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承德市数字经济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建设路径研究

2021-06-10王鑫垚张勇跃

商业文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承德市数字化数字

王鑫垚 张勇跃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承德市食品、旅游、住宿、餐饮、交通等传统产业受到极大冲击,经济下行压力相对较大。根据承德市统计局数据,2020年1-10月,规上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下降2.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传统高营业收入企业下降18.9%,但是互相网和相关服务业逆风而上保持32.5%的高增长态势,由此可见,互联网加持下的数字经济能够最大化程度上缩小外生不利因素的冲击,成为推动疫情期间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承德凭借区位独特、交通便捷、文化厚重、能源富集、生态良好等优势,被确定为“国家绿色大数据中心”“京津冀大数据走廊”核心支撑城市,具有发展数字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如何利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拐点,突出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成为推动承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承德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2020 年) 》(后文简称白皮书)认为: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根据《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相关指示,承德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是打造旅游大数据产业中心,完善大数据产业发展链条、发展重点示范园区等方面。在后疫情时代建设数字经济的过程中,需要以白皮书中提出的数字经济“四化”框架为指导,充分发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的作用。

后疫情时代对数字产业化技术提出了新要求

数字产业化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包含5G、区域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技术、产品、服务等。作为同时连接北京和天津的承德市,在打造京津冀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在教育、旅游、出行等多领域展现同京津的衔接能力,这就要求承德地区的数字产业技术能够与京津进行对接。因此,在充分利用京津带来的区域优势和扶持政策外,还需要自身发展数字产业,抓住旅游行业优势,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最终带动自身的信息通信产业发展。

后疫情时代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融合开辟了新空间

第一,疫情让更多传统产业意识到当下发展的局限性。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便于平抑传统产业的运营风险,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通过数据驱动最终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融合与发展。例如,承德市河钢承钢等7家企业获批河北省数字化车间,100家企业被列为河北省两化融合重点企业,起到引领产业数字化的示范作用,推动互联网要素与传统产业融合。第二,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当下的数字经济发展历程来看,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等因素,尤其在新冠肺炎冲击后,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效果受到桎梏,数字要素逐步成为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阶段的又一重要生产要素。传统教育、医疗、文化等行业通过互联网等生产要素驱动的转化形式更丰富,企业逐步进行更便捷、约束更少的数字化转型。例如疫情期间得到较大程度发展的线上教育、线上办公、互联网医疗、无人化服务、数字营销、娱乐业数字化等等。

后疫情时代为数字化治理提供了新契机

疫情期间的数字化治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保障性作用。第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二维码、公众号平台、移动支付、空间定位等数字化治理应用技术被广泛开发应用,全市智能制造、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二,传统消费行业转型更明显。如生鲜等传统消费行业需求由线下转移到线上,通过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微观作用,推动一大批传统行业突破自身舒适圈,开发云端功能,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治理技术的发展。因此,后疫情时代中更应该顺势而为,善于突破原有的居民消费习惯与企业传统经营模式,最大化地发挥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生活的积极作用,摆脱单一线下消费或单一网络消费的形式,推动促销手段、管理形式、消费渠道的数字化,形成创造新消费的长效推动机制。同时,承德各大购物广场推出线上线下融合促销、发放消费券的新促消费形式,开发了大量非刚性需求,提高线上消费渗透率,促进了居民消费对地區经济增长的贡献。

后疫情时代为数据价值化创造了新思路

疫情时期充分证明了数据因素的价值。然而数据应用不能仅局限于表面,还应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通过数据价值化,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当代居民、企业和国家等各类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有利于分析居民消费行为、加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健康码为例,通过健康码一方面可以了解居民的消费区域、行为偏好、交通出行,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掌握产业发展势头,针对性地进行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提高数字化经济的发展效率。

承德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挑战

数字化基础薄弱

承德由于地形限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突出,数字基建设施基础薄弱,大数据应用水平不高。虽然紧扣数据存储、加工、交易、安全、服务和云平台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成立了德鸣、中经承园等五个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园,但是整体上同河北省其他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同相邻的京津相比明显缺乏基础优势,数字经济可发展空间相对较窄,数字化发展程度弱。

数字化发展动力不足,缺乏创新驱动

数据资源大多停留在大数据的浅层建设,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高级应用不足。已竣工的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园也并未发挥显著作用,通过数据引领承德市数字经济发展进而焕发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意识不足,弱化了数字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实际效益。

数字化人才缺失

无论是产业数字化转型还是数字产业化创新,都需要数字化人才,但是承德市的关键数字核心技术基础较薄弱,数字领域人才短缺较严重。一方面,承德地区容易受到京津虹吸效应的影响,导致高精端数字化人才大规模流失,京沈高铁开通带来的交通便利更加剧了这一现象。另一方面,承德本身数字经济企业少,人才发展空间小,造成了数字化人才缺失的必然。

承德市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

政策引导加快推进数字化基础建设

建设政策引导、企业蓬勃的数字经济发展大环境。坚持以大数据等信息通信产业为基础,突出发展承德地区在旅游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园区、京津冀大数据走廊等优势,抓住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发展的契机,充分利用京津带来的各类项目,加快推动5G等数字化基建的覆盖率,最大限度转化已建成数据产业园区的数据开发、应用和创新功能,加快推动承德市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发挥其作为新型生产力的作用。

建设数字经济发展长效机制

数字经济在短期、中期和长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充分焕发出数字经济在不同时期的优势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在短期内,重视大数据的基础应用,进行数字基建的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优势,为疫情后期的日常生活常态化运营提供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无人配送等基础服务;在中期中,运用智慧管理系统构建城市治理体系,进行更为有效的政府治理与企业管理,推动国家治理体现现代化发展;在长期中,鼓励相关科研创新进一步转化为新常态下的生产力,形成建设、应用、创新、新建设的数字经济发展长效机制。

完善数字经济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承德地区要并重实行外来引进人才与本地培养人才两项策略。一方面,加大数字人才引进力度。充分发掘环京津的地域优势,利用高铁和航空交通优势,最大限度减少人才流入的阻碍,同时提高高精端数字经济人才的待遇吸引力,最大限度削弱虹吸效应带来的负面影響,同时,促进承德数字经济企业向集约、集聚型发展,尽可能地避免人才外流。另一方面,充分发掘本地现有数字经济人才,加大政府对承德高校相关专业如智能制造专业、大数据专业的投入。同时,加强院企合作政策落实,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为产业链、应用链、创新链提供高端人才。

[本文系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后疫情时代承德市数字经济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建设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03057)的研究成果。]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贾晖,郭亚楠,初浩,叶乾霖.后疫情时代下数字经济带动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20(11).

猜你喜欢

承德市数字化数字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承德市生态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少儿书画作品4幅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河北省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初探
承德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