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学文化构成及其在地质学相关专业教育中的意义

2021-06-20李向东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层面文化教育

李向东

[摘 要] 新時代新常态下,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教育面临着由立足行业到面向社会的转型,而地学文化作为地质学和地球科学的外延部分在这种转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结合我国地质行业和地质学教育的发展特点,地学文化可分为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和意识层面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在地质学相关专业的教育中均具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的复合型地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地学文化;地学精神;地质学;地球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5-0028-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也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由高速到中高速、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因此,传统的资源型地质勘查不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地质学和地球科学则需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态文明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完成从行业中心位置向社会基础位置的转变(向科技体系的上游方向运动),以便更好地发挥对人类社会的基础性作用。伴随着地质学功能的转变,与地质学相关的教育也应随之进行改革和调整,在诸多问题之中,将地学文化纳入教学体系,架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艺之间的桥梁,便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地学文化的构成进行了梳理,并探讨地学文化在地质学相关专业教育中的意义,以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一、地学文化构成

地学文化以地球科学为主体,以包含在地学史、地学人物、地学思想、地学理论、地学事件、地学景观中的精神文化现象为内容,是一种特殊的人文资源,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对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石器的制造和应用标志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并逐步进入文明时代,地学文化是在人类和自然的斗争过程中产生的,远古文明就是原始地学文化的初始状态。矿物、岩石、矿产资源的逐步开发和应用,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社会形态也由原始社会经历奴隶制社会而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一时期地学(或地质学)主要表现为矿物学和岩石学,可称为古代地质学时期。近代地质学产生于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随着产业革命中大工业对矿产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发展,推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地质学发展史上曾经历100多年之久的“火成论”和“水成论”之间的争论以及其后的“渐变论”和“灾变论”之间的争论,最终以“火成论”和“渐变论”的胜利而告终。这一时期一般称为地质学的革命时期,至19世纪30年代以后,地质学走上了常规发展道路。

地学文化一般包括宝玉石及其蕴藏的石文化和玉文化;自然景观及其承载的文化系统,如“雄”“奇”“险”“秀”“幽”“旷”“野”等美学特征和对自然景观的心理、心态、信念、观念、思想等人文价值;地质遗迹及其所记录的地球演化历史,包括实物“档案”、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以及由此而衍生的文化因素。从本质上讲,地学文化是物质和意识的有机统一体,不能将两者分开,但是,为了研究和应用的方便,偏重于实物方面的地学文化可称为物质层面地学文化或地学文化的物质层面,偏重于意识方面的地学文化可称为意识层面地学文化或地学文化的意识层面。

中国现代地质学虽然形成于地质学常规发展阶段,但是半封建和半殖民的社会现实却使中国的地质事业和地质学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常规化。中国地质学的发展最早源于洋务运动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从聘请外国地质和矿业人才到在国内兴办地质矿产教育(1867年京师同文馆开设地质矿务课目),从外国学者执教(1867年至1912年)到中国人自己办教育(从1913年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开始),无不浸透着“实业兴国”的爱国主义情怀。正是这种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各方面的条件成熟时发展成了激励一代又一代地质人为祖国的地质事业而奋斗的“地学精神”,因此,中国的地学文化除了国际上地学文化通常包含的物质和意识两个层面的内容之外,有必要将已上升到信念的意识,即中国地学精神单独列出。

中国地学精神正式形成于20世纪50和60年代的地质大发展时期,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在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涉及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因此,地质行业会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国家安全;二是自1913年开始,地质教育一直由中国人自己主办,使得爱国主义情怀在地质行业和地质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三是新中国建国初期(1951-1956年)对工农群众和旧中国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大规模、深层次的政治思想改造,在全社会形成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四是新中国建设初期地质大发展阶段(1949-1966年)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探的生产实践。1983年在全国地质系统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将地质精神总结为“三光荣”精神,改革开放后逐步演变为“四特别”精神;1989年在李四光100周年诞辰之际,将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光荣传统概括为“李四光”精神;1990年将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石油会战的“大庆精神”高度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尽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地学精神的表现形式有所差异,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这就是“爱国、求实、奉献”。

在地学文化的物质层面上,除了传统的宝玉石等实物产品形态外,非产品形态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包括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营利性地质博物馆和地质旅游景点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的“世界地质公园计划”,中国即以该计划为契机,结合自世界工业化以来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在全国开展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科学制订地质遗迹保护方案,并以地质公园建设为平台,将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生态环境养育、地质科学普及与发展旅游经济、支撑地方经济结合起来,用以实现地球科学服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自2000年至2019年已申请了39个世界地质公园,占全球总数的26.53%,分9批建立了219个国家地质公园,建立了近400个省级地质公园。近年来,伴随着“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对于数量上占主导地位,但却达不到申报省级及以上地质公园标准的地质遗迹,提出了“地质文化村”的新理念,并已进行了7年试点工作。

在地学文化的意识层面上,依据近几十年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地学文化产品形态并逐步产业化。受地球科学启发,以地球、地灾、气候、生物(如恐龙)为题材的电影及其相关产业链已在文化产业中占有较为突出的地位。而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逐步增加,以美国为例,已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其中的地学文化产品,以科幻冒险影片《侏罗纪公园》为例,该影片改编自1990年迈克尔·克莱顿发表的同名小说,在上映的首周票房便高达8170万美元,整个影片的全球票房超过9亿美元。然而应运而生的包括玩具、动漫、书籍、游戏、服装、纪念品等众多类型在内的文化产品,均在其产业链条上创造了更为巨大的经济价值。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地学文化的产业化水平和文化作品的创造力、创新力明显不足,与地学文化相关的影视、艺术、文学作品及其相关产业链均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地学文化在地质学相关专业教育中的作用

