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汤阴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规划研究

2021-06-21邢浩杰楚端玉刘汉宇刘保国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3期
关键词:绿化森林生态

邢浩杰,楚端玉,刘汉宇,刘保国

(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城市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传统的绿化往往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1]。世界城市发展大致要经历生态迁居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生态文化城市等几个阶段,生态文化高度发达代表了城市生态建设的高端,森林城市是其中必须经历的阶段[2]。发展森林城市已成为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和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措施[3-4]。

1 建设背景

1.1 国内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指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将“美丽中国”写进了强国目标。2018年7月,生态文明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森林城市绿色共享”专题论坛在贵阳市开幕,论坛上发布了《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该规划明确了未来我国森林城市发展的目标、布局、重点任务与建设内容,规定到2020年全国新建国家森林城市76个。

1.2 河南省森林城市建设背景

近年来,河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五年增绿山川平原,十年建设森林河南”为目标,以森林城市建设为主要载体,有力促进了“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全面发展,全省上下形成了多级联动、分层联创的生动局面。目前,河南省已有16个国家森林城市,27个省级森林城市,开封市、周口市、汝州市等9个市(县)正在大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31个县市正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形成了多级联创的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格局。

2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汤阴县全县域范围,地理坐标为北纬35°45′~36°01′,东经114°13′~114°42′。在重点工程建设时又分为县域和城市建成区两个范围。

2.1 县域范围

汤阴县城关镇、宜沟镇、韩庄镇、白营镇、古贤镇、菜园镇、任固镇、五陵镇、伏道镇9个镇,瓦岗乡1个乡298个行政村和汤阴县产业集聚区1个管理委员会。

2.2 城市建成区范围

根据汤阴县最新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汤阴县辖人民路办事处、城东办事处、汤河办事处、岳庙办事处、精忠办事处、车站办事处6个街道办事处。

3 汤阴县森林城市建设条件分析

3.1 森林资源分析

截至2019年底,全县林地面积 8 640 hm2,其中有林地 7 767 hm2,建成区绿化面积938.63 hm2,四旁绿化面积 3 495.6 hm2,其他绿化面积 4 784.77 hm2,城乡绿化总面积 16 986 hm2,林木覆盖率26.3%。建成区面积约 2 300 hm2,绿地覆盖面积938.63 hm2,绿化覆盖率40.81%;公园绿地面积238.68 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 m2,道路绿化面积134.9 hm2,绿化率78.52%。

3.2 森林城市建设优势

3.2.1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古迹众多

汤阴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地貌由丘陵、平原两大类型组成,适宜多种植物生长,乡土树种资源丰富,优厚的自然条件与植物资源成为森林城市建设的良好基础。汤阴县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是著名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乡,周易文化发源地。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实属“千年古县”。境内有羑里城、岳飞庙、岳飞先茔、扁鹊庙、汤河国家湿地公园、云莱省级森林公园等。

3.2.2政府高度重视,投资力度大

汤阴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管副县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各有关单位明确分工。此外,汤阴县制定各种奖励政策鼓励植树造林,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工程造林、生态廊道建设、国家储备林建设,加快了森林资源培育步伐,实现了森林面积增长。

3.3 森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3.3.1树种、林分结构不合理。

树种较单一,特别是农村仍以杨柳树为主,且5年生以下幼龄林占80%,林分结构不尽合理。

3.3.2森林分布不均,部分乡镇林木覆盖率偏低

汤阴县整体林木覆盖率满足森林城市建设标准,但个别乡镇林木覆盖率较低,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

3.3.3林分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

农村绿化普遍存在树种单一、景观效果不明显、生态功能不强、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城市绿化质量和品位仍有待改进和提高。

3.3.4受土地类型限制,绿化空间收缩

汤阴县土地类型多为基本农田。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基本农田不准栽树,只能在宜林荒山荒地种植树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

3.4 达标情况分析

通过收集现状指标,并与《河南省省级森林县城评选考核办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逐项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汤阴县35页指标中,达标25项,不达标10项(表1)。

表1 省级森林县城达标情况分析

4 建设定位、目标与总体布局

4.1 建设定位

汤阴县建设森林城市的定位:“人文古县,绿色汤阴”。汤阴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5000年文明史、3 400 多年文字史、2222年建县史,是著名的“三圣文化之乡”。 “人文古县”表明汤阴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绿色汤阴”显示了汤阴县森林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建成景观优美、生态良好、宜居富民、文化繁荣的省级森林城市,在豫州大地绘就一幅绿色画卷。

