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浙木拱廊桥文化遗产的时空布局与演变

2021-06-16陈晓悦

中国园林 2021年5期
关键词:拱廊宁德时期

陈晓悦

姚李燕

陈进燎

兰思仁

彭东辉*

山地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山地历史文化、山地景观及山地生态环境等多重价值[1]。闽浙木拱廊桥是闽浙山区先民留下的智慧结晶,与900多年前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属同一桥架结构,是中国特有的桥梁类型(图1)。作为闽浙山地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山地人居文化遗产[2],也是当地山区城镇体现地域文化与乡情的重要载体之一。古老的乡土建筑阐述着技术革新、土地利用、宗教与信仰的沿革等多样性意义,对于此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与认定日益紧迫[3]。由于木构建筑的不稳定性、自然灾害与人类保护不当、现代化建设的冲击等原因,木拱廊桥损毁严重,古桥数量急剧减少,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面临危机。

图1 寿宁县鸾峰桥及屏南县广利桥桥架

2009年,木拱廊桥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亟须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以来,随着国家文物局将闽浙木拱廊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木拱廊桥的保护与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目前,木拱廊桥的研究已从多元角度展开,以廊桥基础信息调查[4-5]、廊屋建筑装饰艺术[6]、桥梁结构类型[7]、木拱廊桥非物质文化营造技艺[8]、廊桥文化内涵[9]、文物保护与利用[10]等方面的定性微观研究为主,缺乏宏观量化与交叉学科研究。而ArcGIS在文化遗产管理应用上逐渐成熟[11-12],基于ArcGIS构建数据库,进行数据保存、更新、管理与分析等工作,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规划、乡村振兴实践、乡村文化复兴等提供基础。

图2 研究区区位图

从时空视角探究文化遗产,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文化遗产历史演化与地域性社会演进过程。因此,本文以闽浙木拱廊桥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实地考证与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其时空布局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期为闽浙木拱廊桥的后续整体性研究、保护与规划提供借鉴。

1 研究区域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闽浙木拱廊桥集中分布于福建东北部与浙江南部山区,主要为福建东北部的宁德、南平、福州三市,浙江西南部的丽水与温州两市(图3)。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7.3~20.6℃,年平均降水量1 245~2 190mm。

图3 不同时期闽浙木拱廊桥数量

1.2 数据来源

1.2.1 文献资料

基于《浙南廊桥记忆》[4]《福建木拱桥调查报告》[5]《福建木拱廊桥》[13]《处州廊桥》[14]《丽水廊桥》[15]等文献,整理得到木拱廊桥名录。

1.2.2 实地调查资料

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进行全面实地调查,对名录进行考证,调查过程中对近年来新建与已毁木拱廊桥进行更新和剔除,运用GPS定位工具提取木拱廊桥几何中心点地理坐标。

1.2.3 数字高程数据

DEM高程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gscloud.cn/)90m分辨率SRTM数据,通过ArcGIS 10.2进行矢量化处理。

1.3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考证、ArcGIS空间分析法探究闽浙木拱廊桥的时空关系。1)在文献查阅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木拱廊桥按其所属年代归类,剔除少数年代不详数据,截至2019年,最终确定106座研究样本。2)木拱廊桥的始建年代信息主要基于文物部门调查成果整理汇总与实地考证获取。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廊桥建造特点划分年代,以每个时期的结束时间作为时间断面,观测木拱廊桥的分布状态。3)借助ArcGIS 10.2建立时空数据库。利用最邻近指数[16]、核密度分析[17]宏观把握木拱廊桥在不同时期的分布状态。借助重心分析[18-19]与标准差椭圆[20]揭示不同时期木拱廊桥的空间动态变化与方向趋势。

2 时空格局与演变特征

2.1 总体时间变化

将闽浙木拱廊桥始建年代划分为唐宋、元、明、清、民国、1949—2000年、2001—2019年7个历史时期,统计新增数和总数,并绘制数量演变的时间分布图(图4)。可知,木拱廊桥的形成起源于唐宋,唐宋至清时期增速逐渐加强,清时期以后增长速率显著下降,直至2000年后才逐渐回升;从不同时期新增数量看,清代新增数量最多。

2.2 时空演变特征

利用ArcGIS 10.2最邻近距离分析法测算不同时间断面上的最邻近指数,结果见表1。使用核密度分析工具,以25km为搜索半径,生成不同时间断面木拱廊桥核密度分布图(图4)。

图4 不同时期闽浙木拱廊桥分布核密度图

表1 不同时期闽浙木拱廊桥最邻近指数

2.2.1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为闽浙木拱廊桥的起源期,共有10座始建于该时期,其中唐时期1座,宋时期9座。最邻近指数R=1.06,表现为均匀型分布。由图4-1可知,初步形成3个主要发源地,其中宁德西部为高密集区。

