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护理和精准护理配合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2021-06-14曾林莉

健康之家 2021年21期
关键词:细节护理护理效果神经外科

曾林莉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和精准护理配合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行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配合精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护理满意度及病人舒适度调查表(Kolcab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护理后Kolcaba量表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手术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普遍,通过细节化护理联合精准护理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患者的NIH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缓解不良情绪,全面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

关键词:细节护理;精准护理;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护理效果

神经外科患者一般病情较重,症状较复杂多变,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一旦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极有可能给患者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1]。介入手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是近年来影像学技术、介入材料学持续发展的产物,其是在影像设备的辅助下,在体内引入导丝、导管等以探查病灶,从而进行诊疗的一种技术[2]。例如脑梗死、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狭窄、脑缺血、头部肿瘤、脑血栓等神经外科疾病均可通过介入手术进行治疗,此技术无须开刀,具有微创的优势,对患者的伤害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且不良反应少[3]。为提升介入手术的疗效,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我院将细节护理与精准护理配合应用于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中,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纳的行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通过临床诊断确诊为颅内损伤;②意识清晰;③无脑卒中病史;④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一般资料不完整;②不配合研究;③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为22~60岁,平均年龄为(40.17±7.22)岁,其中动脉瘤15例、脑动静脉血管畸形5例、脑血管栓塞4例。研究组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为21~60岁,平均年龄为(40.19±7.16)岁,其中动脉瘤14例、脑动静脉血管畸形4例、脑血管栓塞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如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监测。

研究组采取细节护理配合精准护理,主要包括:(1)术前护理。将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和病因提前告知患者,护理人员需提前准备手术器械和物品,检查相关设备,调控好手术室的温湿度,嘱咐患者全面休息,实时监测其血压。(2)术中护理。帮助患者摆放合适的手术体位,告知其手术配合和注意事项,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握紧患者的手部,以安慰患者,从而消除其紧张、恐惧的不良心理。术中严密监测其心率、血压、瞳孔等临床指标。(3)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患者入住病房后,采取平卧或侧卧姿势,头部向一侧倾斜。观察其血压是否稳定。患者清醒后,清洁呼吸道,确保其呼吸顺畅。对于未置引流管的患者,将床头抬高一定角度。每天进行皮肤护理,定期更换辅料,帮助患者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密切监测其血压,引导其正确呼吸。还需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日常护理过程中,保持引流管通畅。检查引流管时,轻轻移动,不要拉动或折弯引流管。(4)药物和感染护理。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定期定量服药。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输液量进行输液。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手卫生,做好病房通风、消毒和设备灭菌等工作,防止感染。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于护理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数0-42分,分值越高说明神经功能越差。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的情绪状态越佳。(2)护理满意度:在2组患者出院前发放研究人员自行设计的问卷,满分100分,>90分说明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70~90分比较满意;<70分说明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3)舒适度:采用病人舒适度调查表(Kolcaba),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五方面,采用1~4 Lier Scalt评分法,1表示非常不同意,4表示非常同意;该量表总分120分,分值越高说明其舒适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Kolcaba量表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神经介入手术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如今已普遍应用与临床。然而,此手术还具有很高的风险,因此对医护人员间的协作和配合要求较高。而实际治疗此病时,不仅需要采取对应的手术外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从而提升疗效。介入手术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普遍,加强术前、术中与术后护理,确保护理服务的细节化和精准化,最大化提升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4]。本文经临床实验证实,研究组护理后NIH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为95.83%(23/24),对照组为75.00%(19/24),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后Kolcaba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通过细节化护理联合精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缓解不良情绪,全面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细节护理和精准护理均为当前较新的护理方式,通过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贯穿于整个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围术期,在各护理阶段中的护理质量均进行有效把控,例如加强心理、药物及感染護理。且严格遵循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更细节和精准化的护理服务,如此护理方式,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均十分关键。高莉等[5]研究通过细节化护理后,研究组满意度和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李思思[6]等研究通过对神经外科患儿进行精准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压疮、感染的发生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细节配合精准化护理可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体验。综上所述,介入手术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普遍,通过细节化护理联合精准护理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患者的NIH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缓解不良情绪,全面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

参考文献

[1]庞启英,侯春华,杨一瑶,等.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4):7.

[2]关欣,王军,纪媛媛,等.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17(11):661-664.

[3]林玲.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7):139-141.

[4]杨秀.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7):154-155.

[5]高莉.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2021,12(20):32-33.

[6]李思思.小儿神经外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20,12(31):20-22.7961F3CB-8156-4CEE-B097-F27409C0EE5D

猜你喜欢

细节护理护理效果神经外科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于确保手术安全的价值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细节护理在体检中心的地位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
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