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墩磊的气质

2021-06-20滕忠

三月三 2021年2期
关键词:何氏南宁市兄弟

墩磊坡是位于壮乡首府南宁市最南端的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的一个自然坡。“墩磊”为壮话读音,是“山脚下”的意思。这里其实并没有太大太高的山,只有一个高坡,全村40户人家所有房子均沿着它富有节律地往上建。我很少见到这么有规则的村居:统一坐北朝南,村中走道横平竖直,井然有序,条理十分清晰。它们显然传承了祖辈崇尚自然的形制法度,在古代,这样既利于居室采光,还被认为“此位最尊”。墩磊坡之所以引人注目,是从2020年新春开始的。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他们用一百块钱做出四五百块钱的效果的故事,经百济镇领导现场隆重推介后,作为一个新时代农村示范坡建设典型被人们广為传播。

2019年9月,墩磊被确定为邕宁区“美丽邕宁”乡村建设人居环境综合示范点,政府给予他们40万元建设资金,随后作为帮扶后盾单位的自治区接待办又投入10万元。按常理,资金到位后,该是看菜吃饭、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可墩磊却不。村里有一对返乡创业的致富能人何汝亮、何汝灿兄弟,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政府虽然给了项目,叔伯兄弟们也应该各自投入一点,努力把家园建设得更好。他们把想法与父老乡亲们沟通,得到大家的全力支持。于是在何氏兄弟组织带领下,全村每户集资4000元专门用于改善村居环境。事实上墩磊坡并不富裕,还有约五分之一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00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特别是贫困户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难得的是,乡亲们都跟何氏兄弟想到了一块,他们懂得这是受惠于当下、恩泽子孙和改变家乡面貌的大好事,钱,花到了刀刃上。拿着这沉甸甸的16万元自筹款,何氏兄弟精打细算,甩开臂膀干开了,他们秉承绿色生态理念,集民间智慧坚持自行设计规划新村面貌。制定出周密的工作日程,全体村民义务投工投劳,每天两班夜以继日轮番施工。在那风雨无阻紧张建设的日子里,墩磊坡就像一个大大的工地,全体村民则成了建筑员工,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何氏兄弟作为大总管和规划师,常常为某段工程加快推进而殚精竭虑,为纠结于某个技术问题而废寝忘食。他们统领全局,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这里,顾不上管理各自的种养产业,结果造成了不小影响和损失。“为改变家乡面貌,值!”——何氏兄弟铿锵的话语让全村父老们大为感动。于是上下铆足劲,拼尽力,终于赶在春节前夕完成了管网铺设、道路绿化、房前屋后硬化和墙体美化等各项工作。前后不过四个月时间,一个既保持原貌特征,又体现宜居,整洁、美丽的新墩磊惊艳亮相。

而今,那条自下而上贯穿全村、被人戏称作墩磊“民族大道”的主干道,不仅拓宽了将近一倍,还新铺了厚实的水泥路面,衬以长长的花圃、高高的节能灯,仿佛新娘子漂亮的头饰,把墩磊最高大上的容颜完美展现。与大道相向而行的,多出了一面纯粹用红砖、旧农具及老坛老罐砌成的装饰墙:抽象的图案与写实的物件搭在一块,错落疏密的布局颇见灵动顺遂气象,内容涵盖了运动、劳作、装饰图等。墙的顶部种上一些植物,点缀又点睛,浓郁的民族风与现代感有机相融,浓妆淡抹,恰到好处,富有文化韵味。长长的墙体被两段富含情调的小台阶巧妙分隔,它们既是连接位于高坡上的房舍与道路间距离的小枢纽,又在整个视觉效果上起到某种缓冲作用,好比书画中的顾盼呼应、欲断还连。可见这墙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还兼顾了实用性。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坡底路口拐弯处那个精巧而趣味盎然的“乡村水系”小景。它将乡村生活、劳动场景及乡愁文化浓缩一处,制作上则以村前屋后的一些残砖断瓦和农用小物件为原材料加以废物利用,通过水流循环带动整个系统不间断运转,形成有声有色有内涵的立体风景。淳朴的设计理念充满了奇趣妙想,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令人不禁感叹高手在民间。

