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功能不全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改变

2021-06-16房莉

保健文汇 2021年6期
关键词:危组导联心室

文/房莉

心力衰竭是由各种心脏结构、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射血功能受损、最终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下降的一项临床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终末阶段,死亡率高,预后不良,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早识别心力衰竭高危患者,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可避免心脏事件的发生。心力衰竭患者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增加,TDR增大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之一,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猝死的重要原因。近年的研究表明TpTe间期是测定复极跨室壁压力差的新的无创性心电学指标,可作为反映TDR的量化指标[1]。但关于心功能不全患者TpTe间期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心功能不全患者198例(A组)及健康对照组90例(B组)。按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标准诊断[2]。将所有A组患者按纽约(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低危组(NYHAⅠ~Ⅱ级)及高危组(NYHA Ⅲ~Ⅳ级)。低危组:103例,男55例,女48例,平均年龄(49.8±3.3)岁。高危组:95例,男52例,女43例,平均年龄(50.6±2.9)岁。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心脏彩超、NT-proBNP检查。排外心房颤动、电解质紊乱;1 个月内使用过胺碘酮、美托洛尔等药物者;心电图效果较差,不利于数据分析的患者;束支传导阻滞等。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行体表12导联心电图,检测NT-proBNP,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TpTe间期、QT间期、QTC,记录心率、性别、年龄、EF值。分别比较心功能不全组及对照组,心功能低危组及高危组TpTe间期、TpTed、QT间期、QTC、NT-proBNP、EF的改变。

表1 A组和B组ECG各指标的改变 (±s)

表1 A组和B组ECG各指标的改变 (±s)

注:表中各英文缩写的意义见正文。A组与B组各指标比较,aP <0.05、bP>0.05。

指标 TpTe间期 TpTed QT间期 QTc NT-proBNP EF(ms) (ms) (ms) (pg/mI) (%)A 组 119.9±25.0 58.39±8.63 386.7±12.2 429.8±39.0 7495.1±10042.5 45.4±15.6 B 组 94.8±17.1a 49.25±7.52a 385.1±28.4b 421.5±21.8b 168.7±220.4a 57.9±7.4a

表2 A组中低危组及高危组间各指标的比较(±s)

表2 A组中低危组及高危组间各指标的比较(±s)

注:心功能不全低危组与高危组间各指标的比较,aP <0.05、bP>0.05。

分级 TpTe间期 TpTed QT间期 (ms) QTc EF NT-proBNP(ms) (ms) (ms) (%) ((pg/mI)低危组 101.2±20.3 53.26±6.89 393.9±10.8 429.3±20.3 56.8±9.9 525.8±282.6高危组 138.2±17.9a 62.05±8.56a 396.3±23.4b 432.7±30.6b 27.5±5.8a 20087.9±1732.9a

1.2.1 TpTe间期测定

采用北京美高仪公司同步12导联心电图机。记录纸速25mm/s,振幅10mm/mV,由同一人测量V2-V4导联,每一导联至少记录10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3]。T波顶峰的确定:取T波波峰的顶点;如果T波呈双峰时, 取最高的峰顶作为顶点。T波终点的确定:取T波下降支与基线的交点;若有U波,则取T波与U波之间的相交点。

TpTed=TpTe间期最大值-最小值。QT间期、QTc均由心电图机自动测量。NT-proBNP由我院检验科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SP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心功能不全组及正常组各指标改变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反映心功能不全组较正常组TpTe间期、TpTed延长,NT-proBNP升高,EF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T间期、QTc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心功能不全低危组与高危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高危组较低危组TpTe间期、TpTed延长,EF值降低,NT-proBNP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QT间期、QTc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细胞重塑,心肌结构、功能、表型的变化会导致TDR的增加。TpTe间期被认为目前在人体间接反映TDR的唯一心电学指标[4]。因此TpTe间期可能是预测心功不全患者危险程度及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本研究示心功能不全组TpTe间期延长。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机体组织代谢、结构及心肌微循环、离子通道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心肌细胞出现电生理的异质性异常变化,引起TDR增大,心电图中随之出现TpTe间期延长。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多数合并高血压、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等基础病理改变,相关研究亦证实了心肌肥厚患者中心室肌中层M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显著高于外模层及内膜层心肌细胞,最终导致心室肌层之间TDR增大,TpTe间期延长[5]。故TpTe间期的延长是心功能不全患者异常电生理的基础,对心功能不全具有预测价值。

本研究示心功能不全高危患者TpTe间期延长更显著。亦有报道TpTe间期与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相关性,TpTe间期延长越明显,心力衰竭越严重[6]。有研究示[7]TpTe间期对Brugada综合征等疾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有临床预测作用。因为TpTe间期反映3层心肌复极不一致,心室肌内的折返激动促进心律失常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故TpTe间期可作为心功能不全危险分层简捷的心电指标。

总结,心功能不全患者较正常健康人TpTe间期、TpTed明显延长,且高危心功能不全患者TpTe间期延长更显著,故TpTe间期能更好地反映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电生理异常,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危组导联心室
华南农业大学发现番茄多心室形成调控的新机制
心电导联向量的数理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联合微小RNA 评估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危险程度的价值△
术前超声影像结合实验室指标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Gleason评分的预测效果
起搏器周期性心室过感知现象
Lorenz散点图结合逆向技术快速识别起搏器基本功能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