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清流”到潮流: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转向及叙事模式创新

2021-06-15林辰

艺术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叙事模式清流传统文化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物质生活的完善,社会个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增加。精品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持续出圈为综艺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本研究聚焦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与叙事模式,探析其持续出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传统文化;叙事模式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2

国内综艺的发展如火如荼[1],2020年上新综艺共240部,同比增长25部,各大电视台和在线视频网站都在积极拓展这一领域的版图。然而,一派繁荣景象的背后,用户反馈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满与诟病——同质化严重、太吵太闹、品位低下等[2]。在此背景下,一批优质文化综艺节目的出现为综艺市场注入了“清流”。2015年以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各类综艺节目相继推出,赢得了收视率和口碑。而在泛娱乐当道的综艺领域,新加入的文化元素是如何形成自身独特的吸引力的?有了“文化”的标签,文化类综艺如何才能真正“有文化”?

1 从“清流”到潮流:文化類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

文化综艺节目是将文化属性与娱乐属性相结合,形成的具有可看性、知识性的综艺节目[3]。2001年央视开播的《百家讲坛》,是文化类综艺的雏形。一张朴素的讲台上,晦涩的历史典故在专家学者的娓娓道来中变得明白晓畅,使得这档节目成为一代电视观众的文化启蒙,也使于丹、易中天、刘心武等学者走出象牙塔,为大众所熟悉。尽管每一期节目都干货满满,但《百家讲坛》这样平铺直叙的演讲模式终究还是抵挡不住时代审美变迁的洪流。随着电视节目制作理念与技术的不断革新,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新的变革。2014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加强文化自信建设[4],文化类综艺节目异军突起,成为荧屏新星。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是先驱主导力量,一经播出就赢得广泛赞誉。此后,各大电视台与视频网站纷纷加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制作大潮,推动了这类型节目的井喷式增长,从一开始的“清流”走向了潮流。一方面,《中国诗词大会》等知名经典节目注重发挥品牌效应,继续推出续季;另一方面,更多聚焦其他垂直领域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不断涌现,如湖南卫视的《巧手神探》,爱奇艺的京剧脱口秀《瑜你台上见》,还有《衣尚中国》《见字如面》《一本好书》,分别关注国内外的服饰文化、书信文化和经典文学此外,此外还有以文旅为主题的《我的桃花源》《还有诗和远方》《了不起的长城》等。

2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叙事模式创新

文化类综艺节目由“清流”转向潮流,不仅在于受众对文化产品消费偏向的嬗变,更投射出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自身制作品质的提高,这种提高在叙事模式层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2.1 以视听技术实现传统文化的影像再现

文化类综艺中的古典诗词、历史典籍、经典名著、文字书信等主题根植于书写与印刷文化的时代。将这些文化作品搬上综艺舞台后,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元素的加入[5],则完成了其在电视媒介上的影像修辞与视觉文化的转向[6]。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形式本身的变化能带来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的改变。相较于枯涩的文字阅读,电视综艺节目通过使用丰富的视觉与听觉元素,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7]。精湛的舞台表演、豪华的灯光和舞美的配置,共同将传统文化再现为一场视听盛宴[8]。《见字如面》中,书信不再是一行行冗长枯燥的文字,而是在配乐与朗读者声线的相得益彰中相融为妙趣横生或催人泪下的故事。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曾指出,“人们对现实的再现有着永恒冲动”。而在传播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再现不仅方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使人们能通过电视媒体生动的视听符号对新时期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再解读。

不仅是对文字作品,对其他传统表演的呈现也是如此。如《传承者·中国意象》第二季中,在对“抖空竹”技艺进行展示时,节目组就通过动漫视频、舞台LED灯营造的宇宙星空场景以及空竹上的荧光灯等设计,完成了对这一传统艺术“全新的电视影像建构”。通过绚丽丰富的视听技术再现传统文化,文化类综艺为人们带来了酣畅淋漓的感官体验,使曾经遥远而晦涩的传统文化变得趣味盎然又平易近人,更为传统文化本身增添了借由电视媒介完成的全新解读[9]。

