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2021-06-10

党的生活·青海 2021年5期
关键词:安源党史马克思主义

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求是》2021·08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面对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经过28年浴血奋战,我们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把握规律悟思想

《当代陕西》2021·06

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就不会有坚强的政党。学史明理,关键在于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没有强健的理论武装,就不会有合格的党员。彭德怀同志谈到自己的信仰时说:“在读了《共产党宣言》以后,我不再悲观,开始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之上。今天,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正需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品味“信仰的味道”,传承好“真理的火炬”。

毛泽东在安源的初心奋斗与现实启示

《红旗文稿》2021·07

为执行党的一大决议,毛泽东于1921年10月和12月,两次来安源,考察安源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开展工人运动的条件基础。他下矿井,住陋店,入工棚,进车间,交工友,访民苦,察民需。在安源工人身上,毛泽东发现和寻找到党的组织发展要落地生根必须紧紧依靠的阶级基础和阶级力量,将安源作为湖南党组织的重点工作地区。通过深入工人群众,与他们打成一片,毛泽东获得了在产业工人中建党、开展工运和组建工农武装割据等方面的重要斗争经验。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只有自觉主动转变自己的思想情感立场,真正地放下身架,改变与工人群众不合拍、不同腔的毛病,才能真正走进和融入到工人之中,才能被他们所认同、所接纳、所拥护,才会有真正革命行动的开始。只有俯下身去,直接深入工人生产生活的第一线,知其苦,明其难,才能形成共鸣共振共行,摸准实情,才能打开工作局面。

用好红色资源紧扣伟大实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深入开展

《新湘评论》2021·07

黄坤明指出,湖南是伟人故里、红色圣地、革命摇篮,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党、国家和民族建立了不朽功勋,他们的光辉业绩和崇高风范是值得永远珍视的宝贵财富。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发挥好革命遗址遗存、纪念场馆等的宣传教育功能,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砥砺初心使命,赓续精神谱系,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见行动。

黄坤明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提出精準扶贫理念,十八洞村的脱贫实践生动诠释了脱贫攻坚精神,是新时代新奋斗的缩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贯通,突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结合各地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拼搏奋斗,感悟思想伟力,领悟国之大者,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崔雅丽

猜你喜欢

安源党史马克思主义
中共安源支部的创建和发展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
安源党校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