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支架:第二学段复述教学的关键策略

2021-06-15丁淑英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表格支架词语

丁淑英

复述是积累语言、发展口语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路径之一。笔者发现第二学段复述教学存在如下问题:学生练习详细复述时较难讲全讲清情节,简要复述不能择要突出重点,尝试发挥想象复述时思维空间狭窄、言语表达苍白。究其原因,教科书提供的复述支架只是一种学法导向,教师没有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在必要时依据学情对支架进行优化改进,造成支架运用效果不大,复述教学效能低下。

一、搭建精细化支架,由复述丰富语言积累

详细复述要求学生讲全讲清内容、不遗漏情节,但又不等同于背诵,因此详细复述的关键策略是:搭建精细化支架,由复述丰富语言积累。精细化支架,可以辅助学生提取信息、理解内容,形成详细记忆,通过语言积累这关键一环促进言语的粗加工式输出。

(一)导图支架:助力讲全情节,积累关键词语

有的课文情节曲折,学生喜闻乐见,但要详细复述还是有难度的。借助导图支架可以清晰地梳理情节,助力讲全情节,积累关键词语。如,《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讲了小蟋蟀红头不慎卷入牛肚子,在同伴青头的帮助下顺利脱险的故事。课后习题给出的学习建议是: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时可以请学生结合课文初读,依据学情请学生自己绘制旅行路线图或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绘制。主要情节梳理完毕后,还可以把表示主人公心情变化的词标注在旁边,辅助详细复述。亲历了导图支架的建构过程,故事发展的脉络历历在目,动物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印在了学生心里,完成详细复述的同时也积累了关键词语。

(二)动作支架:助力讲好过程,积累连续性动作

有些童话故事借助連续性动作刻画生动有趣的动物主人公形象。复述此类童话可以紧扣“连续性动作”作为复述支架,同时也可将其作为语言积累的好素材。如《带刺的朋友》一课,教师可以教学生把手握成圆弧状,再把手指捏在一块儿变成小刺猬的形状,利用“爬、归拢、滚、扎、驮、跑”这一系列动作引导学生把小刺猬偷枣的过程讲完整。学生一边演示动作还原故事情境,一边复述故事,既满足了学生化身小动物的美好幻想,增加了趣味性,也通过手、眼、脑、口等多个器官的协同配合降低了详细复述的难度,还结合语境通过复述积累了精准的连续性动作,可谓一举多得。

(三)叠加支架:助力讲明细节,积累人物描写

有的课文以人物细节描写见长,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表现人物鲜明个性的对话多,复述时可重点积累精彩的人物细节描写。然而仅仅借助课后提供的表格支架,要复述清楚大段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仍较困难。此时,可在原有的表格支架基础上叠加词串支架,助力学生讲明细节。首先可使用表格支架,要求读课文后在表内填上关键词,梳理故事内容;然后出示学习单,即放大后的表格支架,要求学生在人物表现这两列中,在原先填好的关键词下方,再摘抄一组表示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词串,而后借助支架详细复述。表格支架和关键词支架的叠加使用,提供了人物细节描写记忆的有力支撑点,也方便学生依据表格和词串对照人物不同的行为和性格,使复述翔详实清楚,让语言积累有凭有据。

二、巧设简约型支架,用复述促进语言重组

简要复述要求学生复述时能区分内容的主次,有选择地复述课文,对主要内容可以讲得详细些,次要内容则可以讲得简单或适当省略。有了之前详细复述的学习经验,学生往往在简要复述时面面俱到而无重点。因此简要复述教学的关键策略是:巧设简约型支架,用复述促进语言重组。简约型支架可以引导学生统整信息,进行语言重组,促成纲要式记忆,实现精加工式的言语输出。

(一)文脉支架:引导聚焦经过,复述有重点

针对叙事性文本而言,简要复述可以抓住文脉支架,梳理起因、经过和结果,聚焦最精彩的经过部分展开复述,从梳理到聚焦要经历语言重组的过程。如《普罗米修斯》一文,起因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经过是普罗米修斯受罚,结果是大力士解救了普罗米修斯。抓住文脉支架厘清内容后,要引导学生聚焦经过部分的“被锁悬崖”“鹫鹰啄肝”情节,重点复述环境的神奇、刑罚的可怕,体会神话英雄的伟大人格。通过语言的重组将次重点结果部分的“解救”情节进行简述,对次要情节起因部分则高度浓缩,一带而过地复述。

(二)标题支架:引导删减语言,复述有整合

拟定小标题,也能提炼叙事文本的情节,还能提示学生通过语言重组,删除次要内容中烦冗的表述,整合生成符合简要复述要求的语言材料。如《西门豹治邺》一课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再进行简要复述。题目中已经提示了结果部分的标题可提炼为“兴修水利”,在此示范引领下学生能较轻松地提炼出前两部分的标题,如“调查民情”“惩治恶人”等。考虑到第一部分调查民情是次要内容,但其中人物对话较多,学生删减整合信息有难度,可以指导学生把西门豹调查的问题梳理成二级标题,记录在一级标题下面,如“问肇事者、问受害者、问漳河情况”,并提示要删语言,说重点。如此,学生复述时便会依照多级标题支架重组语言、删繁述简,把详述重点放在惩治部分。简约型支架不仅方便了学生的简要复述,且提升了统整内容、重组语言的能力。

(三)词语支架:引导简要批注,复述有章法

有的叙事性文本中有明显的表示事情发展的词语,利用这些词语巧设简约型支架,让学生在复述前紧扣词语支架,简要批注语言重组的要点,让复述有章有法。如《扁鹊治病》一文,扁鹊四次劝说蔡桓侯治病却屡屡遭拒,最后知道无法医治而出逃的这些情节均属反复情节,每一次开头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以此推进情节的层层发展。因为这是略读课文,学生已经具备了简要复述的学习经验,可以请学生先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在词语旁边画上圆圈,圆圈的大小代表蔡桓侯病情的轻重,对应写下病灶的部位“皮肤”“皮肉”“肠胃”“骨髓”。依托词语支架和简要批注,学生会发现初见和第四次见面是写得最详细的,从而确立语言的重组点应放在其他几次见面时的情形,将其简要概述。紧扣词语支架,针对反复情节能一线串珠、提纲挈领式的重组语言,简要复述也不再是难事。

复述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精准定位第二学段复述教学的目标,运用上述三种复述教学的关键策略,明确每个阶段的复述练习起点,指向重点、难点和创新点巧设精细化支架、简约型支架和开放式支架,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经历语言积累、语言重组和言语创新的复述实践过程,定能在日积月累中提升表达力,积淀言语素养。

猜你喜欢

表格支架词语
组成语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履历表格这样填
表格图的妙用
借助“表格”解答稍复杂分数问题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