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15王振科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

王振科

【摘 要】初中学生正处于培养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身心素质的重要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解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引入拓展训练,以此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真正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一起构建高质量的体育课堂。

【关键词】初中;体育;拓展训练;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09-02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入拓展训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拓展训练不仅能传授给学生更多的体育技能,还能借助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属于一种新型的训练模式与学习模式。通过多元化的体育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个人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学科素养。同时,在体育拓展训练中,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具体的、真实的运动水平与体育素质能力,以此来构建差异化的体育拓展训练,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体育拓展训练的进度,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并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1]。

一、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一)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初中体育教学属于学校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內容,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同时,体育也是开展经济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教育行业发生了多元化改变,素质教育理念成为初中体育教学的核心导向。由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多项体育能力。体育拓展性活动的融入,既能满足素质教育理念的教育需求,还能让学生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2]。

(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教学内容局限在体育教材中,而要善于为学生构建多元化、丰富的学习内容,这样才能为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与学科技能传授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强的体育精神,但因体育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初中体育教学形式比较枯燥,部分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会影响最终的体育教育质量。而体育拓展训练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需要以及体育锻炼需求,能通过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开展体育训练,让学生拥有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空间与机会。

二、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拓展训练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

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的阶段,他们的力量、速度、体能都比较强,但是学生又普遍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在体育拓展训练中,很多训练内容与项目具备游戏性质,能激发学生参与训练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更专注地投入体育训练,但这些活动也相应存在一定的损伤危险,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拓展训练中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教师需要科学掌控拓展训练教学的节奏,适时“降温”与“刹车”,教师还可以采用“一动一静”来开展拓展训练。如在拓展游戏中,阶段性地穿插一些“答问题攒积分”“智力闯关”等环节,要求学生回答了问题后才能进入下轮拓展训练,让学生以最放松的状态投入拓展训练,教师要全方面掌控体育拓展训练的节奏[3]。此外,体育拓展训练中教师要注重训练前的热身、训练结束后的整理,这也是落实“安全第一”原则的重要措施。如在拓展训练开始前,教师要让学生穿戴安全护具,如果是轮滑类的拓展训练,学生需要佩戴护肘、头盔、护腕、手套;如果是水上项目式的拓展训练,教师要准备好各种类型的救生设施,除了救生衣,还要配备游泳圈与泡沫板。同时,教师也要防止学生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在教学开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强度比较小的热身游戏,如体育舞蹈、啦啦操等,让学生在趣味中开展拓展训练热身运动。

(二)引入放松性的拓展训练

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放松性的拓展训练。如在篮球运动中,一些学生因无法完全掌握篮球运动技巧,对这项运动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教师可以在篮球训练中融入一些放松性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在掌握篮球运动技巧的同时,激发其参与该运动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拓展训练中融入投篮、传球、运球等练习,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教师也可以借助游戏、比赛的方式开展拓展训练,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传球和运球,并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对学生进行鼓励,既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让学生之间更有默契,又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篮球技能。篮球运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借助拓展训练来开展放松活动,帮助学生恢复精力、缓解疲劳、放松肌肉。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成一个圈,互相按摩背部、肩膀等,以此缓解学生紧张、疲劳的身体与心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此外,教师可以借助课余时间来设定校内篮球友谊赛、小组篮球比赛等,借助实践性的拓展训练,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竞赛精神,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家长定期沟通与交流,让家长配合学生多开展一些拓展性的户外体育运动,在家校联合下,让拓展训练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在拓展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社会发展更需要一些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在初中体育拓展训练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重体育拓展训练的创新,突破传统体育教学的局限性,鼓励学生自主设定拓展训练细节。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以设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拓展训练方案,让学生更加愿意投入到体育拓展训练中。教师也可以拟定多个拓展训练方案,让学生自由选择,同时也可以对方案进行完善与补充[4]。如在拓展训练开展前,教师设定一些拓展训练内容的细则,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来开展拓展训练,学生是彼此的安全监督员,记录小组内的违规行为。拓展训练结束后,结合各小组分数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让每个学生都遵循拓展训练规则,让学生的训练行为更加谨慎。又如对于北方地区,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冰上项目”“雪上项目”,教师还可以设定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指压板”拓展训练。指压板可以增加体育运动的难度,增强拓展训练的挑战性,让学生拥有更多勇气。这些拓展训练让学生自主设计、策划,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益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四)科学安排体育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

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由此,教师一定要科学安排体育拓展训练教学内容,选择安全系数比较高的体育训练内容,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5]。教师可以引入民族体育性质的拓展训练内容,如扭秧歌、踩高跷、舞龙等,这些具备一定民族特色的项目能让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拓展训练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选择符合本地区发展特色、学生身体素质的拓展性任务。如可以定期开展一些“爬坡夺红旗”的体育拓展训练,或者是借助学校的足球场地开展“匍匐前进”的体育拓展训练,不断丰富体育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训练环境,让学生拥有体育精神,意识到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最大程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展训练的融入,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运动需求,设定多元化的拓展训练,实现体育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的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体育课程内容,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真正有所收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邵景钰,汪冉.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J].才智,2014(13).

[2]刘启军.浅谈如何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J].当代体育科技,2019(20).

[3]吴娜.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及方法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10).

[4]汪健.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应用探析——浅谈初中体育课堂的游戏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

[5]刘存美.浅谈如何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

猜你喜欢

拓展训练初中体育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开展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