2.2.2 元时期

元时期间木拱廊桥的分布基于唐宋时期集聚核心,新增木拱廊桥6座,总数达到16座,最邻近指数R=0.79,集聚程度加强。由图4-2可以看出,丽水南部密集区具有扩张趋势,温州-宁德交界处分布核心往宁德东北部扩散。

2.2.3 明时期

明时期新增木拱廊桥21座,总数增至37座,最邻近指数R=0.80,P值=0.02,分布出现显著的集聚分布态势。由图4-3可知,宁德西部核心区往东南部扩散,在宁德北部形成新的密集区域,连接原有的丽水与温州-宁德东北核心区,此时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表现为东西、南北2个轴向延伸分布。

2.2.4 清时期

清时期在明时期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增48座,新增数为历史时期之最,此时木拱廊桥总数为85座。最邻近指数R=0.76,集聚分布状态加强,奠定了清时期以后闽浙木拱廊桥分布格局的基础。由图4-4可知,形成了新的丽水东南部密集区,加强了南北纵向分布的发展。除了强化主导轴向的分布,还出现主导轴向以外的散点分布,呈现扩散式分布发展。

2.2.5 民国时期

民国期间新增数量不多,仅有4座,最邻近指数R=0.78,集聚程度有稍微下降,从图4-5可以看出,集聚区没有很大的改变,基本保持清代的分布格局。

2.2.6 1949—200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00年国家处于发展建设时期,新增3座木拱廊桥,对原有的空间格局影响不大(图4-6)。最邻近指数R=0.76,集聚程度稍有增加。

2.2.7 2001—2019年

随着人们对闽浙木拱廊桥文物保护意识与城市景观建设需求的提升,2000年后新建14座木拱廊桥。总体来说闽浙木拱廊桥空间分布集聚程度逐渐加强,最邻近指数R=0.74,目前的集聚程度最高,整体形成以闽浙两省交界宁德北部为核心的高密度区,丽水南部、宁德西部为次级密度区,南北轴延伸与散点扩散分布并存的分布格局(图4-7)。

2.3 重心迁移与格局演变

2.3.1 重心迁移

利用ArcGIS 10.2平均工具,计算不同时间断面木拱廊桥空间分布重心,绘制重心移动轨迹(图5)。从唐宋至清时期分布重心呈现明显的由西南至东北方向长距离移动的趋势;民国时期至今的分布重心则具有往西南回移的倾向。总体来说,闽浙木拱廊桥的分布重心始终位于东经119.1°~119.4°、北纬27.0°~27.4°的宁德西北部,正是分布的密集区域。

图5 不同历史时期闽浙木拱廊桥重心移动轨迹

2.3.2 标准差椭圆

利用ArcGIS 10.2方向分布工具,绘制不同时间断面内的标准差椭圆(图6)。从图6可知,唐宋、元、明时期的标准差椭圆随时间波动较大,方向分布特征不稳定,清时期以后标准差椭圆在东北-西南方向上扩张明显,椭圆圆心、轴长逐渐趋于稳定,由此可判断清时期闽浙木拱廊桥的分布格局初步成型,并为目前的分布奠定了基础。

图6 不同时期闽浙木拱廊桥标准差椭圆

3 影响因素

3.1 自然因素

区域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呈现山峦叠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的特点。利用ArcGIS 10.2将分布图与地形、水系图叠加生成图7,利用提取工具对每个点赋值统计结果为表2。可知,木拱廊桥多数分布于中部山地丘陵地带,海拔200~800m为分布主要范围,数量占比84.91%;海拔200m以下平原河谷地区地势平缓,交通便利,分布有8.49%的木拱廊桥;由于人类聚落的选址具有低地性[21],高海拔地区人类活动较少,故800~1 200m仅分布少量木拱廊桥,海拔1 200m以上的区域未见木拱廊桥分布。

图7 闽浙木拱廊桥在不同高程、水系上的分布

表2 闽浙木拱廊桥海拔高程统计

由于山区地形险要,山民为克服地理障碍,因地制宜地建造木拱廊桥跨越山谷。复杂多变的地貌和丰沛的雨水造就区域内发达的树枝状水系,狭窄的河谷空间、湍急的水流和陡峭坚固的岩石岸壁成为高山涧谷中架桥跨越峡谷的重要条件。

木拱廊桥分布一带,林木资源丰富,是中国南方杉木的重要产区,杉木具有纹理直、易加工、耐腐力强、不受白蚁蛀食等特点[22],成为当地木构建筑的主要原料,也为木拱廊桥的建造提供了长久原料保障。

