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干部自我认知培养与“官僚化”倾向解决路径研究

2021-06-10王璐

决策探索 2021年10期
关键词:倾向高校学生干部解决路径

王璐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目前面临着诸多自我认知问题,由此导致的“官僚化”倾向也逐渐凸显。基于此,高校要加强和引导学生干部自我认知的培养,并针对其“官僚化”倾向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自我认知培养;“官僚化”倾向;解决路径

学生自治是高校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干部在学生自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过,近年来高校学生干部开始出现“官僚化”倾向,类似于中山大学学生干部任免名单事件的新闻频频出现,可见国内高校部分学生干部的自我认知已经出现较大偏差。如何培养高校学生干部的自我认知能力并刹住“官僚化”的坏风气,是高校在内部管理方面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学生干部自我认知不清的主要表现

部分高校学生干部存在着严重的自我认知不清的情况,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只认识到有管理权力,却忽视了服务义务,导致在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官僚化”倾向,对高校内部的学生自治产生了消极影响。

目前高校学生干部自我认知不清的最主要表现是管理欲望强烈,但工作经验不足。由于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繁重,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担任学生干部的机会较少,导致其管理方面的欲望在中学阶段处于被压抑和积累的状态,当进入高校且被选为学生干部后,这种管理欲望会突然释放,管理表现过于强烈。但是由于缺乏学生管理工作经验,这部分高校学生干部极容易在管理工作中出现失误,甚至出现根本性的错误。这无疑会打击学生干部的管理自信,导致其出现自我认知不清的情况。

高校学生干部自我认知不清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其虽具备足够的管理意识,但服务意识却严重匮乏。随着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发展,高校学生干部只具备管理意识远远不足以顺利地开展学生工作,“在服务中管理”的科学管理模式要求高校学生干部具备足够的服务意识。然而,大部分高校学生干部自我意识较强,服务意识较弱,很少能够主动付出,服务他人。

二、高校“官僚化”倾向产生的原因

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出现“官僚化”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价值观念的偏差与错误。在高校内部学生自治的实践过程中,部分高校学生干部对“权利”与“权力”的概念混淆不清,将自治权利视为管理权力,过分重视管理权而忽视了为学生服务的义务,致使学生自治成为了部分高校学生干部滥施管理权力的平台,导致“官僚化”现象滋生并蔓延。高校学生干部价值观念的偏差还体现在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上。部分学生是带着功利的目的进入学生干部队伍的,这部分学生干部不仅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其“当官”的思想宗旨也严重影响其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最终导致其工作表现出浓厚的“官僚”风格。

高校学生干部出现“官僚化”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高校内部学生自治制度管理不完善。在学生干部的用人方面,学生会等组织很少在学生干部上任前对其进行德行与能力的考查;此外,部分高校给予了学生干部较大的权力,却没有构建针对学生干部的监督机制,这就很容易导致徇私舞弊现象的产生。部分高校为了使学生干部的管理活动更具权威性,将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进行了区分,在他们之间架构了上下级关系,這就导致了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之间出现不平等的问题。这种上下级的构架长期存在,将会使高校学生干部的“官僚化”从倾向转化为常态,严重阻碍高校学生的自治管理。

三、高校学生干部自我认知培养与“官僚化”倾向解决路径研究

(一)高校学生干部自我认知培养途径

自我认知就是指主体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性格特点、心理状态、学习和工作现状等有足够的了解,能够察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高校学生干部只有正确地进行自我角色认知,才能明确自己在学生工作中的地位,从而提高自身素质。高校应该主动与学生干部进行约谈,引导其进行自我角色认知,帮助学生干部认识到自己为学生服务的根本角色,然后是模范角色,最后才是管理角色。在引导高校学生干部进行自我角色认知后,还要引导其进行自我评价。高校学生干部正处于从青年到成年的转变阶段,其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其自我评价往往是不稳定且不切合实际的。因此,高校相关工作者应该重视学生干部的自我评价,间断性地引导学生干部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将原本不务实的自我评价升华为有意识的、真实的自我评价,从而让学生干部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在学生干部有了正确的自我角色认识和自我评价后,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要引导其进行自我改进。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可以指导学生干部通过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缺点,并针对缺点进行改正。

(二)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解决路径

要遏止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的倾向,就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引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要帮助高校学生干部厘清“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区别,教导学生干部不能将“权利”当作“权力”,更不能在学生工作中滥用“权利”。此外还要教导学生干部要将权利与义务平衡好,不能只享受自治权利,而忽视了服务同学的义务。其次,要完善高校党支部的思想引领。以基层党支部的服务方针为指导依据,健全学生干部的思想培训,促使学生干部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摆脱“官僚”风气。最后,除了思想方面的指导,高校还需要尽快构建完备的学生自治章程,优化学生干部相关内容。部分高校的学生自治章程并非根据自身校情构建,而是对全国高校学生自治章程的简单复制,并未加以改进和修改。因此,在涉及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内容时,有时难免出现一些过时的、不恰当的问题。对此,高校应根据自己的校情以及现实需求,尽快构建符合自己校内环境的学生自治管理章程。另外,在高校学生干部的人选方面,要摒弃传统的“点将”制度,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保障学生们的民主权利;同时,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监督机制,让学生干部处于大众监督之下。

参考文献:

[1]初金哲.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9(02):137-138.

[2]王俊.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才智,2016(12):96.

[3]曹迎.试论对高校学生干部自我培养的引导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57-59.

[4]刘琬舒.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分析及对策思考[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08):252.

[5]刘思广,吕羿良.从管理学视角透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及纠偏机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8):19-20.

[6]于佳.新时代高校团学组织干部“官僚化”倾向治理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20(03):196-197.

【本文系吉林省德育与学生发展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共青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解决路径探析”(10101139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吉林省德育与学生发展研究中心、吉林农业大学团委)

猜你喜欢

倾向高校学生干部解决路径
身体化倾向文化心理对于独立人格教育的影响和抑制
数字版权管理与合理使用权利冲突的解决路径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及能力塑造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及能力塑造
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其解决路径研究
论国共合作早期中共党内右倾倾向的纠正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几点思考
成才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研究
论高校学生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及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