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021-06-15胡鹏程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创新思维小学语文

胡鹏程

【摘 要】课后作业是教师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前提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注重作业设计的多样性与层次性,使语文作业更具趣味性,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得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以提升。本文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设计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乐于思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挖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设计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的思维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拓展;设计综合性的作业,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几方面,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81-02

新课改的深入与推进,对改革当今小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起到了一定作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展开,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不只包括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还包括在课后做作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一些符合他们学习能力的作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研究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内容[1]。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平时的工作中多留意学生的兴趣点,并将之融入语文作业的布置,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完成作业,提升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

(二)有效性原则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对学生而言,他们能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找出自己的薄弱点,并通过作业练习弥补自己的薄弱点。同时,学生在做作业时,会有更多的时间自主思考学习,这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2]。对教师而言,教师能够通过批阅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该内容的讲解。但在传统的作业布置中,多数语文教师并未将作业练习的有效性发挥出来。他们迫于升学率的压力,给学生布置大量有难度的习题,忽略了作业设计的技巧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承受了太多的压力,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语文学习。所以说,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应根据教材中的重難点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完成作业,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三)实践性原则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好习惯,在学生思维的拓展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良好的规范意识。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应多设计一些实践型的作业任务,并在其中渗透一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这样的语文作业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习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也有帮助[3]。同时,将实践作业与学习能力有效结合,能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有深度,学习效果也能得到提升。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在生活中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生活化、趣味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的视野得以拓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语文作业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作业的价值,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优化,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设计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乐于思考

设计趣味性的作业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语文作业充满兴趣,要想使语文作业具备趣味性的特点,就要使作业内容更新颖、灵活[4]。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既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还应符合语文教学内容。有的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可以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如在带领学生进行单元复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上制作一些生字词、诗词卡片,在课下以“猜卡片竞赛”的方式展开单元复习。

又如在学习《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围绕“找”开展语文作业设计。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想一想春天是什么样的,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一些春天的图片。然后在布置语文作业时,鼓励学生到外面去亲身感受春天的样子,或是找一找能够代表春天的颜色,又或是借助电子设备将春天记录下来。这样的作业设计,会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作业的有趣,保持愉悦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学生的学习、观察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同时,学生在颇具趣味性的作业探索中,会更加主动地思考问题,其思维创新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二)设计多样化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注重挖掘生活中的语文作业素材,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师若是想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就应该在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从操作、观察和搜集等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完成多样化的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多方面、多角度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观察性、游戏性、表演性的作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如在教学《昆虫备忘录》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有哪些昆虫,并与所学知识进行比较,探索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差别。教师还可以在布置作业时,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指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完成作业,如①你发现的是什么昆虫?请在网络上搜索它的信息。②对昆虫的外观、习性进行观察,看看与搜集到的材料有没有不同。③根据观察到的内容,结合自己学到的知识,写一篇介绍昆虫的短文。④通过对课本内容、实际生活中昆虫相关内容的学习,你有哪些感想?

多样化的语文作业设计,会使学生的语文作业更具灵活性与多样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提高小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效率。

(三)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挖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会因为先天的资质的不同或是后天的努力程度的差别,在学习能力上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5]。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以实现作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如在教学《金色的草地》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作业设计。①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抄写熟悉。在抄写完成后,按照词语的性质分类记忆。②从生字词中选取几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运用到句子表达中,或是根据词语的意思进行造句。③选取喜欢的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其在外形、颜色等方面的变化,并在课堂中将自己的观察分享给其他人。这样的语文作业设计,能够将课后作业的价值更好地发挥出来,并且在整理归纳、选词造句、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四)设计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的思维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拓展

语文学科的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极为密切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将作业内容与生活相结合,才能够使学生学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实现“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生活”的理念。为此,教师应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作业,使小学生在生活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如在教学《我是一只小虫子》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不同的昆虫,了解不同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这样的作业布置,能够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五)设计综合性的作业,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布置综合性的作业,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而不只是让学生了解、熟悉某一板块或某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如在教学《村居》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对诗词的理解,动手画一画古诗中所描述的美景。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拓展性作业,如要求学生在课下了解《村居》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搜集资料,这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很大的益处。

总的来说,合适的语文作业可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教师若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就应改进以往设计语文作业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一些较为新颖、灵活的作业,使学生从作业中体验到快乐,快乐地獲取知识。

【参考文献】

[1]史小凤.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业的优化分析[J].读与写(上,下旬),2020(1).

[2]王运勇.如何合理布置小学语文作业[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6).

[3]汤天宝.浅议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开放性”[J].新作文.教研,2020(9).

[4]王志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讨[J].家长,2020(7).

[5]王清.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改进与评价的优化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创新思维小学语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