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激怒中国!”国际政要密集发声示警

2021-06-22

新传奇 2021年22期
关键词:政要反华中美关系

从“不要激怒中国,以免引发严重的全球经济反弹”到“这将导致一场没有赢者的冲突”……面对持续紧张的中美关系,国际政要忧心忡忡,溢于言表。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中美对抗不仅会两败俱伤,还会让整个世界付出惨重代价。

“‘四方安全对话是一种陈旧的包围战略。在这种战略中,你们试图包围敌人,但当你们这样做时,敌人也会进行报复。”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日前发出了这番警告。他还表示,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在内的“四方安全对话”国家应谨慎行事,不要激怒中国,以免引发严重的全球经济反弹。

马哈蒂尔这番话显然是着眼于中美关系。实际上,在国际舆论场上,近期就中美关系发出警告的声音并不少。

多国就中美关系发出警告

在美国商会近日举办的全球经济复苏论坛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说:“美国必须与中国合作。美国可以试图影响中国,但不可能改造中国。如果美国与中国发生冲突,一切尽失。”

向来直言不讳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近日也在演讲中说:“我们并非对多元化和脱钩的地缘政治视而不见。然而,菲律宾认为没有必要在大国之间持续的地缘经济竞争中选边站。”虽然他没有点名,但不少外媒指出,杜特尔特明显指的是美中竞争。

近期,就中美关系表态的不止是中国周边国家的政要,美国在其他地区的盟友也就中美关系发出了理性的声音。

法国军队总参谋长弗朗索瓦·勒库安特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说:“未来世界秩序将围绕中美之间的竞争而建立,每个国家都必须选择自己所在的阵营。但法国和欧洲对此都不感兴趣,我们不应让自己陷入中美间可能会展开的对抗。”

作为“五眼联盟”的成员之一,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最近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和新西兰在一些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但她强调了中国地缘战略的重要性以及两国携手合作的重要性。

在美国内部也有类似的声音。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意有所指地说:“拜登政府明白,美中对抗不是美国、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利益所在,这将导致一场没有赢者的冲突。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双方都将消耗殆尽。”

密集发声释放哪些共同信号

上述国际政要就中美关系表态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从他们密集发声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些共同的信号。

首先,中国绝不会容许美国胡来。“‘四方安全对话国家应谨慎行事,不要激怒中国”“美国可以试图影响中国,但不可能改造中国”……仔细研究这些话就会发现,国际政要心里自有一杆秤。他们认识到,当前中美关系紧张并非中国挑起的。与此同时,这些国际政要也认识到:中国不会任由美国胡来,倘若中国被“激怒”了,后果会很严重。中国人常说:“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不要触及中国的底线。”从国际政要的上述表态来看,他们对这句话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其次,国际社会不愿看见中美走向对抗。从“不要激怒中国,以免引发严重的全球经济反弹”,到“如果美国与中国发生冲突,一切尽失”,再到“这将导致一场没有赢者的冲突”……面对持续紧张的中美关系,上述国际政要忧心忡忡,溢于言表。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中美对抗不仅会两败俱伤,还会让整个世界付出惨重代价。

再次,美国组建“反华联盟”不得人心。为了遏制中国崛起和维持美国霸权,美国正在国际社会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公然组建针对中国的“包围网”。即便有国家甘当美国的“反华棋子”,但美国要想在国际社会组建壁垒森严、阵容广泛的国际反华阵线,恐怕最终只会是镜中月、水中花,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从上述国际政要的表态来看,无论是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中国的近邻,还是法国、新西兰等美国的盟友,均摆明了不愿意在中美间选边站队。毕竟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零和博弈、冷战思维早应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美国推进“遏华法案”,不得人心

与此同时,美国会参议院于当地时间5月27日以68票赞成、30票反对的结果,结束了对《2021年美国创新与竞争法》的辩论,朝就该法案进行最终表决更近了一步。

据媒体披露的信息显示,该法案“在外交、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挑战”。法案还对渉港、涉疆、涉台问题指手画脚,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法案明确表示,希望2022至2026年的每一财年(当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美国都能投入3亿美元,用于采取各种措施打击“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法案甚至明目张胆地提及,其中的部分资金将用于资助“独立媒体”和所谓的“第三方”民间团体,用于反华报道,散播关于中国“一带一路”的“负面消息”。

这份被美媒称为“美国两党在对华政策上一致走向加强对抗的里程碑式法案”,充斥着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观念,暴露了美国在涉华议题上颠倒黑白、肆意炮制“中国威胁论”的卑劣手段,也反映出美国唯我独尊、容不得别国正常发展的霸权心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月28日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表示,近期,中方已多次就美国推进审议包含涉华消极内容的法案表明严正立场。有关法案罔顾事实,大肆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和“恶意影响”,鼓噪对华搞全面战略竞争,甚至挑动中美“脱钩”和对抗,不得人心。这也与两国和世界人民的期盼背道而驰,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赵立坚表示,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中美利益高度交融,两国经贸、科技和教育等领域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都是灾难。

近日,美国66个反战和进步团体联合发表声明,反对白宫和美国两党妖魔化中国的战略。声明表示,与中国进行冷战是一种危险的、自欺欺人的战略。美国人要保证未来安全,不是对中国经济进行压制,而是调整本国的经济结构。声明还指出:“当今真正的全球挑战,如经济不平等、气候变化、流行病等,需要中美合作尋找解决之道。”

如今,美国各界能理性看待中美关系的有识之士越来越多,反对美国反华战略的声量也越来越大。坚持推行反华战略的美国政客,该听听理智的声音了!

(《参考消息》等)

猜你喜欢

政要反华中美关系
本期导读
12位外国政要出席东京奥运会开幕式
中方:坚决反对印度政要赴中国藏南地区活动
瞧这造型,政要们也是拼了
尼警方逮捕9名“藏独”分子
本 期 导 读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