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五加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2021-06-21魏开炬林秀华蒋宗好吴宇飞郭日增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3期
关键词:鹅掌尤溪五加

魏开炬,林秀华,蒋宗好,吴宇飞,郭日增

(1.福建省尤溪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尤溪 365100;2.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福建 尤溪 365100;3.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局,福建 尤溪 365100;4.福建省尤溪县林业行政执法大队,福建 尤溪 365100)

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含有皂甙类、多糖、挥发油等多种成分,具有祛风、止痛、清热、利尿、活血、除湿、消肿、补虚、解毒、健脾与祛瘀等药效和祛痰、抗肿瘤、血糖调节、强壮、抗菌、止咳、强免疫、抗病毒、促造血、滋补及保肝等多种药理作用,特别是该科植物含有常春藤皂苷元、多糖以及该科楤木属(Aralia)含有的齐墩果酸等引起了人们研究的极大兴趣。该科植物除了可药用外,还有观赏、食用、保健及材用等多种价值,可以说对该科植物进行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前景越来越好[1-7]。当今,人们对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越来越重视,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经济作物资源对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对福建省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统称九阜山)的五加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

1 调查区概况

九阜山位于福建省尤溪县城关镇西南方向,处于尤溪县新阳镇、西城镇和坂面镇三镇交界的位置,离城关镇13 km,地理坐标26°03′37″~26°06′57″ N,118°01′58″~118°07′16″ E,系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最高峰尖峰顶,位于保护区南缘中部地段,海拔1222.4 m,占地总面积2372.3 hm2。地势总体南高北低,属侵蚀性中山、低山地貌。土壤主要有黄红壤、黄壤、红壤和粗骨性红壤几种类型。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15.8~19.3 ℃,年降水量1130~2324 mm,生态环境较好,适宜多种植物的繁衍与生长[8]。

2 调查方法

采用访问保护区管理处、当地药农与林农走访、查阅文献检索与林间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8-9]。林间调查时,分不同季节依据五加科植物的分布与生境特点以及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地形,选择溪底至仙山、朱源里至后山坪、双溪口至风山寺、葛竹村至九阜山、京口村台子自然村至九阜山、九阜山至尖峰顶、尖峰顶至仙山、溪底至深坑等多条线路进行调查[8-9]。调查时,记录该科植物的生活型、生境、海拔分布以及花果期、花果色、果形等情况,对未识的种类,现场利用《福建植物志》(第四卷)进行检索鉴定[9-10]。

3 结果与分析

3.1 属、种

据统计,该区五加科植物共有幌伞枫属(Heteropanax)(1种)、楤木属(5种)、五加属(Eleutherococcus)(2种)、树参属(Dendropanax)(2种)、常春藤属(Hedera)(1种)和鹅掌柴属(Schefflera)(1种)6个属12种(表1,含变种),每个种均有药用价值,其属、种占全世界、全国与福建省五加科植物属、种的比例见表2[10-11]。资源数量多的种类有树参、黄毛楤木、棘茎楤木和常春藤4个种,数量中等的有鹅掌柴、变叶树参、楤木、长刺楤木、短梗幌伞枫和白簕6个种,数量较少的有白背叶楤木和五加2个种。

表1 九阜山五加科药用植物资源

表2 九阜山五加科药用植物属、种占全世界、全国与福建省五加科植物属、种的比例

3.2 生活型与生境

该区五加科药用植物的生活型有灌木、小乔木、乔木或灌木、小乔木或灌木、藤木5种类型,其中属小乔木类的、藤木类的、小乔木或灌木类的各有1种,属灌木类的有5种,属乔木或灌木类的有4种,以灌木类型的占多数。另由表1可知,该区五加科药用植物的生境以生于灌丛、疏林或常绿阔叶林中的居多。

