢奶奶,那咱们先在绿康医院住几天,你好好养病,如果康复得好咱们就不去外面的医院了啊。”毛喆鹏对卢奶奶耐心地说。得知自己不用出院,老人激动地拉住毛喆鹏的手,连连说“感谢”。此后,毛喆鹏的工作列表中又多了一项任务,每日去绿康医院看望卢奶奶,和家属时刻保持联系,沟通病情。

卢奶奶的事例,只是毛喆鹏这几天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仅仅封院10多天的时间里,他协助6位老人外出就医,帮助38位老人与医务室沟通看病问题。他用一点一滴的努力和付出,在这个特殊的冬日,用心用情温暖着383位老人的心。

在这场抗疫战争中,毛喆鹏是老人们的“守护天使”,更是一名优秀的冲锋在防控疫情前线的先锋战士,他带领全体护理科成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一份爱的力量。正是有像毛喆鹏一样成千千万万普通而平凡人们的付出,才使得我国抗疫工作在短期内取得决定性的大胜利。

毛喆鹏做工作笔记

毛喆鹏看望老人

毛喆鹏为工作人员测量体温

猜你喜欢

家属抗疫防控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团结抗疫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