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时机的软通道微创手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1-06-15韦伟民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1期
关键词:血肿微创脑出血

韦伟民

(上林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500)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此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及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长期居高不下,导致其脑部的小动脉出现病理性改变(如血管壁出现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削弱血管壁的强度,当患者血压剧烈升高时导致其脑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1-2]。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其脑部堆积的大量血肿可引起颅内压升高,对周边组织造成压迫,使其发生脑损害。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原则主要是及时清除血肿并降低颅内压[3]。进行软通道微创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术式之一,但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尚存在一定的争议[4]。本文主要是研究不同手术时机的软通道微创手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期间在我院进行软通道微创手术的3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标准;病历资料完整且具有进行软通道微创手术的指征;其家属了解本研究方案,并自愿让其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有脑出血或脑梗死病史;发病时间不明确;接受保守治疗。按照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180)与对照组(n=180)。在研究组中,有男92例,女88例;其年龄为40~80岁,平均年龄为(58.49±1.23)岁;其高血压的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6.24±1.02)年;其出血量为40~100 mL,平均出血量为(76.59±20.58)mL。在对照组中,有男90例,女90例;其年龄为40~81岁,平均年龄为(59.37±1.15)岁;其高血压的病程为1~12年,平均病程为(6.84±1.18)年;其出血量为30~100 mL,平均出血量为(78.24±20.34)mL。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研究组患者发病后的7 h内对其进行软通道微创手术,在对照组患者发病后的7~24 h内对其进行软通道微创手术。对两组患者进行软通道微创手术的方法相同,具体操作是:术前对其进行脑CT检查,明确其出血的部位并设计手术入路。术中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依据术前设计的手术入路在其颅骨的相应位置进行钻孔。钻孔完毕后,顺着血肿腔长轴的方向插入硅胶引流管,用无菌注射器抽取40%~60%的血肿。用生理盐水对血肿腔进行冲洗,向血肿腔内注入适量的尿激酶。将硅胶引流管与三通接头相连接,并连接颅外引流管,将其缝合固定在患者的头皮上。夹闭引流管,2 h后再次开放引流管进行引流。每天用生理盐水对血肿腔进行2次冲洗,并定期夹闭及开放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术前及术后1周,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卒 中 量 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5]的评分。NIHSS的总分为42分,患者的评分为1~15分、16~30分、31~45分,分别表示其存在轻度神经功能缺损、中度神经功能缺损、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如再出血、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水电解质紊乱等)的发生率。手术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应激指标的水平,包括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醛固酮(Aldosterone,ALD)、皮质醇(Cortisol,Cor)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8.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

术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s)

表1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s)

组别 NIHSS评分 t值 P值术前 术后1周研究组(n=180)30.26±2.47 14.78±1.55 71.221 <0.001对照组(n=180)30.54±2.60 20.36±2.09 40.942 <0.001 t值 1.048 28.771 P值 0.296 <0.001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3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应激指标

术前,两组患者血清NE、Cor、ALD及5-HT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NE、Cor、ALD和5-HT的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患者血清NE、Cor、ALD和5-HT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应激指标(±s)

表3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应激指标(±s)

组别 NE(ng/mL) Cor(ng/mL) ALD(ng/L) 5-HT(ng/mL)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研究组(n=180)290.65±28.26 248.65±11.26 282.74±31.52 222.50±19.40 30.78±4.12 25.16±3.62 213.24±18.65 170.86±19.45对照组(n=180)290.72±30.05 283.62±12.45 282.85±30.60 272.14±20.65 30.85±4.05 29.02±3.85 215.04±17.62 208.04±19.48 t值 0.018 21.650 0.026 18.207 0.126 7.591 0.233 14.036 P值 0.986 <0.001 0.979 <0.001 0.900 <0.001 0.467 <0.001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导致脑内小动脉管壁出现变性、缺血、坏死、微小动脉瘤形成等病理改变,当血压剧烈升高时这些小动脉发生的破裂出血。此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进行软通道微创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术式之一。对此病患者进行软通道微创手术能有效地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防止发生脑疝,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研究表明,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软通道微创手术时手术时机的不同可取得不同的疗效。许进志等[6]对122例患者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其分为早期组和延期组,分别对早期组患者和延期组患者进行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结果显示,早期组患者术后的NIHSS评分低于延期组患者,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5%)低于延期组患者(24.59%)。这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的30 min内可形成颅内血肿,在发病后的7 h内血肿部位可发生水肿,在发病后的7~24 h内血肿腔的体积可明显扩大,导致患者的脑损伤加重[7]。从病理学方面来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的30 min内出血部位可出现海绵样变化,3 h后海绵样变化的范围可明显增大,6 h后脑组织可发生坏死,12 h后脑组织可出现不可逆的坏死。由此可见,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的7 h内是对其实施软通道微创手术的最佳时机[8]。

综上所述,与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的7~24 h内对其进行软通道微创手术相比,在其发病后的7 h内对其进行该手术的效果更好,能更有效地减轻其神经功能损伤,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其应激反应。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选取的样本量较小、未对两组患者进行远期随访等),未来需加大样本量,并延长研究时间,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血肿微创脑出血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