3.3 花期与果期

该区五加科药用植物在5~12月均有不同的种类处于花期,以在9月份开花的种数最多,达9种,其次为8月份、10月份开花的,种数均有8种,5月份开花的种数最少,只有1种。花期延续时间2个月的有1种,延续5个月的有2种,延续3个月的有4种,延续4个月的有5种。从果期来看,该区五加科药用植物在整年均有不同的种类处于果期,以11月份处于果期的种数最多,达9种,在3月、4月、5月、7月处于果期的种数最少,均只有1种。果期延续时间在2~6个月不等,以延续5个月的居多数,共有5种,延续2个月的最少,只有1种。

3.4 花色与果色

该区五加科药用植物的花色有单色与双色二种类型,具2种颜色花的有2种,其中1种的花色为白色或米白色,另1种的花色为淡黄白色或淡绿白色;其余的均为单色花,颜色有黄绿色(2种)、白色(3种)、淡绿白色(2种)、米白色(1种)和淡黄白色(2种)5种不同类型,各单色花中以白色花占多数,共有3种。果色也有单一和双色二种类型,其中果色同时具有2种颜色的只有常春藤1种,分别为红色或橙黄色,其余的种类果色均为单一类型的,有黑色(7种)、紫黑色(1种)、黑褐色(1种)、紫红色(2种)4种不同类型,以黑色的占多数。

3.5 果形

据统计,该区五加科药用植物的果形有扁球形、球形、卵球形和长圆形4种不同类型,其中球形的种数最多,有7种,扁球形的有3种,位居第二,卵球形和长圆形的均只有1种。

3.6 药用价值

该区五加科药用植物有的在民间广为应用,有的可作中成药或保健品的配方,有的是著名的民族药,有的是我国传统的中药。如楤木的根、茎、根皮、茎皮、叶和嫩芽均可入药,具有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的作用,可治疗多种疾病;其叶炖肉可食用,具有护肝、健胃的食疗作用;其根还可作兽药使用,用于治疗牛跌伤、断骨、红痢或热症等[6]。常春藤含有皂苷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癌等作用,其鲜或干燥藤茎是清痹通络药酒、复方伸筋胶囊的主要组方成分[12]。白簕是白簕茶、白簕透明香皂、白簕含氟牙膏、白金复方冲剂以及白簕消炎喷雾剂的主成分[13]。树参的根具有抗心律失常,提高心肌耐缺氧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在畲族、苗族、瑶族中广为应用[14]。棘茎楤木是土家族常用的一种中药。鹅掌柴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黄毛楤木总甙具有类人参样的作用,可降血糖,治疗糖尿病等疾病[15]。五加根皮为我国传统常用的强壮、滋补类中药。白背叶楤木具有提高免疫能力和保肝作用[16]。白簕与黄毛楤木可治蛇伤,如白簕可治青竹蛇咬伤等。各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主要功效与已知的主要药理见表3[9,12-20]。

表3 九阜山五加科药用植物药用部位、主要功效和已知的主要药理

3.7 药用以外的其它开发价值

3.7.1 园林绿化。该科药用植物的常春藤、鹅掌柴、棘茎楤木、楤木、白簕、短梗幌伞枫以及树参属等种类具有观赏价值,可在园林绿地中加以应用。如常春藤的叶形多样,又有花纹,叶色优美,花具有芳香气味,能降温、抗尘,可吸收甲醛等有害物质,适应性强,是优良而又理想的垂直绿化植物。鹅掌柴能抑菌﹑杀菌,用于园林绿地以及室内绿化可改善环境。树参四季常绿,叶形多有变异,是优良的观叶树种。白簕枝带刺,可作绿篱植于假山或庭院中。棘茎楤木茎上长有许多细刺,叶脉、叶背与小叶腹面具有不同颜色,可用于绿地观赏、作篱笆或道路的隔离带。短梗幌伞枫羽叶大,冠形圆满,形态优美,可栽植用于庭园观赏或作行道树,幼树可盆栽观赏等。

