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邻家阿婆

2021-06-18郭迥之

作文·初中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邻家雪梨阿婆

郭迥之

邻家阿婆八十多岁,是个独居老人,与我们家相处不过三四年,却让我难以忘怀。

为了读书方便,我们家搬到学校附近,成了阿婆的邻居。本地人多多少少会歧视外地人,但阿婆是个例外。她总是在家里忙这忙那,有时候坐在门口的沙发上看来来往往的居民,见我们回家或出门,就说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嘘寒问暖。

这是座老楼,没有物业,她总是主动清扫走廊和楼梯。她手握扫帚,仔仔细细地扫,脸上始终挂着笑容。阴雨天,洗过的衣服没处晾晒,她就叫我们把衣服挂到她家门口的屋檐下。

一岁的妹妹,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哇哇大哭。阿婆不时敲门,送来一包红枣,一捧桂圆,一盘煎鱼,两个花卷,三块奶糖,有时会是一个拨浪鼓,一件小花衫。很明显,这些小玩意儿是阿婆专门去集市上买的。我们推辞不要,却总拗不过她,她撂下东西,就摇摇晃晃地走了,只留給我们一个瘦高的背影。

冬天到了,我咽喉疼痛,咳嗽不止,喝水喝药都没用。阿婆悄悄端来一碗冰糖雪梨水,搁在桌上,嘱咐我快喝,转身就走了。雪梨水甜甜的,凉凉的,我一饮而尽,很快我的病情就有了好转,我们一家人对这冰糖雪梨水的功效连连称奇。

阿婆不识字,她家的洗衣机、电视机坏了,不知道怎么修,看到爸爸下班回来,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般把爸爸叫过去。爸爸一看,往往是某个按钮没摁好等小问题,顺手就解决了,阿婆却再三道谢。她不记得自己对别人的好,别人对她的一点好她却念念不忘。跟那些精明、善于算计的人比起来,阿婆这样的人真难得。

每个清晨,阿婆都会早早起床,去早市买菜,来来回回,上上下下,乐此不疲。她儿子几次提出为她备好菜,放在冰箱里,她总是拒绝。她要掌控自己的生活。

有一段时间不见阿婆,我们全家人都担忧不已。那时我小学毕业了,我们一家也要搬走了。一连几天,我都在收拾房间,打包行李。突然有一天,阿婆再次出现在我家门口。原来前段时间她在楼梯上摔了一跤,腿骨折了,就住到了儿子家。现在病情好转,阿婆就急忙回来了。

得知我们要搬走,阿婆有些不舍,她声音沙哑,断断续续地说着什么。临行前,阿婆送来一套新床单,对着妹妹说“阿婆抱抱好吧”,妹妹伸出胳膊,又缩回去,哇哇地哭了。

阿婆不好意思地笑笑,讪讪地回了自己家,坐在门口的旧沙发上,呆呆地看着阳光射进窗子。

邻家阿婆是我生命里的一抹暖色,想到她,我心里总会隐隐约约涌起一股温暖。遥祝她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指导老师 郭培旺)

简 评

像写传记一样写作。一个人有些核心的品质,如乐善好施;也有些边缘的特点,如特别节俭,说话不利索,腰杆儿不直,等等。像文中这位阿婆,没有文化,一人独居,特别热情,喜爱孩子,乐于助人……她有很多美好的品质,她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一个人。

试想一下,我们哪一个人不是这样多面而又唯一的一个呢?观察一个人,记录一个人,接纳一个人。写他常做的事情、偶尔做的事情,写他的乐事、糗事、感人肺腑之事,写不同人眼里的他、不同时间段印象里的他。每个人都值得拥有这么一篇“传记”。

如此多角度的观察、刻画,会让我们更能深刻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会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宽广。

(郭培旺老师)

猜你喜欢

邻家雪梨阿婆
养肺润肺佳品——雪梨
小镇阿婆茶
阿婆
听邻家吹笙
银耳雪梨羹
雪梨
重阳糕送阿婆
一碗川贝雪梨汤
我与邻家孩子的较量
邻家有“女”初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