地学文化是地球科学的外延部分,在产业链中处于下游位置,将地学文化纳入地质学及相关专业教育中是新时代、新常态下地质学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以“爱国、求实、奉献”为核心的中国地学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的复合型地质人才的灵魂所在。在新时代、新常态下,地学精神中的爱国主要表现为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拓展地学服务领域,以创新为动力,以社会需求、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充分发挥地质学在社會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地学精神中的求实主要表现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讲求科学、求真务实、拒绝造假,同不正之风作坚决的斗争;地学精神中的奉献主要表现为竖立全局观念,实事求是地处理各种利害冲突,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集体利益。

地学文化的物质层面,特别是地质遗迹(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典型地质现象)和地质公园(以地质遗迹为核心,集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学文化和开发旅游资源为一体),如能在地质学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可以使学生迅速而直观地掌握有关地质现象并了解相关的地学文化,有利于建立包括核心专业知识、主要应用领域和外延文化在内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学生立足本专业,面向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进入社会后学非所用的现象发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地学文化的意识层面,特别是以地学文化为基础的文学、文艺、影视产品及其产业链,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促使地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在个体上的统一,有利于培养既有丰富专业知识、又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之间的有机融合。

三、地学文化教育的实施途径

课程思政是大学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关键途径,即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有正确的政治立场,端正的态度和科学的观点,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三观塑造和发展夯实基础。将地学文化纳入地质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之中,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地学文化在专业知识传授和政治思想教育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地学精神、物质层面和意识层面全方位地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与相关的专业知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联系起来,既全面系统地传授了专业知识,又生动活泼地对学生的三观进行了影响和塑造。将地学文化融于课程思政之中是地质学及相关学科实施课程思政的一大优势,反过来,课程思政的实施又为将地学文化纳入地质学及相关学科教学中提供了一个最为有效的途径。

将地学文化纳入地质学及相关学科教学中并不是简单的知识加和,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相关知识的深度融合,是将核心的地球科学专业知识、传统的矿产资源和地质工程领域的应用知识、新型的面向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知识、各层面的地学文化(地学精神、物质层面和意识层面)和不同的社会科学及文学艺术有机地统一起来,其关注的焦点是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演化和转化以及对不同条件的整体响应。因此,将地学文化纳入地质学及相关学科教学中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即是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授整装的、系统化的知识,而不是由各学科简单组装的零散的知识,即关注内在关系的整装化知识。

中国的地质教育从一开始就特别注重地质实习,以1913年至1916年的农商部地质研究所为例,3年学制中各类地质实习共计11次,合计106天,而当时英国有关学校的地质实习仅2周。这种注重地质实习、面向生产实际(教育、生产、科研三结合的地质学教育模式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作风一直贯穿于我国的地质学教学之中,在抗日战争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各学校地质学专业的师生坚持仍然利用假期进行地质调查和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更是逐步形成了立足行业的地质学教育模式。在新时代新常态下,地质学及地球科学的服务领域发生了大的变化,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应一如既往地继承和发扬注重野外和生产实习的优良传统。对于地学文化来说也是如此,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学生更亲近自然、贴近现场,具有与室内完全不同的学习感受,同时师生长期同行、同吃、同住、同学、同研,极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潜移默化,具有常规室内课堂教育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

四、结语

新时代新常态下,地质学及地球科学的应用面临着由传统的矿产资源领域向新型的自然资源领域的转换,地学文化及其产业化正在逐步形成,并且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与之对应的是地质学和地球科学的教育也面临着由立足行业到面向社会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伴随着地质学和地球科学而产生的地学文化作为外展部分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结合我国地质行业和地质学教育的发展特点,地学文化可分为地学精神、物质层面和意识层面三个方面。以“爱国、求实、奉献”为核心的中国地学精神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的复合型地质人才的灵魂所在;地学文化的物质层面对于拓展思路,进行整装化知识传授具有重要意义;地学文化的意识层面则可以增强学生立足本专业,面向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地学文化纳入地质学及地球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将地学文化融于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之中、向学生传授包括内涵和外延在内的系统化和整装化知识以及加强野外地质和生产实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余际从,刘粤湘,赵卫真.新时代地质教育发展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8(2).

[3]王殿华,李守义.地学文裕资源的深度开发与立体传播[J].未来与发展,2006(9).

[4]孙婧.基于资源产业发展视角的地学文化与传播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5]丁华,张茂省,栗晓楠,等.地质文化村:科学内涵、建设内容与实施路径[J].地质论评,2020(1).

[6]靳卫萍.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的初步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0(2-3).

[7]柴波,周建伟,李素矿.地质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20(2).

[8]王根元.中国地质教育史略(1912—1949)[J].地球科学—武汉地质学院学报,1986,11(2).

[9]钱自卫,朱术云,张卫强.地质野外实习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构建—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3).

(责任编辑:王义祥)

猜你喜欢

层面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