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地摊经济与基层治理

2021-06-10吕雷张凯杰达乐美

商业文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基层经济

吕雷 张凯杰 达乐美

2020年国家对地摊经济的政策支持重新让它成了现象级的话题,它既承载着文化烟火,又催生了诸多问题。如何让地摊经济得到创新性发展,如何更好地解决城市基层治理出现的问题成为现今人们的关注重点。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就创新地摊经济与基层治理进行了探讨。

引 言

“地摊经济”的过往历程仿佛一则曲折的故事,映射出时代的变迁。回顾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的社会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风中,流动商贩改变人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成千上万的家庭抓住时代抛出的机遇,通过简单朴素的服务例如:卖茶叶蛋、粽子、冰糖葫芦、煎饼果子、修理车锁等等,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逐渐在社会中站稳脚步,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时间来到2008年,创建文明城市的口号震天撼地,地摊经济的地位一落千丈,其带来的问题被逐一揭露,不得不如同过街老鼠般苟延残喘在各个城市的细微角落。而现在,中央明确要求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不包括流动商贩、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疫情之后,地摊经营者正在添彩中国夜生活。市民惊喜地发现:只要管得好,地摊经济不一定是假冒伪劣、脏乱差的代表。地摊打通了城市经济生活的毛细血管,更在城市基层治理的框架下,为城市居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中国居民对于地摊经济的态度也在逐渐改变。虽然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正常运转,人民生活回归正轨,但地摊经济作为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延续了下来,它的发展不仅是政府为了缓解经济压力的一时之举,更应该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为让它真正成为一种鲜活的文化,势必要对他进行一系列的基层治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城市先行试点,越来越成熟的经验也在不断涌现,让基层治理与创新地摊经济更好地融合。

地摊经济的优势及问题

地摊经济的优势

2020年是全球经济严重受挫的一年,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绝大多数企业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不得不减少开支,许多员工无奈下岗,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在非常时期的存活概率。但也有许多企业因入不敷出,无力支付店铺租金,资金短缺,已经关门倒闭,失业人员显著增加,失业率直线上升。疫情影响下,店铺经济惨遭重创,随着各种门店的倒闭,“地摊经济”或许能在风雨飘摇中成为失业人员的“救命稻草”,其本身就有着三种优势:一是门槛低,店面租金不需要支付,对于学历和技能的要求较低,摆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厢就能开始经营;二是失败风险低,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找到另外的方法再次经营;三是价格低,低成本会让商品的价格降低,让消费者享受实惠。

地摊经济带来的问题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以及留心生活中的地摊经济现状,我们也总结了以下几个地摊经济给城市治理带来的问题。

第一,无序地摊影响交通。一般来说很多城市主干道和学校的周围都是地摊的驻扎地,他们做不到有序摆摊就极易造成人员与车辆的拥堵,进而酿成交通事故。第二,无良经营质量低下。商贩具有流动性质且经营场所不定,产品的质量可能会大打折扣。而且买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缺斤少两等欺诈经营的行为,损害消费者的权益。第三,混乱地摊污染环境。城市流动摊贩在出售食品与副食品的过程中可能会将所制造的垃圾随处丢弃,摊贩招徕客人时大声吆喝,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第四,“地摊经济”业态由于监管困难,部分商贩很有可能违法越界。例如,贩卖管制刀具、仿真枪支、违禁药物等违法商品,威胁社会秩序。第五,滥用公共资源引发安全事故,拥堵安全出口。例如,百货大楼、赛事场馆的安全通道,一旦造成拥堵,在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下出现人员踩踏和意外伤亡的概率会极大提高,公共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

地摊经济基层治理思路与有益尝试

地摊经济虽然为我们经济的复苏提供助力,但是其本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基层治理人员重视的,地摊经济能否与城市环境共荣共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这些问题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处理的,这需要我们每个部门合作协同,同时还需要政府与基层群众的共同努力。经营地摊既要守法、又要文明,这是一家地摊门店的底线。同时,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对于噪声污染、卫生清洁、食品安全等可能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对于融资困难、设施配备、员工招募等问题不妨设计进一步的帮扶举措,为“地摊经济”文明营业添一把手、助一把力。对此,许多地区陆续出台各种针对地摊经济的政策。