3.2 人文因素

3.2.1 移民与地区开发的影响

东南丘陵是中国历史上开发较晚的地区,而闽浙山区又是闽浙两省最晚开发的区域[23]36。两宋300年间为东南丘陵开发的主要时期[24],历史上北方汉人入闽,人口在唐、五代时期激增,土地得到大规模开发,宋时福建人口密度显著增大,人地关系紧张[25],人们被迫进入省内深山区、迁入外省毗邻地区;同样,宋代浙江人口发展迅猛,南宋时出现浙江土地开发的高潮,山区开发成为新的土地开发形式[26]。唐宋时期木拱廊桥的起源正与历史人类活动相对应。造桥铺路是山区出行的必要工程,木拱廊桥是连接各古道系统、跨越山谷的重要节点。调查中发现泰顺遗存的6座古代木拱廊桥中,均位于古代县际、省际道路系统。

东南山区县大都经历了“移民-开发-动乱-设县-加快开发”的过程[23]31,闽东北、浙南山区古代为国家重要矿产地,自唐以来就有开采,宋时闽浙银产量位居全国前列,逐渐吸引闽浙矿盗与流民的盗采,引发地区的动荡,朝廷派兵镇压并在当地设立行政管理。将拥有10座以上木拱廊桥的分布重点县建县时间进行统计(表3),可知,木拱廊桥主要分布县的建县时间均在唐代以后,设立行政区后进一步加快闽浙山区的开发。

表3 闽浙木拱廊桥分布重点县建县时间

3.2.2 建制沿革

行政区划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集权式管理,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行政区划会促进区域内文化的渗透和交流,导致内部文化景观的趋同。

闽东北、浙南五市于三国时期永安三年(260年)正式进入行政区划分离,分福建地为建安郡、浙江地为临海郡,但闽东部分地区(罗江县,今位置不详)属临海郡。晋太康三年(282年),分建安郡地,并划归原临海郡福建境内罗江县之地置晋安郡,闽浙境域大致成型。历史宁德与福州长期为同一行政区划,温州、丽水建制联系密切。南平政和县、宁德寿宁县于明朝曾同属于建宁府,寿宁在清时期划归至福宁府。闽浙毗邻地区在不同范围内的行政变化联系较为紧密,为木拱廊桥建造技艺传播与文化景观产生奠定了基础。

3.2.3 人文思想的影响

北方中原文化与当地山地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文化,为木拱廊桥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人文环境,主要表现在宗族观念、风水理念与民间信仰等方面。

山区交通闭塞,战乱极少,人员流动较弱,深植于地域文化和血缘基础上的家族组织是社会结构最基本的层面[23]95。宗族的存在使廊桥兴建与发展相对易行,这在廊桥的出资题记中有所体现;木拱廊桥一般与庙、亭、古树等组合营造在水口或水尾处,体现了村民心中居住地风水观。例如宁德市屏南县岭下村的广福桥、广利桥,就是村头、村尾姊妹桥;当地民间信仰文化发达,村民在桥中当心间修建神龛供奉神明,定期举行祭祀与民俗活动,保佑村民、廊桥和村落平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愿景。

4 结语

本文从时空视角出发分析闽浙木拱廊桥的时空分布、演变及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闽浙木拱廊桥起源于唐宋,元时期初步形成集聚分布态势,明时期及以后保持集聚分布态势,整体形成以闽浙两省交界宁德北部为核心的高密度区,南北轴延伸与散点扩散分布并存的分布模式。2)木拱廊桥重心轨迹呈现先由西南至东北长距离迁移,后由东北往西南回移的趋势。清代以后标准差椭圆在东北-西南方向上扩张明显,清时分布格局已初步成型,并为当前的分布奠定了基础。3)地貌、水系、人类移民、地区开发、建制沿革与乡土人文思想为木拱廊桥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自然与人文背景。

闽浙木拱廊桥的时空研究在反映地域开发与人类活动进程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选用的数据有限,对于始建年代不详而缺失的数据,后续将深入田野调查,依据地方志、县志等历史文献、村落现存最早历史遗迹、现代考古推断、家族发展沿革、家谱资料等进一步完善。还需通过更深入的文献研究与数据分析方法结合,将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变化、国家政策等因素考虑在内。以时空数据库为基础,还可将对木拱廊桥本体信息、周边环境、建筑形制、工匠工艺、民俗信仰和遗产附属等进行完善、储存与管理。

木拱廊桥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的集成产物,体现了中国乡村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的协调。以宏观时空分析为基础,为后续建筑形制、同质与异质性等微观研究做好铺垫。从风景园林视角因地制宜地对木拱廊桥进行保护规划与景观营建,对中国乡村振兴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致谢:感谢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斌、韩文超等,以及本科生马英、周榕琳等同学对本研究数据收集提供的帮助。

猜你喜欢

拱廊宁德时期
木拱廊桥三维有限元建模与抗震性能分析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宁德核电站火灾事故的情景构建
开心一刻
木拱廊桥传承乡土文化
The wav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multi-layer vertical perforated thin plates *
清代时期
宁德时代价值几何
寿宁获评“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