4.2 建设目标

汤阴县森林城市建设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通过实施森林城区、森林资源保育、绿色通道、城市河岸风光带、环城林带、废弃地复绿及乡村人居林、林业产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汤阴森林城市建设。基本形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实现资源增长、生态优良、产业发达、文化丰富、林农增收、山清水秀的发展目标。

4.3 总体布局

依据汤阴县的自然环境条件、地形地貌特点、生态格局、城市发展趋势等因素,结合森林资源、湿地资源以及人文历史文化资源,汤阴县森林城市建设布局可总结为“一心、一核、一轴、三带、三区、多点”的森林网络结构(图1)。

图1 汤阴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Fig.1 Overall layout of forest city construction in Tangyin County

1)“一心”:即森林城市中心。加强建成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道路绿化、城市环城林带建设、城市水系廊道建设等,结合汤阴县自身的文化底蕴,将岳飞文化、国学文化、远古文化等融入城市建设中去。

2)“一核”:即生态自然内核。依托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资源优势,打造汤阴县生态自然的核心区域。

3)“一轴”:即城市发展绿轴。指纵向贯穿汤阴县的主要城市发展带,是汤阴县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包括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南水北调干渠、G107、京港澳高速等,将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联结起来。重点开展城市通道绿化及生态绿廊建设。

4)“三带”:指汤阴县境内的汤河、羑河、永通河等,沿河流进行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场所,同时营造供人们休闲游憩的滨水生态绿地。

5)“三区”:即西部的丘陵森林生态保育区、中部城市森林景观游憩区与东部平原的森林生态产业区。

6)“多点”:指县域内的乡镇村庄的人居环境生态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舒适人居环境及生态环境的森林乡村。

5 建设内容与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森林产业建设、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和森林支撑保障建设四大工程。重点围绕不达标项开展建设内容规划,并紧扣县域社会与国民经济发展及行业发展规划,多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突出重心,精准发力[5]。

5.1 森林生态网络建设

5.1.1城区绿化提升

汤阴县建成区内汤河贯穿城内,羑河北绕而过,形成天然的城市绿环和廊道。大力推动汤河、羑河河道两侧环境整治,在沿岸因地制宜地建设一大批公园、游园,同时构筑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结合城市主干道路绿化及街头小游园,形成互相串联,有机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打造“绿环绕城,绿廊穿城”的城市绿化格局。进一步增加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满足市民出行500 m内有休闲绿地的需求,扩充市民休闲游憩空间,让居民共享城市绿化成果。

5.1.2农田林网建设工程

在所有适宜林网的农区大力建设农田林网,以现有沟、路、渠绿化为重点,全面查漏补缺,不留空档和死角,做到应栽尽栽,实现农田林网化。要提高标准,因地制宜地扩大林网绿化宽度,增加密度,提升绿化层次。坚持以高大乔木和优良乡土树种为主,选好树种,科学配置,适当密植,提高防护效益和土地利用率,杜绝主干道路单一栽植小乔木、花灌木的做法。现有沟、路、渠包括生产路沟全部绿化,做到应栽尽栽。村级道路以及宽度6 m以上路、沟、渠的株行距不大于2 m×3 m;其他路(沟)株距不超过4 m。乡土树种占比不低于60%,主林带高大乔木占比不低于80%。使用一级苗,禁止使用假植苗、病虫苗,要求全冠栽植,根系保持相对完整。

5.1.3生态廊道建设

1)通道绿化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每侧10 m,国道每侧5m高大乔木,县乡道路每侧3 m或根据立地条件,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廊道绿化以高大乔木树种为主,优化树种结构,采取不同树种混交配置,混交林比例不低于70%,乡土树种比例不低于60%。

2)水系绿化

完成汤阴县县域内主要水系河流绿化,定期维护,适当补植,以巩固绿化效果。建设多层次、多色彩的绿化带,基本形成“水融合,林环抱”的生态功能区和连绵带。对汤河、羑河要按照治理规划要求,高标准绿化、美化。

