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发展路径探讨如何培育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

2021-06-15陈玉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0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体验式培育

陈玉玲

对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进行研究将促进高中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是进行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有效方式和创新途径。高中生正是青春发育的高峰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发生着急剧变化,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独立性、自主性快速提高,同时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巨大的高考压力。因此,培育高中生具备积极心理品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培育和提升高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不但可以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高中阶段这个人生成长关键期,助力高考,还可以培养形成积极人格,奠基幸福成就人生。本文从发展路径探讨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通过挖掘积极心理潜能来提升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塑造高中生阳光心理品质、增强高中生的抗挫折能力,帮助高中生形成处理和面对问题的重要心理素质,培育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一、开展以体验式心理活动课程为载体的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

积极心理品质指的是人可发展的积极潜能。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与生俱来的快乐和乐观的潜能,比如满意、感恩、宽容、乐观和希望等,是人的本能。同时,与恐惧、焦虑、抑郁等自动化的、本能性的心理品质不一样,这些积极心理品质的力量比较弱小模糊,非特异性且不固定。而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Seligman)认为积极心理品质是可以塑造和培养的,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的,可以发展的。在培育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多样途径和载体中,体验式心理活动课是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重要载体。体验式心理活动课有别于传统学科课堂,是以学生的心理成长为目标的。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直接的体验,通过比较、分析与反思,自身积极心理品质就得到了发展和提升。体验式心理活动课作为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重要载体,是传统学科课堂教育的延伸,它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整体发展和全面提高。我校在实践中把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融入到广州市普通高中特色课程申报系列活动中,并取得了广州市普通高中特色课程申报立项第一名的好成绩。关于以体验式心理活动课为载体的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发展路径,我们的实践如下:

1.在课程目标设置上,知识层面是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懂得感恩与宽容、专注与投入、乐观与希望等积极健康心理品质;在能力层面是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尝试具备感恩与宽容、专注与投入、乐观与希望等积极心理品质。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是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做人的胸怀要宽广与包容,学习的激情厚积而薄发,个性品质丰富精彩,身心发展强健和豪迈。

2.在课程实施方法上,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性;注重学生,突出主体;注重活动,突出体验;二是教师收集相关案例,让学生通过赏析案例与观看相关视频更深刻地感受到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带给每一个人的不同感受;三是让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提升学生对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了解与感受。

3.在课程设计上,一是课程设计“博大包容做人”“激情豪迈学习”“个性绽放人生”三个模块,“开心一刻”“核心聚焦”“心灵鸡汤”“知心行动”“心海之窗”五个栏目;二是根据高中生心理年龄特点选取积极心理品质元素,使用恰当的素材,创设合理的情境,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领悟与理解素材中的丰富内容;三是让学生对素材体验、参与及讨论,进行深刻的内省、分享、交流以提升自我;四是课程实施以“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团体辅导”“专题讲座”等为主要途径。

4.在评价目标和方式上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为辅,内容包括:(1)参与活动的课时和态度;(2)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情况;(3)研究方法掌握情况;(4)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5)学习结果;(6)课后的总结与感想。综合上述评价进行量化打分,评为A、B、C、D四个等级。

由于积极心理品质和消极心理品质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它们的有效干预发展路径是不同的。具体来说,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鼓励个体过多地体验消极心理过程,而积极心理品质则鼓励通过增强个体的积极体验来获得。因此,对适用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具有积极心理学特有风格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发展其理论本身,也可以发挥其实践价值。

二、开展以校际心理活动为辅助的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

我们可以把积极心理品质理解成是人的一种过程和状态,是一种向上或者主动的心理姿态,这种姿态可以促使一个人拥有快乐和幸福。比如,天赋因为可以使人获得利益而受到欢迎,但天赋不一定会让个人获得幸福,相反,积极心理特质如乐观,不能即刻获得利益,但是它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更多地获得幸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既是行为过程,也是心理体验过程。所以,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不仅仅立足于传统课堂,立足于学科课程,也要立足于课外活动,立足于学生生活实践。活动的设计遵循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突出成长关键期的冲突事件、心理热点问题,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心理成长为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主体。

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这是高中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路径,是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活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发展学生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学生作为社会全体中的一员,其心理品质不仅仅在课堂上形成,也受家庭、社会等各个环节的影响。如何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内体验的情感和形成的感悟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得到固化,是我们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如,定期开展新生适应系列活动、青春期教育主题活动等校际心理活动,对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和巩固作用。以青春期教育为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的享受,往往不热衷于关注精神生活。在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过程中,青春期健康教育让教育者感到难以启齿。由于高中生正值青春期,男女交往的事情是他们非常敏感的话题,加上日益增强的学习、升学压力,进一步给他们生理、心理带来不少困惑。教师的正确引导、学校积极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校际活动是预防他们走进误区,提升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手段。如果不及时进行积极潜能的开发工作,就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健康、行为以及学习、工作能力,甚至有个别人将严重危害家庭和社会。因此,此类校际主题活动非常需要加强积极心理品质的体验和干预。

三、开展以热点心理事件干预的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

我们认为,高中生的主体压力是高考,非常需要缓解考前压力,而积极心理品质可以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缓解压力,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更能体会到幸福。研究发现,个体的自尊、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获得有显著影响。提高自尊者的自我肯定态度,乐观自信,其会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面对的事件,能体验到较好的幸福感。笔者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上述结论适用于中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增加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会帮助学生提升主观幸福感。而高考,对于高三学生、家长、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高考可以帮助学生圆梦,也可以给家长带来希望。临近高考,复习进入冲刺阶段,倒计时就开始。而倒计时一般都用在比较重大的场合,如飞船上天、炸弹爆炸等,用心理学说法就是人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慌紧张,引起情绪焦虑,把握不好,往往会导致失误。因此,在诸如高考这类热点事件面前,更需要加强积极心理品质的体验和干预。

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路径需要注重学生积极潜能的有效发挥,关键点在于发展积极潜能路径,而非发展消极心理路径,即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主要是发现和发扬个体的积极心理潜能,提升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而不仅仅是消除或者削弱个体的消极心理问题。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会成为全社会热点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洁.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2(1).

[2]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鄭雪.积极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官群,孟万金,Johe Keller.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J].中国特殊教育,2009.

[5]张冲.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体验式培育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