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情境创设 凸显数学韵味

2021-06-21钱祎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

钱祎

摘  要:情境创设需要基于学情,立足教材,激发兴趣,策略科学,注重实效,凸显数学韵味,不断优化课堂结构,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促进师生共享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情境创设;和谐高效;数学韵味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堂情境引入的确切与否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的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案例赏析

1. 计算问题的情境引入

案例1:“完全平方公式”的情境创设。

(1)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计算。

①(x+y)2=________;

②(x-y)2=________;

③(2x+3y)2=________;

④(2x-3y)2=________。

(2)以上計算属于哪种类型?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能否写出一般规律?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可以通过现实生活情境、数学内部情境和其他学科现实三个途径实施,而如何选择则需要因“材”施教。这里让学生直接计算,探索其中存在的规律,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将完全平方公式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具有较浓的数学味。而且这种设计基于学情,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拾级而上,充分发挥正向迁移的作用,较好地建构了认知结构。

2. 概念问题的情境引入

案例2:“圆”概念的情境创设。

有8名学生按照如图1所示的位置站列玩套圈游戏,你觉得这种游戏合理吗?如果合理,试说明理由;如果不合理,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

【设计意图】以游戏为载体创设情境,由学生设计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的直观判断的能力,既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又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圆的认识。诚如史宁中教授所言,数学知识的形成依赖于直观,数学知识的确定依赖于推理。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增加了经验的意义。通过这一设计,学生对圆的认识从具体水平向抽象水平发展,从模糊概念向精准概念发展。

3. 作图问题的情境引入

案例3:“勾股定理”的情境创设。

作一个△ABC,使得AC = 4 cm,BC = 3 cm,然后小组之间比较所作三角形AB边的长度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是否可以增加适当条件,使得大家作出的AB边长度一样?你会求出此时AB边的长度吗?

【设计意图】改编教材的导入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全等三角形知识,实现承上启下的自然过渡,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进一步感受三角形全等所需满足的条件,也由此引发当两边及夹角(直角)确定后,如何求斜边的思考。这里既巩固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又感受到勾股定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教学环节更加自然顺畅,水到渠成。另外,这种设计凸显合理的思辨性,也为后面从特殊到一般研究问题做铺垫,有助于学生明晰知识内涵,促进数学理性思维的有效形成。

4. 操作问题的情境引入

案例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情境创设。

上课伊始,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慢慢地将纸片撕成如图2所示的两张纸片,然后抛出问题:假如这张纸片是一块玻璃,正好按照如图2所示的方式裂成两块,现在要去重新买一块同样的玻璃,你觉得应该带哪一块去,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发现问题,形成完整的推理论证过程。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抛出问题:假如玻璃的裂缝不经过点B,但仍然坏成两块,你认为只带一块玻璃去是否可以完成任务?通过这一追问,让学生在不断操作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不断萌发问题的“种子”,这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设计思考

数学学习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境息息相关的,情境创设是增润数学课堂的先导。指向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需要创设合理的、融洽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的“数学化”促使学生获得新知,提升素养。

1. 吃透教材,凸显情境创设的“数学味”

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洞悉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强化情境创设的“数学味”,直抵数学本质。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2. 基于学情,追寻情境创设的“数学味”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需要基于学情,因地制宜的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基于这种背景下的“数学化”的学习过程如图3所示。

初中数学教材呈现螺旋上升的编排体系,其中一些内容小学已经学过,如何既不浪费时间又能突出重点,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最近发展区创设浓郁的“数学味”情境。

3. 研究教法,彰显情境创设的“数学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其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学的特点和方式。若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数学教师就必须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在把握数学知识主线、洞悉数学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感悟教学方法的时效性、针对性和高效性,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对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可以极大地鞭策教师善于钻研,勤于思考,不断创新;另一方面,情境创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楚秉晶. 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情境策略:以“圆”的教学为例[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9(5).

[2]刘光建. 让问题在情境导入中自然诱发[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9(9).

[3]吴立建. 初中数学课堂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研究[J]. 中学数学杂志,2017(4).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法的设计与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