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个大股东与信息披露质量

2021-06-10秦清

商业文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股权结构样本会计信息

秦清

选取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股权结构差异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多个大股东的存在会降低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大股东数量越多,对信息披露质量的负向影响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国有企业,多个大股东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负向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

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治理一直是公司治理方面的热点问题,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在多个大股东治理方面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多个大股东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发挥治理作用,降低公司的违规行为以及控股股东和管理层的私利行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多个大股东之间会发生合谋,与控股股东一起侵占中小股东权益,加剧公司的第二类代理成本。

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能显著降低公司的信息不透明度,抑制管理层和内部股东的私利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促进公司持续良好的发展,而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是否会对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产生影响以及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信息披露的核心目的在于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为外部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做出正确的投资与决策提供帮助。而两权分离的现实环境,使内部人作为公司私有消息持有者,有动机也有能力操纵公司的信息披露,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现有的研究指出,通过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合理的安排,能够在内部人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形成制衡,起到对内部股东和管理层私利行为的约束作业。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视角对多个大股东并存的治理作用展开讨论,一种是基于“监督效应”和“股权制衡”,认为多个大股东的存在能够发挥治理作用,对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实现监督和制衡,有效地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降低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另一角度则是基于“合谋动机”和“协调成本”,认为大股东的存在会加剧“内部股东”的信息垄断,恶化公司的两类代理问题,降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多个大股东因为持股动机和偏好差异性问题,导致大股东之间的监管目标各不相同,多个大股东之间摩擦的协调极大地降低了大股东的监督效率,增加了监督成本,反而恶化了股东与高管之间的代理问题,为管理层在信息披露上提供操纵的可行性。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多个大股东的存在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

H1b:多个大股东的存在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

H2a:在多个大股东共存的企业中,大股东数量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

H2b:在多个大股东共存的企业中,大股东数量与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

研究设计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涉及的全部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本文选取了2010-2019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剔除了金融行业公司;ST、*ST、PT公司;样本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得到21219个观测值。为避免极端值的影响,对所有的连续变量按照1%进行缩尾处理。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1.大股东

本文参考现有的研究,把持股比例超过10%的股东定义为大股东。如果公司存在两个及以上持股比例超过10%的大股东,则认为该公司是“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Multi_Dummy赋值为1;反之,则赋值为0。Multi_Num表示存在“多个大股东”公司中的大股东的数量。

2.信息披露质量

本文参考已有的文献,以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所得的可操纵性应计盈余的绝对值作为会计信息质量(DA)的代理变量。DA值越大表示可操纵性应计盈余越大、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越差;反之则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3.模型设计

参考已有的文献,本文还控制了:

(1)公司规模(Size):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2)总资产收益率( ROA) :经营利润除以资产总额。

(3)资产负债率(Lev):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

(4)是否亏损(Loss):如果公司当期净利润为负则赋值为1,否则为0。

(5)两职合一(Dual):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担任时取值为1,否则为0。

实证分析

描述性统计

根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信息披露质量(DA)的最大值(最小值)是0.440(0),标准差为0.070,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披露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是否为“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的Multi_Dummy虚拟变量来看,均值是0.390,表明样本中有39%的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而大股东数量(Multi_ Num)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4和1,标准差为0.490,说明各上市公司间大股东数量存在一定差異,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其他控制变量均在合理范围内,不再赘述。(限于文章篇幅,未在文中列示描述性统计结果表。)

回归分析

如表1所示,列(1)反映了是否存在多个大股东(Multi_Dummy)对信息披露质量(DA)的影响,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多个大股东的存在会降低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验证了假设H1b。列(2)反映了大股东数量(Multi_Num)与信息披露质量(DA)之间的关系,系数也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随着大股东数量的增加,股权结构更加分散,但是多个大股东之间更有可能发生合谋以及发生治理协调成本增加的问题,降低信息披露质量,证实了假设H2b。

进一步分析:区分产权性质

如表2所示,非国有企业样本中多个大股东是否存在和大股东数量的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在国有企业中,仅有大股东数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是否存在多个大股东的系数并不显著。回归结果表明,相比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多个大股东对信息披露质量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即信息披露质量更低。

结 论

本文以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差异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多个大股东并存会显著降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大股东数量与信息披露质量呈负向相关关系。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相较于国有企业,多个大股东对信息披露质量的负向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从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角度研究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丰富了从“合谋假说”和“监督成本”角度研究多个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相关研究。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伊志宏,姜付秀,秦义虎.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质量[J].管理世界,2010(1).

猜你喜欢

股权结构样本会计信息
市场化程度和股权结构动态调整速度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
浅谈我国二元股权结构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测厚仪CS值电压漂移故障判定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