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待明年,我们再在童话中相遇

2021-06-22张菱儿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21年1期
关键词:玩具店布娃娃儿童文学

张菱儿

2020年《东方少年》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三轮评委严肃、认真、热烈的讨论和评选,结果已经公布,首先祝贺获奖的各位新朋友和老朋友!

通览今年投稿的童话作品,感觉与往届相比,不仅整体创作水平高了一些,而且创作题材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有写快递员的,有写玩具店的,有写烧饼铺的,有写五线谱的,还有写围巾、布娃娃、种子的,甚至还有以老故事为主人公的。

好的童话作品就是要好玩、耐看、有内涵,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童话世界是美好的、是快乐的,也是纯净的。这次获得童话组特等奖的曾志宏创作的《千足虫快递员》和汪琦创作的《好汉一个半》,一篇写了千足虫不怕苦、不怕累,一心想做快递员;一篇描写了一只以为自己是一只熊的小兔子跟着爸爸出行,路上遇到哄抢事件,他和爸爸出手相助。这两篇作品既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又传递出善良、正义、勇敢和吃苦耐劳等好的品质。孩子们阅读这样的作品,能开阔眼界、增长智慧、陶冶情操、获得丰富的精神享受,从而让儿童文学中的教育功能像春雨一样润泽孩子们的心灵,像种子一样在孩子们心底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儿童文学承载着一个重要职能,即帮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世界、认识他人、认识自我,也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对待世界、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可以说,真、善、美和爱是童话永恒的主题。

龚房芳的《我也想念外婆》,王君心的《为你弹一首钢琴曲》,李真的《阿治的烧饼铺》,尤艳芳的《被遗忘的老故事》,陈馨的《听桐花》,以及蓝钥匙的《妖怪·布娃娃·我》,故事风格有点类似日本安房直子、新美南吉等人的童话,淡淡伤感中带有温暖和爱的味道,这样的童话很容易与孩子们产生共鸣。我们知道,童话作品一直是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题材,因为它与孩子们的性情最貼近,换句话说,就是童话与孩子们是息息相通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孩子骑着一个木凳子当大马,自己嘴里模拟出“嘎嘎哒”马奔跑的声音,自己一玩就是一下午。我们也会遇到孩子趴在地上,嘴巴里嘟嘟囔囔在与地上爬来爬去的蚂蚁说话,或者趴在窗台前,与窗外树上叽叽喳喳的小鸟聊天。成人认为无聊的事情,孩子可以玩得昏天黑地,依旧兴趣盎然。

我曾经随北京作协文化援疆活动到新疆一些地区做讲座,记得当时有人问孩子:“为什么喜欢阅读童话?”一个三年级的小女孩回答:“因为童话是温暖的。”这个回答多好啊!我相信这也是她读童话的感受。

张牧笛的《随风而来的五线谱》,妙妙猫的《找不到玩具店》,卢颖的《北风的围巾》和蒋双超的《如果萤火虫淋雨短路了》,都是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童话作品。他们用诗意的语言给小读者营造了一种美妙、玄幻的意境,但绝不是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地想象,而是站在现实的土壤上,对故事情节进行合情合理地虚构。这些童话作品中的主人公设定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大自然中的风和雨,它的语言和行为都符合这种物质的特点,在一些细节处理上都很到位,故事读起来圆润、丰满,没有漏洞。

写好童话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刘绪源老师曾说过:“儿童文学是要极清浅而又极深刻。”优秀的童话是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读的,甚至大人也可以读,只不过理解的深浅是不一样的。把最好的故事捧给孩子们,是我们每一个写作者的梦想和追求。

最后还有一点与大家共勉,我们的童话创作,是生长在中国土地上的童话故事,尽量避免用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的节日为故事背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多向我们的孩子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彰显我们的民族自信,这也是儿童文学作家的责任。

加油,朋友们!期待2021年,我们再在童话中相遇。

猜你喜欢

玩具店布娃娃儿童文学
刊首语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布娃娃打吊针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
芭比娃娃
布娃娃脏了
童年的童
可爱的布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