2.2 以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与《百家讲坛》等传统古典的文化节目相比,当下流行的文化综艺节目注重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的契合,致力于缩小节目主题与观众的距离[10]。一方面,这种结合是通过将相对陌生的传统文化与熟悉的现代知识相结合来实现的。例如《天宫开物》的作者“宋应兴”在2021年农历大年初一与演员李广辉、袁隆平(饰演演员)完成了一场“跨越300年的握手”,寓意两位科学家致力于粮食问题上的历史传承。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大众化解读是与大众文化的“嫁接”。例如歌剧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将中国传统综艺节目与说唱和机械舞等现代艺术相结合。在这一拼贴与交融的过程中,两个时代的文化给观众带来了一种陌生而新奇的审美体验,也为节目增添了一种娱乐感。

除此之外,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网友对节目内容的二次创作也使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文化的联系更紧密[11]。《国家宝藏》热播时,网友通过技术手段将节目中提到的国宝制作为表情包、手绘作品。当博物馆中的国宝形象与网络流行语相组合,成为了全网流行的“迷因”,传统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社会影响力[12]。

2.3 “专家+明星+素人”配置,兼顾专业流量与共鸣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曾总结,优秀传统文化综艺节目在中国的普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讲”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以《百家讲坛》《开心辞典》等为典型;第二阶段是大量传统文化节目以综艺的形式出现;第三阶段是以综艺节目的形式客观探索传统文化的成熟期。而转型为综艺节目的重要特征就是原来单纯由专家讲解的形式,逐渐转变成为专家、明星、素人共同参与传统文化的解读与演绎。

在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舞台上,这三种类型的主要角色各司其职,为节目创造不同面向价值的同时也满足了不同群体观众多样化的观看需求[13]。专家的职责主要是讲解知识,但形式比原来的口头讲解更加多样。如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继祥在浙江卫视《千里独行》节目中受邀带领“男布鞋团”参观世界遗产,为节目增添了专业性和层次感。演艺明星主要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出现,将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呈现在银幕前。一方面,明星用自身的“流量”为节目创造话题度与收视率,另一方面,历史文化以影视形式呈现,也能更好地满足观众对综艺节目观赏轻松体验的需求。而素人的参与是现今文化综艺节目的特色,《中国诗词大会》捧红了16岁夺魁才女武亦姝、《朗读者》邀请了丹顶鹤保护者徐卓,素人的加入使文化类节目不再是曲高和寡的“知识讲座”,而是形成了不断激荡的文化认同与共鸣。安东尼·史密斯在《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指出,文化认同的实现有赖于共同的历史记忆、集体经验与文化符号[14]。在文化综艺节目中,当普通人熟练地运用和传递优秀传统文化,观众对于中华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就在彼此对文化符号的共同体认中被激发了[15]。

3 仪式构建与寓教于娱:文化类综艺节目传播的价值彰显

詹姆斯·凯瑞曾提出一种传播的仪式观,即传播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个分享与参与的过程,传播本身将构成一种“共享信仰的表征”[16],指向一个具有共同意义的“文化世界”。观众在欣赏改编自传统文化的舞台表演时,实际上是在共同参与文化体验的仪式[17]。他们与舞台剧中的人物共喜共悲,共同感受古典诗词带来的文化自豪感,在“仁人志士”的书信中体会家国情怀[18]。文化意义的共享,使生活在天南海北的观众在观看体验中凝结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在文化记忆的打捞中对共同体建构起深厚的感情[19]。

