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情志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研究

2021-06-16戴娅张杰谭雪榕

保健文汇 2021年6期
关键词:情志腰椎间盘研究组

文/戴娅,张杰,谭雪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纤维环破裂、相邻椎神经根受压迫等原因导致,具有高发病率,呈年轻化等特点[1]。临床上表现为坐骨神经痛、腰部酸痛、下肢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能一定程度缓解病情,改善症状。近年来有部分研究指出,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各种不良情绪,以心理治疗为根本,继而达到患者早日康复的效果。因此,本研究选取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象,探究使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材料

将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收治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0例)和研究组(n=50例)。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诊断标准,经CT、MRI确诊;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妊娠期患者;心肝脾肺功能障碍者;曾患精神相关疾病者。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0-63岁,平均(42.59±8.17)岁;病程1-21年,平均(14.62±3.08)年;患病部位:腰3-腰4~13例,腰4-腰5~18例,腰5-骶1~19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9-60岁,平均(41.26±7.95)岁;病程1年-22年,平均(14.84±3.15)年;患病部位:腰3-腰4~15例,腰4-腰5~17例,腰5-骶1~18例。两组上述资料间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异(均P>0.05),有可比性;且本研究已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理护理治疗,共计一个月。根据患者心理评估状态制定心理护理计划,患者入住的病房环境布置成温馨的色调,阳光照射适中,定时开窗通风。责任护士定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倾听患者倾诉,第一时间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并针对性地进行疏通劝解。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听,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逐渐接受康复训练计划。

研究组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共计一个月。中医情志护理:(A)移情转性。鼓励患者在康复训练前进行一些阅读、听音乐等,转移对训练时产生疼痛感的注意力,从而降低对训练的恐惧感。(B)交流疏导。通过患者的性格及病情情况,进行阴阳平衡理论劝导,患者通过了解器官、七情、疾病等之间的辩证关系,达到缓解焦虑和恐惧心理,进而陶冶情志,心情得以放松的效果。(C)按摩穴位。患者住院后第二天起,进行合谷、百会、内关、印堂。太聪以及四神聪等穴位按摩,患者进行呼气是下压,吸气时放松,每个穴位30次,每天两次。

认知行为干预:(A)知识了解。给予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恐动症认知行为干预手册,通过护师详细讲解并解答患者的疑惑,让患者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发的原因和环境与自身健康息息相关,进而促使患者对疾病的加深认识,对自身疾病预防的重要性。(B)恐动学习。定时播放患者进行该恐惧动作的视频,并采访该患者的心理感受,与恐惧该动作的患者进行耐心交流,进而达到移情转性的作用。(C)实操疗法。将不同等级的动作逐步演示给患者,告知患者感受,再让患者逐步体验动作,达到引导患者感受自我思维的错误,从而起到情志相胜的作用。

两组患者均进行康复训练,嘱咐患者卧床时选择合适的体位休息;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一定量止痛药,缓解患者疼痛感;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耐心讲解腰椎间盘突出的引发原因、注意事项等;进行定期的腰部、手足等按摩,促进患者体内血液的流动。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心理评估。焦虑自评量表共20题,每题按1、2、3、4分,通过标准分进行评估;标准分=20题总分*1.25取整数,若标准分>70分表重度焦虑,61~70分表中度焦虑,50~60分表轻度焦虑,<50分表无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共20题,每题按1、2、3、4分,通过指数进行评估。指数=20题总分/80*100%,若指数>70%表重度抑郁,60%~70%表中度抑郁,50%~59%表轻度焦虑,<50%表无抑郁。

于护理一个月后,采取医院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自制的综合生活质量问卷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物质状况、社会价值、躯体功能、情感智能以及精神健康),其中分五大条目,每条目8小题,共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切口感染、血管丛损伤、肌感迟钝)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22.0处理,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情绪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情绪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相比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情绪情况(±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情绪情况(±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分) 抑郁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0 67.39±4.37 39.05±3.24a65.62±4.16 38.41±3.19a对照组 50 66.16±4.15 50.38±3.45a65.34±4.27 50.88±3.52a t 1.443 16.927 0.332 18.562 P 0.152 0.000 0.741 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情况

护理后一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物质状况、社会价值、躯体功能、情感智能以及精神健康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情况(±s,分)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情况(±s,分)

组别 例数 物质状况 社会价值 躯体功能 情感智能 精神健康研究组 50 63.48±3.4566.82±3.3759.86±3.0764.17±3.2686.96±7.84对照组 50 45.91±3.1248.16±2.7542.52±2.9244.95±3.1769.03±6.51 t 26.709 30.335 23.932 29.888 12.442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的10.00%相比无差异(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部及以下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麻痛感,并且走动会加剧疼痛感,致使行走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

中医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言语、行为、态度等改善和影响患者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和斗志,消除因疾病疼痛引起的负面情绪,最终起到患者早日康复的效果。认知行为干预是通过改变患者不正确的认知,从而缓解患者的痛苦和改善心理健康。

本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后一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有效改善康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是因为患者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资料,矫正自己错误的动作,改善不良的姿势,掌握了正确的康复治疗方法,加以同类患者亲身体验康复训练的动作,发表的感受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康复信心越来越强;另外穴位的按摩能加速血液的畅通,康复加快,腰部肌肉力量得到改善,脊柱灵活性和稳定性得以加强,最终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提高。另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差异;说明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可能与中医情志护理的根本是心理治疗,认知行为干预也是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为主,护士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出现不适即刻采取措施因素等有关。

综上所述,将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能有效缓解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

猜你喜欢

情志腰椎间盘研究组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的效果探析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