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21-06-15赵爱霞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策略运用情境教学初中语文

赵爱霞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与认知规律,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有效建构知识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加深学生体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多媒体直观情境,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教学;策略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29-02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较活跃的阶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直观性教学可以更好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诉求。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学生特点及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有效建构知识体系的教学方式[1]。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前认真分析学情,整体把握学情,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创设形象化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加深学生体验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取的大都是文质兼优的作品,有很多具有生活底蕴气息的语篇,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与生活紧密联系,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启发,产生情感共鸣[2]。

如梁实秋的《鸟》是一篇极富情感的经典语篇,特别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优化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生活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一是在导入环节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学生在生活中对鸟并不陌生,教师播放鸟鸣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结合生活想象,然后提问:你会想象到生活中的哪些鸟?它们的叫声是怎样的?接下来让学生模拟生活中常见鸟的叫声,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入生活。二是在课文整体感知环节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体验。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鸟思考问题并回答:鸟的外形是怎样的?你是否了解鸟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后,找出在作者观察的世界里鸟有哪些类型?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最后明确了课文的结构布局: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了全篇主旨;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着重写了笼中鸟的苦闷;第三部分(第3至6自然段)写自由鸟的可爱;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写不自由鸟的不可爱。三是在情感体验环节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教师向学生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笼中鸟吗?它们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呢?你看见过翱翔蓝天的自由之鸟吗?它们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你认为哪种鸟更可爱呢?这些问题都是结合学生生活所提出的,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文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味作者的所思所想。四是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提炼文本主题。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你爱鸟的哪些方面?作者爱鸟的哪些方面?学生通过探究理清作者对鸟的情感脉络,“我”爱鸟的鸣叫,爱鸟的体型,但鸟却给“我”带来悲苦。教师让学生进一步探究:作者写鸟给人的喜悦与悲苦心情,从作者的这些描绘中,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你认为作者向往怎样的生活?教师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最后汇报探究结果,从而让学生明确:作者希望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强权的社会。通过探究,学生也对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可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使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世界,加深学生体验,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有效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深入探究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无论是对文本情感的理解还是对主题思想的提炼,總是习惯性地“灌输”给学生,省略了学生深入阅读理解的过程,影响了学生阅读技巧的掌握及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发挥问题的驱动与引领作用,促使学生深入文本,实现与文本及作者的深度对话[3]。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教学这篇课文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泛泛阅读,学生很可能只记住小说故事情节,而对小说蕴含的思想内涵了解不深。在课文导入环节,为了引发学生共鸣,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不少同学都有兄弟姊妹,想象一下,在你与兄弟姊妹踏入社会后,你们之间的金钱、地位发生了变化,那么你们的亲情还会保持孩童时代的纯真吗?手足之情,血浓于水,但在金钱与地位发生变化时,是否经得住世俗的考验呢?教师联系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快引发学生思考。教师乘势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体验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被充分激发。

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尤其是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及文本的主题,离不开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引领与驱动。在此,教师先让学生阅读全文,然后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

师: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有着不同的评价。大家对比一下,他们对于勒有哪些评价,是在什么情况下的评价?

生1:在于勒家处于贫穷状态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评价是: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

生2:当听说于勒在美洲发大财时,菲利普对于勒的评价是:正直、有良心、好心、有办法的人、救星。

生3:当再次遇到于勒,看到于勒落魄的样子后,对于勒的评价是: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师:他们对于勒的评价确实不同,对于勒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生4:在小说中,于勒经过了穷、富、穷的过程。菲利普夫妇对其的态度是撵、盼、躲。当于勒贫穷时,极尽贬斥之词,当听说于勒发财时,极尽赞美之词。

师:菲利普夫妇为什么热切地盼望于勒回来?

生5:因为菲利普夫妇生活拮据,样样都要节省,当听说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就盼望于勒回来帮助他们改变生活状态,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那么在于勒归来时,为什么菲利普夫妇又唯恐避之不及,躲着于勒?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探究。

这一问题关系到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深入理解和对主题的多元化解读。各小组通过讨论后分别汇报的探究结果概括如下:

(1)怕女婿得知于勒的真实情况,会使女儿的婚事受到影响。

(2)也许于勒的品德真有问题。假若于勒品行端正,菲利普夫妇不会不相认的。

(3)因为于勒太贫穷了,如果于勒衣锦还乡,菲利普夫妇能不相认吗?

(4)菲利普夫妇不想受于勒连累,贫穷的生活使他们日子拮据,只有钱才是他们的急需。

(5)菲利普夫妇具有很强的虚荣心,怕认下这么个弟弟会让人笑话。

(6)是菲利普夫妇这些社会下层人物的辛酸生活所造成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

教师的问题情境创设,给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引领与启发。至此,学生对小说主要人物——菲利普夫妇的性格有了全面的把握,也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小说的主题打下基础,有效促进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创设多媒体直观情境,突破教学重点

网络信息化时代,多媒体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但多媒体滥用的情况在教学中也时有发生。筆者认为,多媒体的运用要有所节制,杜绝将传统教学的满堂讲解演变为多媒体的满堂展示。多媒体的运用要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要结合学生特点,促进学生的互动与探究,不能以多媒体的展示挤占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

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时,为帮助学生结合文本情境理解“智”字的用词之妙,教师节选播放了《水浒传》影视剧中智取生辰纲这一故事情节。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教师要注意不能因影视片段的播放而占用太多课堂时间。在学生观看了影视片段后,教师让学生讨论与探究“智”字的用词特点。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加形象,他们认为作者用“智”字的精妙在于:一是智用天时。时值天气酷热,杨志一行人酷热难当,一路劳顿,非常疲劳,他们失去了作战能力,也失去了提防心理与警惕性。而梁山好汉早在此等候多时,从心理上更有准备,作战能力更强。二是智用地利。对地势的精心选择,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劫取生辰纲的地点中有黄泥冈做掩护,还可以用松树林模糊杨志一行人的视线,并且吸引杨志一行人进树林避暑,这也是敌人极易进入伏击圈的条件。三是智用矛盾。梁山好汉对杨志一行人内部产生的矛盾进行了透彻分析,杨志对生辰纲处处小心,最怕出差池,挑着生辰纲的手下每人都是挑着百斤重担步行于酷热的天气下,道路又不好走,并且他们采取了晚出发的策略,就是怕出事。再者杨志对手下非常暴戾,动辄用藤条鞭子抽打手下,手下敢怒不敢言,内部矛盾日益激化。所以,在小松树林休息时,杨志破口大骂,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梁山好汉借此机会劫取了生辰纲。四是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是靠“半瓢酒”实现的,梁山好汉的逼真表演,使杨志及手下放松了警惕,在杨志与手下醉倒后,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取。

通过多媒体展示影视片段,创设了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学生真正领会到梁山好汉的智慧,同时也体味了作者的用词之妙。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可以给予学生更直接和更深入的学习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究,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莉.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44).

[2]张宝英.创设教学情境,让语文课堂“活”起来[J].中学语文:下旬,2010(1).

[3]祁伟成.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16(22).

猜你喜欢

策略运用情境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国内教学模式改革现状合理性分析
紧扣案例特点,开展有效教学
对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运用的冷思考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