同时,正如董卿在主持《中国诗词大会》时所说的,“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话和智慧也同样能够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在对经典文化的媒介再现中寓教于乐,也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一贯追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20],寓教于乐的可能性被专家学者们认可[21]。除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外,还有聚焦声乐艺术的《声入人心》、配音艺术的《声临其境》等综艺,都带有通过通俗化的呈现形式实现文化普及的意图。从这个角度来看,“寓教于娱”的市场潜力在今后势必更加凸显[22]。

4 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而文化类综艺节目可以看作是技术对于传统文化的赋能,将新型技术融入传统文化,正确把控时代风格,这也契合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2025年前“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同时,文化类综艺节目对新类型的不断尝试和在不同文化领域的深耕,也意味着文化类综艺节目并不满足于对“文化”标签的浅层消费,而是致力于“向‘阳春白雪挺进”。

参考文献:

[1] 王灿.以《风味人间》为例探究饮食文化类纪录片传播新走向[J].戏剧之家,2019(15):79-80.

[2] 位云玲,冯广圣.算法新闻推荐的社会责任反思[J].新闻知识,2020(09):23-26.

[3] 位云玲.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持续走红的原因探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艺术评鉴,2019(07):169-170,76.

[4] 李惠敏.助力乡村文化自信:涉農纪录片的当代价值研究——以《记住乡愁》为例[J].东南传播,2020(06):35-37.

[5] 冯广圣.报业“一体化”转型模型构建[J].新闻与写作,2018(03):94-96.

[6] 位云玲.法国电影《触不可及》的人物角色分析[J].汉字文化,2020(12):124-125.

[7] 位云玲,冯广圣.算法新闻推荐的社会责任反思[J].新闻知识,2020(09):23-26.

[8] 丁月明.危机与转机:网络综艺节目叙事策略的优化——以《心动的信号》为例[J].戏剧之家,2019(16):222-223.

[9] 孙梦婷,何晴,黄蓉.故宫文创的跨媒介传播策略[J].东南传播,2020(09):83-85.

[10] 位云玲.观察类综艺节目走俏的原因探究——以《我家那闺女》为例[J].艺术科技,2019(3):115.

[11] 李越,吴斯,冯广圣. UGC视角下的网络社区内容分层管理个案研究——以站酷社区为例[J].东南传播,2019(07):121-123.

[12] 王灿,冯广圣.情感唤醒与乡村认同——从《向往的生活》看“慢综艺”热[J].新闻知识,2020(07):62-65.

[13] 丁月明.试论网络直播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J].东南传播,2020(05):56-58.

[14] 徐娉婷,冯菊香.大学生时尚杂志电子刊消费的心理动因与行为特征[J].东南传播,2020(09):89-92.

[15] 王灿.以《风味人间》为例探究饮食文化类纪录片传播新走向[J].戏剧之家,2019(15):79-80.

[16] 李惠敏.经营体验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特色分析——以《潮流合伙人》为例[J].汉字文化,2020(10):179-181.

[17] 刘雯.浅析巴金小说《家》中反封建文化的体系建构[J].汉字文化,2020(15):58-59,61.

[18] 张嫚.社会化媒体对家庭伦理剧的撕裂与弥合——以电视剧《都挺好》为例[J].艺海,2020(08):96-97.

[19] 冯菊香,邹嘉楠.认同与重塑:网络游戏社区中拟态关系的影响研究[J].新闻知识,2021(02):21-26.

[20] 位云玲.新闻反转的内在机理、影响及治理探究[J].新闻知识,2019(04):86-89.

[21] 姚颖钰.科技类综艺节目中人工智能的应用[J].东南传播,2019(04):142-144.

[22] 王灿.基于营销3.0视角的企业整合品牌传播研究——以宜家家居为例[J].东南传播,2019(05):136-138.

作者简介:林辰(1996—),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播社会学。

指导老师:冯广圣

猜你喜欢

叙事模式清流传统文化
玉溪 滇中的清流如玉
《中国村落》找寻那股最原始的清流
长河上游清流梦
国民党军在红军长征后对清流的“清剿”
网游小说的文体特征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