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大电商遭平台封店新猜想

2021-06-12蓝海亿观网微信公众号IDegainnews

中外玩具制造 2021年6期
关键词:封号卖家店铺

蓝海亿观网(微信公众号 ID:egainnews )

跨境电商行业的震动从5 月前一天就开始了。先是知名大卖家PTX 旗下的某品牌被亚马逊下架产品。紧接着,5 月8 日,另一家华南城知名3C 大卖家的主要店铺也疑似被亚马逊封禁。一时间,跨境电商行业一片哗然。

数据泄露大卖家被封店

据知情人士透露,深圳知名头部跨境电商大企业中,除了安克之外,其余或多或少都受到这一波封店事件的波及。一场亚马逊对中国跨境电商大卖家企业的“清洗”,让行业众人喜忧参半。有人担心,亚马逊接下来会更大规模地“扫荡”卖家账号;有人认为大卖家被“驱逐”,市场将腾出更多空间,为其他小卖家提供更多机会。而此番“大扫荡”的原因,近日似乎有了一些蛛丝马迹。据外媒报道,Safety Detectives 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疑似被遗弃的数据库,其中包含了1300 万条亚马逊的刷单交易记录,涉及到20 多万名卖家。

亚马逊被一系列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作为上市公司,亚马逊很重视舆论影响,因此不得不对此作出回应,这才有了这番大清洗。或许意识到这波“清洗”的力度对亚马逊的影响,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从5 月2日开始连续4 天减持亚马逊股票,截至5 月6 日总共套现50 亿美元。(消息源: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大卖家被“洗牌”的新猜测

这波“强震”,还得从M**w 被曝出封号开始。4月30 日,大卖家PTX 旗下3C 品牌M**w 的亚马逊店铺被封号。10 来天过去了,M**w 在亚马逊上出售的部分产品,仍然没有见到解封的迹象。其亚马逊品牌主页上,首页的三款产品仍然处于不可售状态。

往年临近亚马逊Prime Day(会员日)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店铺被波及、被暂停销售的情况。但大多数时候,大企业的店铺被封号没多久,就会被“抢救”回来。这回M**w 承受了长达10 天的封禁,尚有为数不少的产品不可出售,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受到非同寻常的讯息。关于M**w 的封号原因,业内猜测颇多,众说纷纭。有人透露可能是将流量引导到独立站,触碰了亚马逊的底线,也有人猜测可能跟刷单有关。

这份数据中包含了卖家的亚马逊资料、用户名、邮件地址、PayPal 账号,以及这些卖家跟虚假评论提供者之间的交易信息(外媒截图)

最新流传的一个版本是这样的:一位美国消费者购买了M**w 的一副耳机,内附保修卡,有延长一年保修期的承诺。为此,消费者在网上填上了自己的私人邮箱。随后,消费者收到了M**w 发来的加入VIP 的邀请函,邀请他帮忙免费测试M**w 的新产品,也就是卖家们都熟悉的“测评”。该消费者对M**w 的产品还算满意,更何况有免费的产品可以获得,于是答应了要求,在亚马逊上下了订单。拿到货之后,留下了中肯的3 星评价。但此时,M**w 给该消费者发了邮件要求对方给4~5 星评价,才会返款。消费者不满M**w 的做法,拒绝更改评论,并表示自己会将此事向亚马逊汇报。M**w 无奈,只好给消费者退款。但是消费者觉得自己是不愿意撒谎的,于是在亚马逊上留了一星差评,并将该事件向媒体爆料了。最终,该事件可能就是导致亚马逊对M**w“痛下杀手”的原因。不过,如今这条一星评价已经被删除,在亚马逊上找不到了,只能在谷歌上搜索到,因此确切的原因尚不明确。

可以确定的是,M**w 运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PTX 作为业内知名的企业,其主要的销售渠道就是亚马逊,通过其前母公司跨境通此前的财报可知,PTX 的盈利能力十分强悍,曾经打造出606 款上了亚马逊热销品排行的产品。其中,M**w 作为PTX 的主打品牌,曾被誉为北美音频产品第一品牌。可想而知,这一次封号,会对PTX 在2021 年的运营情况产生多大的影响了。M**w的封号,只是刚刚开始。5 月8 日,华南城另一3C 品类超级知名企业的主要店铺也被亚马逊封号。这家大企业的店铺被封,再次引发高热度讨论,跨境电商卖家终于感觉到此次事件不简单。有趣的是,这个被封的店铺在临近上午11 点的时候,还被短暂地救回来。但到12 点再看,产品已经彻底无法加购了。至截稿时,这家大企业的主打品牌在亚马逊上已经难以搜索到,相关人员应该正在全力抢救店铺当中。随着这两家大企业的店铺相继被封号,更多爆料者纷纷关注了其他大企业的情况。有爆料者直言,深圳大企业当中,除了安克以外,其他大企业都没能避免被封号的命运。而这些大企业被一锅端的原因,似乎就是上文提到的刷单大数据泄露。

各大外国论坛上,许多买家对卖家刷单、删评的现象深恶痛绝,纷纷发表自己被亚马逊卖家催评的糟糕体验(外媒截图)

目前涉及到的主要大企业,都在为这次的大规模封号奔波忙碌。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中,更多尚未被波及到的中小卖家也在密切关注。

封得了大卖,禁不住刷单?