5.1.4生物多样性保护

1)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建设

加强汤河国家森林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云莱省级森林公园保护工作,开展对野生动植物物种、种群数量等的监测,为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理想场所及科研依据。此外,依托郊野公园建设,通过种植可以吸引野生动物的树种、投放食物等措施吸引野生动物,增加局部生物多样性。

2)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建设

通过森林生态廊道建设连接城市及乡村周边的公园、湿地生态林地,满足野生动物迁徙需求。采用近自然的手段恢复通道上残缺、断档的植被,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目标。

3)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

结合森林生态文化建设,通过节事活动、森林城市宣传活动大力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并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呼吁全民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提高市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5.1.5镇村绿化

在镇村周围、村内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内,采取立体式绿化、美化,大力发展优良乡土树种,提高常绿树和花卉配置,实现田园风光、自然风光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提高生活质量,构建“房前屋后果树成林、村庄周围森林环抱”的乡村绿化格局。完成100个乡村美化工作。规划近期建设森林小镇 2个,分别为韩庄镇、五陵镇,森林村庄15个,中期建设森林村庄12个,远期建设森林村庄9个。

5.2 森林产业建设

5.2.1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以保护、开发和利用森林、湿地等景观资源为重点,加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发展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主体,以特色产业观光、体验为补充的生态旅游网络体系,并建立、健全森林旅游经营服务管理体系,促进汤阴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至规划期末,将汤阴县建设成为文旅互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5.2.2花卉苗木产业建设

以现有花卉苗木基地改造为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花卉苗木基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五陵镇、宜沟镇、白营镇、菜园镇、韩庄镇为重点,打造出既能代表地方特色,又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精品花卉苗木品种品牌。同时,结合森林生态旅游建设,打造花卉苗木生产和花卉观光旅游景区。

5.2.3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

规划期内以汤阴县现有的苹果、桃树、梨树、核桃、葡萄等优势品种为主,按照“近期得利、长期得林、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加快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建设,更新、改造低产低效经济林,打造特色经济林发展片区。扩大绿色和有机产品的比例,大力开发经济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特优新品种,形成具有区域鲜明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示范带动周边地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

5.3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

森林城市建设不能只停留在“植树”、“绿化”和“造林”层面,而忽略了森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6]。森林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森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7]。

5.3.1森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岳飞文化苑、远古文化遗址园、森林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扩展岳飞故里的文化效应,展现汤阴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方特质。依托汤阴县现有的湿地公园及森林公园,建设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打造汤阴县生态体验地,宣传林业发展的新进度、新成果,使之成为具有生态文化内涵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5.3.2森林文化宣传活动建设

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与纪念林基地建设活动,不仅可以加速国土绿化步伐,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有效提高公民的绿化意识,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普查档案,查漏补遗,加大执法力度和宣传力度,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森林文化节事、森林文化宣传活动。

5.4 森林支撑保障建设

5.4.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提升

加强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抓好重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监测预报,提高灾害预警能力,加强森防队伍建设,提高森防人员的整体素质,积极开展行业宣传,争取全社会力量支持森防事业。

5.4.2林业科技支撑建设

开展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林木种苗质检体系建设、基层林业服务体系建设和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5.4.3林业信息化建设

1)继续加强领导,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落实责任,提高每位机关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把信息化工作纳入个人的目标考核内容,使之完全融入到个人的工作、生活中。

2)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争取更多、更好的信息来源。

3)完善培训机制,加快培养高素质信息化技术人才。继续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工作水平。加强与县委、县政府信息部门的协作,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

4)加大投入,根据网络系统建设的需要,积极向财政部门申请,解决所需建设经费,配齐硬件设施,完善局网络建设,提高机关网络办公水平。

5.4.4林政资源管理

加强森林资源执法行政和严格管控工作,提高林木采伐和木材流通管理标准,补强森林公安队伍,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林业执法专项行动和林业政策调研和法制宣传工作,科学管理森林资源档案。

5.4.5森林防火能力提升

按照国家、省、市森林防火安全工作的有关规定,狠抓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抓好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火源管控,扑火队伍建设物资储备,督促检查及依法治火工作,并切实推进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严格履行职责,研究、解决重大安全问题。

6 结语

汤阴县森林城市建设以形成森林和树木为主、城乡一体、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防护体系为目标,把汤阴建设成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绿中”的具有豫北平原地区地域特色的森林生态城市。

猜你喜欢

绿化森林生态
朱屺瞻《绿化都市》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