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家校结合开展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021-06-15李罗娜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家校结合习惯养成小学生

李罗娜

摘  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句话可见叶圣陶先生对“培养习惯”的重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中小学生而言。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帮助他们有效率的学习,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之路来说,拥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助力他们更健康的成长。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家庭和学校给予他们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庭和学校一起合作。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小学生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浅析家校结合开展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

关键词:家校结合;习惯养成;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9-0016-02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good behavior and habit educ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y combining home and school

LI Luona  (the fourth central primary school in Fenyi County,Jiangxi Province,china)

【Abstract】Mr. Ye Shengtao,a famous educator in China,said that "education is the cultivation of habits",which shows that Mr. Ye Shengtao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cultivating habits". Good behavior habit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ne's all-round development,especially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Good behavior habits can help them learn efficiently. For their future growth,having good behavior habits can also help them grow healthily.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forming world outlook. At this time,the education given to them by families and schools is very important. To help pupils develop good behavior habits,families and schools should cooperate together.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will comb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forming good behavior habits,and analyze the strategy of combining home and school to develop pupils' good behavior habits.

【Keywords】Family school combination;Habit formation;Primary school students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所以,在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应该结合起来,达成一致,共同致力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才能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监督下,帮助小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學校教师应努力构建有机结合的家校教育共同体,通过家校合作完成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并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使小学生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为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打好坚实基础。

1.从学校层面分析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专门场所,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占大多数的,因此,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家校结合开展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中自然也承担着主要作用。小学生的思维还未发育完善,无法理解抽象的概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还需借助直观的教育方式。出于对这一特点的考虑,小学生在校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通过多彩的班级活动、学校活动来促成。在学校里,教师除了可以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监督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之外,教师还应从思想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很好的可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学习资源。结合活动,就可以通过班级诵读经典诗文打卡、学校诵读比赛、传统文化知识问答大赛等活动,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使小学生沐浴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中,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使小学生形成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思想。这对学校、教师、家庭的养成教育工作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开展这些活动时,教师及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制定科学的活动计划,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多鼓励学生,在鼓励的教育中学生容易获得自信,有了自信之后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得到很大提升。学校活动开展得当,其影响还会延伸到校外,对学生校外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指导作用。

2.从家庭层面分析

家庭教育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也有重要作用。当小学生在学校得到了很好的监督及思想教育后,小学生很容易将在学校养成的行为习惯带到家中,这时,家长就应配合学校教育工作,继续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不是被家中的陋习影响。同时,家长还应多表扬、夸赞学生,发现学生保持的养好行为习惯时,就应及时提出,并夸赞学生,让学生在鼓励的教育中充满自信和喜悦,这非常有助于他们继续保持养好的行为习惯,长时间的保持也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基于此,在家时,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完成家庭表现积分表,通过这一类的方式,记录、监督学生在家的家庭表现。这一方式对小学生的监督作用很强。在家庭表现积分表的刺激下,小学生为了维护自尊心,为了有好的表现得到同学和教师的夸赞,常常会积极地表现,不断做能积分的事。这无意间就使学生一直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虽然小学生的目的不一定是单纯的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这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当学生的家庭表现较为优秀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时,家长可以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纠正他们的动机,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由此可见,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家校结合的有用性。

3.从学生角度分析

小学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体,也是接受养成教育的主体。在家校结合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应好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方式有很多,如让学生自己挑选班级干部。班级干部通过教师的指令与班级其他同学接触,共同完成班级事宜。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较愿意选择班级表现好、人缘好的同学作为班级干部,表现好的班级干部能给其他同学做好表率,发挥带头作用。班级干部的选举也并非一劳永逸,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更换。当班上有学生经过养成教育表现突出而班干部的能力得不到同学的认同时,班干部就可以再次选举。除此之外,尊重学生主体性还可以通过培养班级小主人的方式进行。班级小主人的培养能规范学生在校的一些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小主人的培养能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得到重视、自己成为了自己的“主人”,在这些心理的刺激下,小学生乐于积极地让自己处于自觉保持良好行为习惯的状态中,争当班级小主人。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能给学生带来自信,刺激他们积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会产生不少作用。

4.家校结合的注意事项

(1)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要求应统一。家校结合开展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统一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要求。如果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要求不一,二者的教育将会产生矛盾,这是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的。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开家长会的方式,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达成一致。拥有共识之后,家校结合开展教育活动才能和谐、完整,共同完成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免学生在要求不一的情况下产生混乱,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易使学生感到焦虑、压力,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會产生消极影响。

(2)加强家校的联系、沟通。学校教育在家校结合开展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家庭教育处于辅助地位。辅助地位并非不重要,而是相较主导地位而言,其能发挥的作用较低。学校教育主导地位的发挥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辅助地位的助力作用要配合学校教育的开展情况才能更好的恰当发挥。因此,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在学校与家庭教育要求一致的前提下,还要加强家校的联系与沟通。加强联系与沟通是养成教育的要求,在及时的沟通中,教师与家长双方都能更好的、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好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顺利完成。

(3)关注学生的心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必然涉及到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纠正,这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步骤。在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时,教师和家长都要多关注学生心理。学生有时可能不理解教师和家长的行为而对此感到厌烦或是抵触心理,这时家长和教师就要及时与学生沟通,温和的教导学生,让学生积极配合养成教育的完成。这样的心理若是一直持续下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成长必然是不利的。因此,在这项教育工作中,关注学生心理也是需要注意的工作之一。

总之,要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单靠学校或家庭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家校结合在一起的教育力量是强大的,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应好好利用这份力量,给学生注入有灵魂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使习惯成就终生。此外,家校结合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使家校结合的教育共同体更加强大、壮硕。家校结合的意义是丰富的,家校结合的优势是多样的,家校结合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是特殊的。因此,教师应认真做好家校结合开展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助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蒲得喜.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学周刊,2020(15):151-152

[2]张银生.对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家校衔接的研究[J].学周刊,2020(04):171

[3]冯伟连.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29

猜你喜欢

家校结合习惯养成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家校结合:美国家庭体育作业的案例介绍与分析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