上海去年6月6日到6月30日举办了首届“上海夜生活节”。目的是让“夜上海”的形象更加丰满,让上海成为更具有烟火气息的国际化都市。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制定印发了《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新消费形态将得到逐步扶持,让夜市地摊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政府与相关部门将科学管理夜市地摊,要求既要有特色摊铺,又要保持精细管理。

郑州下发《关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进一步做好为民造福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每个县(市、区)、开发区要合理布局1到2个“夜品、夜购、夜赏、夜游、夜健”夜经济集聚示范区,举办1~3项夜间经济主题活动;开展县(市、区)、开发区夜经济活动评选,市财政对前三名分别给予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奖励;充分利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闲置土地,按照定时间、定地点、定业态、定费用、定管理的原则,设立市集和特色跳蚤市场。

南京市城管局发布《做好防疫期间临时外摆摊点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临时外摆的区域应设置明显标志、摆摊摊位都要有编号把控,出摊的时间、范围、经营的项目都要严格设置,垃圾也需要嚴格分类;在全市新增130多处,共1400多个临时摊点;各区城管部门需要严格审核开放设置临时性外摆摊点的区域、规模、时间段;占道经营、无证流动摊点等违规违法行为,城管执法部门一经发现坚决查处。

创新地摊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马路摊点进行宽容化处理

让权利与权力实现互相通融,用一张张路边摊解禁的文件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活性”,如果要想实现城市秩序与地摊经济生存得长久且平衡,不需要城市自我更新,还要让“地摊经济”归入法律的领域,让法律的刚性引导“基层治理的活性”,从而为成百上千的小户摊主提供能够支撑生活的“避风港”。

严抓卫生,规范管理

建议摊主进行备案制,根据个人申请,由工商部门对于摆摊可信任的电子资质证明,摆摊时出具二维码资质,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建立消费者与摊主之间的联系;经营者应具备加工食品流通许可证、个人健康证明,如若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和商品质量纠纷时,也可根据工商备案信息正确地解决问题,从而让顾客放心消费。

地摊经济充满烟火气息,基层管理也应该有烟火气息

首先要认识到盲目解禁会为基层管理带来源源不断的问题,我國的人口基数大,解禁标准不严谨或者解禁管理不到位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让公共空间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所以政府一定要划分好责任的归属,确保责任到人、责任到位,增强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同时,基层管理又不能稀缺烟火气息,真正做到“官民一心”,对待“地摊经济”要保持宽容的态度,尽量实现科学的人性化管理。相关部门应多深入市井,与基层群众达成共识,了解群众所想,解决群众难题,拒绝一味打压和粗暴式管理;为地摊商贩指路划界,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这既能缓和社会问题,又能增强居民幸福感,真正让“地摊经济”与基层管理都具有烟火气息。

地摊经济新的打开方式:摆地摊+直播

直播摆摊是用自媒体的方式来发展“地摊经济”,既可以此来吸引人气,又能接受大众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管理的难度,因为一举一动都在被群众监管。地摊就是线下的直播间,而直播间就是线上的地摊,利用自媒体的优势既创造收益,又帮助管理。新地摊经济可以单兵作战,独立直播出摊卖货,以人设作为IP来吸引顾客;可以实现团队协同,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以区域为单位进行异业联盟,把一个区域打造成—个IP;可以尝试自媒体+新零售直播的新地摊经济,这是自媒体的稳定变现,聚焦产业链共赢,实现线上直播和线下体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一波三折的地摊经济裹挟着人家烟火,让我们不断探索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因素。地摊经济该何去何从,是空欢喜一场还是站稳脚跟,切实地关系到每一个个体经营户的利益与发展未来。地摊经济的软着陆将“牵一发而动全身”,改变着市场管理层的监管模式。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了地摊经济带来的优势和劣势并且正确地处理它,地摊经济才会得到良性发展。疫情期间,地摊经济确实为恢复国家经济提供了一份力量,但同时地摊经济面临的考验又难了一分,如何正确地处理疫情之下的地摊经济,地摊经济能否越走越远还是要看政府和各地的积极配合和谨慎处理。

[本文系基金项目:河北金融学院 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项目编号:S2020114 20008)的研究成果。]

(河北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基层经济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