3.7.2 食用。该区五加科药用植物有些种类的嫩芽、嫩叶可食用,属于天然的绿色食品;有些种类可加工制成保健酒或保健饮料。如棘茎楤木、楤木、树参的嫩芽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又有保健作用,在日本等国际市场上被视为珍品,深受人们喜爱,其中树参的根茎还可浸酒服用,其提取物可用于生产保健饮品等。白簕的嫩叶、嫩枝梢口感与香味均较好,可食用;其根皮、茎皮可用于生产保健酒“三加皮酒”。五加的嫩芽、嫩茎叶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在蔬菜市场上是抢手货。黄毛楤木可用于生产保健酒和保健饮料,如“中华五加参酒”与“甘茶蔓”等。

3.7.3 蜜源植物。该科药用植物的五加属、树参属、楤木属各种类以及常春藤、鹅掌柴均可作蜜源植物,如鹅掌柴的花盘蜜多,树参产的蜜质好、量高,棘茎楤木花型与开花量大,泌蜜多,诱蜂力强,均属优良的蜜源植物,又因上述各植物均有药用价值,所生产的蜂蜜还具有疗疾与保健作用。

3.7.4 提栲胶、作牲畜饲料或材用。该区五加科药用植物的常春藤茎叶含鞣酸,可提取栲胶。鹅掌柴材质软,可作火柴杆或制作蒸笼。棘茎楤木的叶可作牲畜饲料等。

4 保护与开发建议

4.1 重视五加科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五加科药用植物在药用、园林、食用与保健等几个方面利用价值大,人们对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如白背叶楤木、短梗幌伞枫、白簕等的资源逐年在减少。此外,由于人为活动的频繁以及气候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对该科药用植物的生存也造成了威胁。为使该科药用植物能可持续利用,应对该科药用植物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强对当地民众进行宣传教育,加大保护力度,严厉制止随意采摘五加科植物行为的发生。在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该区的常春藤、树参、黄毛楤木、棘茎楤木几个种可先考虑。

4.2 加强五加科药用植物在基础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在药用方面,该科药用植物在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保肝、降血糖、抗衰老、补益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在园林绿化方面,有些种类如短梗幌伞枫、鹅掌柴、常春藤是优良的庭院树、行道树或垂直绿化植物;在保健方面,有些种类如五加是著名的强壮、补益类药,有的种类如黄毛楤木具有类人参样作用,有的种类如白簕可制作保健酒、保健茶或加工生产保健饮料;在食用方面,有的种类如楤木的嫩叶、嫩芽、嫩枝富含营养,可炒食、做汤或凉拌食用;有些种类如树参同时具有药用、园林、保健与食用价值,所以,对该科药用植物可加强有关以上各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并进行综合或深度开发利用,以提高综合效益。

4.3 推广人工栽培,满足市场需求

该科的树参、鹅掌柴、黄毛楤木、白簕等药用植物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与应用前景,应加强人工培育技术研究,选育药效、食用、园林以及其它方面综合价值高的品种,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采用最佳的人工培育技术,在适生区建立优质、丰产的无公害栽培基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4.4 适时采集与合理利用药材

该科药用植物的根、根皮、茎、茎皮、叶、花、果实等部位可入药。从药效来看,不同季节采收和不同部位的植物体所含的药物有效活性成分不一致,有的相差还很大。如白背叶楤木、常春藤有效成分齐墩果酸的含量在初春和深秋时含量较高,其根皮与茎皮的含量大于果实和叶片的含量[16]。黄毛楤木果实、根皮与茎皮、花序等部位的皂甙在一年中以9月份含量最高[20]。五加各部位紫丁香苷的含量大小顺序是根皮>茎皮>叶片>果实。楤木的根皮与茎皮齐墩果酸含量要大于其它部位等。所以,在药材采收时,应综合考虑不同采收季节、不同采集部位等对药物的功效是如何影响的,做到科学采收,合理利用。

猜你喜欢

鹅掌尤溪五加
鹅掌恩仇录
鹅掌柴蜂蜜氨基酸组成识别研究
我家的鹅掌木
剌五加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
新资源食品短梗五加开发应用初报
尤溪三景
不同培育模式对短梗五加的影响
闽中有尤溪 岁寒出金柑
尤溪:以控费红利换改革成效
地方音乐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朵山茶花“尤溪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