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析

2021-06-10郭彦彦严荣

商业文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徒宁夏校企

郭彦彦 严荣

本文基于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工作过程,探究工程造价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强调企业主体地位、行业协会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校企互通互赢方面提出建议,可对相关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一定指导意见。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探索试行“现代学徒制”在我国新常态化的经济发展阶段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如何在国内高职院校中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获批作为全国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工程造价专业结合宁夏工程造價行业小微企业多、人才培养难度大、沉没成本高、人才流动性大的特征,在自治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和自治区造价管理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探索实行“122”(一个工程造价联盟、两类型企业、两种模式互补融合)的学徒培养模式。

工程造价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情况

“12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主要为宁夏及周边地区建设行业培养工程造价人员,根据多年就业情况跟踪,该专业毕业生在工程咨询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就业比例最大,占90%以上。宁夏地区建筑类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培养适合小微企业的高素质复合型造价人才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学徒制试点专业,由自治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牵线,学院和协会及其下13家会员企业成立了开放式工程造价人才培养联盟,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工作,校企合作制定了适应建设领域“两类型”企业(工程咨询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需求的现代学徒制特色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行业服务”(大中型企业为行业内小企业培养人才)和“量身打造”(小企业为自身培养人才)两种学徒培养方式,在互补融合中拓展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建立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工程造价专业现代学徒制“122”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依托宁夏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吸纳对学徒培养有愿望、有能力、有热情的企业组成开放式协作体,建立“1”个宁夏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联盟,联盟内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初衷,根据需要适时参与学徒培养工作,探索双主体育人有效路径,实现校企双方人才资源共育共享。二是学徒制试点工作针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面向的“2”种类型的企业,即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设计了两套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基础素养学校培养、专业技能校企合作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企业培养、岗位拓展课程个性化培养”四阶段阶梯式校企工学交替培养,实现学徒人才培养目标。三是现代学徒制试点期间“行业服务”型培养和“量身打造”型培养“2”种模式互补融合。即大型企业以行业服务为目的承担学徒培养工作,为培养能力弱的小微企业高标准培养人才;小企业根据个性化人才需求和自身培养能力,实现先招生后招工,量身培养少量学徒。两种培养模式并行互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联盟内合作企业的人才培养作用,让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享受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红利,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同时,有利于带动整个工程造价行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促进行业人才工作良性发展。

面对宁夏地区中小微企业多、培养能力有限的现状,“122”学徒培养模式针对建筑施工和造价咨询两类主要就业企业,采用“量身打造”和“行业服务”两种培养方式。“量身打造”方式适用于满足企业个性化人才培养需求,培养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员工;“行业服务”方式适用于行业标杆企业发挥社会育人功能,以高标准培养学徒,为行业不具备培养能力的小微企业输送优秀人才。既解决了学院学生校企合作培养的需求,也解决了企业人才培养不平衡的困境,同时在行业内打造了“大手拉小手、校企行携手”的人才培养良性生态系统。

课程体系

用行业人才标准倒逼学院,校企共同构建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了由“基础素养学校培养、专业技能校企合作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企业培养、岗位拓展课程个性化培养”四阶段阶梯式培养的课程体系。

工程造价专业在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时存在的问题

建筑行业大环境制约,政策落地缺乏内生动力

国家实施供给侧改革以来,建设领域整体增速放缓,企业主要在实施内控改革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发力,人才需求数量降低、质量要求提高,虽然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宁社发[2019]36号)”,鼓励企业主动承担学徒培养工作,并从政策层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但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观望状态,校企双主体育人工作方面,缺乏投入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

当地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制约,学徒培养受益面不足

宁夏地区现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250余家,当地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外地进宁企业也是挂靠队伍较多,企业规模小,客观上造价咨询企业学徒培养能力和培养规模受限,单一或少数企业合作培养模式学生受益面较小,仍有部分学生是传统培养模式;领军企业“社会服务”型学徒培养作用发挥有限;小企业“量身打造”型学徒培养投入产出比例失调,风险大;企业人才培养成本分担界定不清晰,责任和成效不匹配。

现代学徒制校企文化融合深度不够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不足,导致学生对企业文化认可态度与方式出现偏差,从而难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学徒对企业文化认同的缺失,导致出现大量跳槽流动现象,增加企业投资现代学徒制的风险,挫伤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在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即便不参加现代学徒制,同样可以在人才市场招聘到企业需要的人才;校企文化融合深度不够,导致企业难以将参与校企合作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以致缺乏参与的主动性。

改进措施及建议

主动适应,积极宣传,鼓励更多企业理解和参与学徒培养

借力工程造价联盟和人才培养平台,抓住国家全面推进学徒制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的机遇,积极宣传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让更多的企业及时了解、充分理解、积极支持、主动参与产教融合工作,引导更多企业积极投入校企协同育人工作中,在政策支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等利益驱动下变被动为主动,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不断上台阶。

发挥校企行三主体协同育人功能,探索多模式共存互补,提升协同育人质量

继续扩大大型企业高标准、规范化人才培养优势,开展“社会服务”型学徒培养,培养高素质标准化工程造价人才;依托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优势,搭建中小型企业间联合培养学徒框架,探索开展多模式共存互补的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基础平台教育与差异性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混合培养,优势互补。

提高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促进校企合作利益均衡化

从利益切入点角度,广泛开展调研,探索多途径、多内容校企合作。首先,提高学校专业团队社会服务能力,在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BIM技术、装配式建筑、PPP项目管理等前沿领域加大学习研究力度,做好行业企业理论普及教育;其次,加大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应用力度,为行业企业提供多元化、针对性强、模块化的学习资源,供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和在职员工技能培训需要;最后,充分发挥学校科研优势,与企业合作开展行业热点难题研究,推进研究成果转化。

推进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增进学生职业认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校通过开设职业指导相关课程,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积极宣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精髓的熏陶,并对企业文化价值做出肯定和接受的判断,形成和树立符合企业文化价值标准和自身发展规律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理想,培养大批能真正扎根于企业并具有精益求精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最终解决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问题。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学徒宁夏校企
今日菜色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宁夏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宁夏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畅游美丽宁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