对于亚马逊来说,这次对大卖家的封号颇有些“以儆效尤”的意味。一方面碍于美国媒体的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在Prime Day 前让不安分的卖家群体稍稍收敛一些。实际上,亚马逊一直在打击刷单。美国法律对处在美国的公司有严格规定,一旦公司参与刷单,可能会面临760 万美元的罚款。参与刷单的个人也将面临1 万美元的罚款。只不过目前的效果并不理想。

刷单魔咒不易摆脱。现在刷单主体许多是中国卖家。对于卖家来说,刷单更像是“迫不得已”的行为。一位卖家坦言,不刷单、不测评,小卖家根本无法成长起来。“前期没评论,即便广告打得好,转化率也上不去。转化率上不去会导致权重下降,不得不再花钱买流量,陷入死循环。”该卖家反馈,不仅仅前期需要评论,中后期也需要评论。由于亚马逊对评论很重视,一个差评带来的权重影响,往往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好评才能弥补。不刷单,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稀释差评。这种大环境下,导致刷单成为卖家的必要手段。大家都在刷单,如果你不刷,势必要落后于人。在大趋势的裹挟下,很少有人能够逃脱刷单魔咒。

亚马逊权重机制令刷单无法禁绝。从根源上说,刷单存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亚马逊的流量机制。好评数量越多,产品评分越高,产品的权重也就越高,能够获得的流量就越大。在这样的马太效应下,流量势必会倾向少数优秀的头部卖家。新兴卖家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足够的好评,根本无法迅速成长起来。想要获得好评,必然需要有流量,但流量又把持在头部大卖家手中,唯有通过非常规手段获取评论,增加自身权重,才能成长起来。

适量刷单对亚马逊也有好处。这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亚马逊是一家数据驱动的上市公司,刷单虽然明面上破坏了市场规则和亚马逊的生态,但实际上也侧面增加了亚马逊的交易数量、用户数量等重要的数据,为亚马逊提供一份更漂亮的数据,短期内对于提高亚马逊的股价是有一定帮助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亚马逊在确定以评论数量来衡量权重的机制时,并未考虑到“刷单”这种非常规操作。如今,“评论”是其算法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马逊短期内不可能对该机制做出重大调整。只要“评论”在算法当中依然“位高权重”,那么刷单就不可避免会存在。

光与影必然长久共存。事实上,在美国各种论坛当中,也充斥着许多愿意提供虚假评论的消费者。一方面,这些愿意提供虚假评论的人,可以解决部分低收入者的收入问题(他们可能没有太专业的技能养活自己);另一方面,受到疫情影响,越来越多人需要免费产品来维持生计。

在这样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亚马逊想要完全杜绝刷单,几乎不可能。除非评论在亚马逊上变成了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这显然不太现实。

摆脱刷单困局商家要行动

为维护平台环境,给消费者提供更为透明和真实的信息,亚马逊和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净化平台环境。近期,有卖家收到亚马逊邮件,声称平台一旦发现卖家的产品存在虚假评论的现象,将对该产品底下所有卖家都实施降权。这就意味着,同一条listing(商品条目)底下所有跟卖者,都将受到该listing 的牵连捆绑,“一损俱损”。许多卖家常用的小号跟卖法,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已有卖家在收到亚马逊的警告信之后,流量瞬间跌落50%,可谓“伤筋动骨”。

同时,随着欧洲各国的新税制改革进行,平台代替卖家缴纳增值税也将普及。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杜绝卖家低申报、偷漏税,另一方面,对于刷单的打击力度可能比上述限流更大。因为欧洲增值税本身就重,卖家如果刷单,那么账面上的销售数据必然会上涨,需要缴纳的增值税也就更多。平台代缴之后,所有刷过的单都要计入到“已销售”的数据中,卖家需要为自己刷过的每一单都交税。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刷单的成本。未来美国、日本等市场是否会执行这一政策?有待进一步观察,不排除也有这种可能性。加之此番大卖家被“扫荡”,对众卖家来说,刷单必然要面临越来越高的风险。走向合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摆脱刷单困局,也是卖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封号卖家店铺
虚实相通:从松赞干布的“賨王”封号看中国古代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老店铺杂事
上淘宝咯
苏轼的店铺
卖家秀女人 vs 买家秀女人
快乐辞典
淘宝买卖家的搞笑对话
12星座淘宝卖家
宋代内命妇封号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