所有这些,大多得力于墩磊坡土生土长的设计师何汝灿,他是一位自学成才、多才多艺的青年农民,在建设家园中展现了过人的天赋。大到村道铺设、景观陈列,小到一块旧瓦片的安放,何汝灿都亲力亲为、精心规划。多少次,大伙做出了成品却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他当即毫不含糊地要求推倒重来。他把精致的工匠精神,与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乡土艺术的追求渗进了每一处景观和每一件作品当中:新建的党群亭、微菜园、小广场、小巷道……无处不彰显匠心与情怀。何汝灿相信家乡面貌将在他们这一代人手中慢慢改变和提升。而他的堂哥何汝亮则是一位出色的精算师和高管,从开工之日起便将“节约”二字运用到了极致。他运筹帷幄、协调各方、打理内外,坚持用自己人建设自己的家园,整个建设过程没有请过任何外援。对于人、财、物的经营调度井井有条,关键时刻还亲自上阵打冲锋,点燃了乡亲们旺盛的工作热情,建设积极性始终保持火力全开。就像当初在村支书苏云笔感召下,何氏兄弟放弃舒适的都市生活“归园田居”创业助贫带富那样,他们用自己超强的能力和智慧,带领墩磊的兄弟姐妹披荆斩棘,化荒芜为繁茂,变凌乱为有序,以异乎寻常的高效创造了令各方交口称赞的“墩磊速度”。将近四个月的建设过程,无疑就是用心镂刻墩磊精气神和锻造不凡品质的过程。那些日子,我默默感受着墩磊人对美好生活孜孜以求的渴望和何氏兄弟对家乡、对亲人的赤诚之心。这其中有股神奇的力量让所有人为之赞叹、钦佩和震撼。往小处说,他们自力自觉改变居住环境和家乡面貌;往大了说,他们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追梦路上砥砺奋斗再造了一个全新的墩磊。我搜肠刮肚硬是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语来概括他们朴实无华而又至高至洁的灵魂奉献。想了许久,脑海里蓦然蹦出了为建设富裕和谐魅力新邕宁的动力源泉之所在——“邕宁精神”:团结奋进、实干图强。我想,这或许就是墩磊气质最好的注脚吧!

墩磊坡四周是茂密的甘蔗林和葱翠的桑树,村口有两洼绿树环绕的小池塘,俨然传说中的“聚宝盒”。一年四季,墩磊置身于绿浪、蝉鸣、鸟语以及鹅鸭高亢的歌声中,整个村子有声有色又动静相宜。天籁之下,孕育了墩磊乡风淳朴、家族和谐的性格,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健康、乐观、聪慧、实干、长寿,既有创业打拼取得了骄人成绩的有为青年,也有五代同堂享受着优质天伦之乐的兴旺和美之家。就在习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作为示范坡人居环境建设后续,漂亮宽敞的墩磊灯光球场落成并交付使用。在许多人看来,这算得上是百济镇数一数二的漂亮的乡村大球场。它所承载的是墩磊人的运动、健康、文化、娱乐及生活日常种种,同时也是展现墩磊美丽当下和未来发展的一个崭新平台。球场旁边是一面小家碧玉的月牙湖,靓丽的花带和风景树细致镶嵌于水边,一直簇拥到不远处的农家书屋……

我常想,许多人总有着梦里田园的情结和憧憬,这,不正是一处近在咫尺的诗和远方吗?

祝福墩磊。

作者简介:滕忠,广西南宁市人。中国摄影家协会、广西摄影家协会会员,南宁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南宁市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南宁市作家协会会员。摄影作品在国家、省(区)和地市级影展、影赛上获奖;在《广西日报》《当代广西》《红豆》《人民摄影》《三月三》《南宁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多篇(首)。

猜你喜欢

何氏南宁市兄弟
Sam’s Family
关 公
害羞的年
何氏“十全大补粥”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搞笑逗图
南宁市核心区旧桥景观改造
创新南宁市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