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理财的必要性

2021-06-09吴康惠

中国商论 2021年7期
关键词:理财必要性消费

吴康惠

摘 要:大学生,天之骄子,从中学毕业到升入大学,不仅预示着学历上的提高,而且意味着告别过去年少岁月,进入成年人的行列。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首先面临的就是财务问题,一切的吃穿用度都离不开金钱,出门求学抑或家门口深造,莘莘学子都要自己独自面对财务问题。如何在收入微薄、花销尽涨的年代,把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安排的有条不紊、游刃有余,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自己的理财能力和理财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消费;必要性;现状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4(a)--03

1 什么是理财

(1)对个人而言,理财是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而管理财务资源的过程,包括:如何合理使用现金、如何有计划地进行日用消费或年度消费、对自己学习教育方面的投资规划、未雨绸缪地进行风险、保险、税收等方面的规划,还有对未来的一种投资性计划安排,以及随着岁月渐渐老去而面临垂垂老矣时的养老理财规划,最后在子女财产继承和财产分配上的合理预排等。

(2)对家庭来说,很多人认为理财就是钱生钱,比如买房、买黄金、炒股票等。其实这些都属于理财的范畴,但严格意义上的理财,其实叫财富管理,也就是科学合理地规划现在以及未来的资源,做好家庭财务规划,在进行理财时要对家庭财务作一个科学诊断,防控风险。

2 大学生消费及理财现状

2.1 消费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各种网贷公司与平台以高效、简便的口号将目标瞄准了数量庞大而且有强烈消费欲望的高校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随之产生变化,但是,大学生自身的无序消费和过度消费,产生了一系列不良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在当今社会下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2.2 理财现状

以下是笔者就山东科技大学的大学生理财情况进行调查的几个典型问题的结果及分析(分析采用SPSS软件)。

2.2.1 对理财重要性认识分析

使用F检验——两因素ANOVA方法进行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对理财重要性认识的差异。首先根据SPSS数据分析获得2×4=8个单元的核心基本统计量。根据莱文等同性检验可得P>0.05,说明方差齐。然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观察三项差异:性别、年级、性别和年级,性别P>0.05,说明不同性别之间没有差异,年级P>0.05,说明不同年级之间没有差异,性别和年级P>0.05,说明性别和年级之间也没有差异。根据轮廓图,性别因素和年级因素没有出现交叉,不会出现相互抵消,因此,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对理财重要性认识没有差异。

2.2.2 购买理财期限状况分析——大学生投资理财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更愿意购买1~6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的人数最多,占比46%,愿意购买2年以上理财产品的人数最少,仅占比6.67%。

基于平均值的方差齐性检验P=0.059>0.05,说明方差齐,即可以继续进行方差分析:进行ANOVA检验,F=0.405,P=0.805>0.05,说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此问题的回答上无差异。

同样道理,用另一种分析方法——SNK检验法发现,SNK将每个专业的大学生都看作一个子集,所以个案数为1,不同专业对理财产品的不同期限的购买意愿并无差异。

2.2.3 期望理财年报酬率情况分析

由表1可知,μ=2.09,众数=2,即大部分人会选择6%~8%的收益率;方差和标准差均小于1,说明选择13%以上选项的人并不多。总体而言,大部分学生没有选择收益率太高的选项,这说明他们对于理财知识还是有一定的基本了解,以目前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他们所能用到的理财方式由于资金的限制而受限制,所以他们认为自己的投资并不能为自己带来太高收益率,这点也与大体事实相符,是合理的。

由表2可知,(1男2女)男生选择理财产品时期望的年回报率平均值为μ1=2.1, 2<μ1<2.5,即大部分在6%~8%;女生選择理财产品时期望的年回报率平均值为μ2,2<μ2<2.5,μ1与μ2相差0.01。我们认为相差不多,即男女生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期望的年回报率的想法大致相同,即无差异,以下我们具体验证这种想法。

虽然以上显示的平均值没有大于标准差的2倍,但是可近似看作偏正态分布,接着我们继续用独立性t检验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

若假设两者方差相等,F=0.213,说明两者相差不大,再接着看显著性P>0.05,说明两者方差无差异,即假设成立,t=0.102, P=0.919>0.05,综合以上分析来看,男女生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期望的年回报率的确无明显差异,这则验证了一开始我们的假设——即男女生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期望的年回报率的想法大致相同。

2.2.4 大学生投资理财注重情况

因为使用的是2×4=8格,R×C卡方分布需要满足:无任何一个单元格理论频数T<1,且1≤T<5的格子数不超过总格子数的五分之一。

由表4可知,最小期望计数为1.55>1,但有3个单元格的期望计数小于5, 3>8/5, 所以不满足直接使用R×C卡方分布的条件,需要使用蒙特卡洛显著性检验。皮尔逊卡方检验得到的显著性为0.022,费希尔精确检验的显著性为0.017,0.017与0.022相差0.005,差值不算太大,这说明男、女生在进行投资理财时注重的趋势是相似的(1代表男性,2代表女性)均最看重投资风险的大小。

由此我们发现,男生、女生在投资策略上均最看重投资风险的大小,其次是收益的高低,再次是投资周期的长短,最后是其他因素。仅从本次统计来看,相比男生来讲,女生看重投资风险大小的比重更大,说明大部分女生还是比较喜欢稳健点的投资策略,当然此次统计由于统计女生数比男生多,所以结果并不十分吻合。但不管怎么样,男女生在进行投资理财时看重的因素比重还是无太大差异的(性别1男2女)。

综上所述,大学生无论从消费观念还是理财状况来看,大部分人群都处于一个无序、自发的状态,缺乏理性消费、系统规划、从长计议的理念;特别对于理财,更突出表现为以下两点。

(1)因缺乏专业知识,盲目购买投资理财产品,事先不能对其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受市场销售说词的蛊惑,选择了一些所谓的“低投高收”的产品,出现财务亏损事件,类似问题屡见不鲜, 造成投资理财潜在风险。

(2)“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更是在大学在投资理财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为了获取梦想中的高回报,一些大学生倾注所有尽力,全身心投入到“炒股”上,以至于学习、上课时间都被占用,长此以往,荒废了学业;错失了人生宝贵的高校学习的时间。

3 如何理财才是王道

大学生自己要上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学生需要拥有更强的自制力。面对当今物质消费极强的现实,自我自制力尤其重要。有人认为冲动购买能带来快乐。的确,满足自我购买欲是享受生活的表现,但也要警惕其带来的弊端。

第二,应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不要让“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这样的话成为空话。理性消费也是我们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第三,定下小目标。设置阶段性的存钱小目标,达到目标后激励下自己,坚持下去。

第四,积极学习理财专业知识,增强理财分析、处理能力。当下,互联网科技的日新月异,很多金融产品依托网络大平台俘获了很多大学生的心,可囿于知识缺陷、理财能力不足,致使莘莘学子难以顺畅、深入地进行互联网金融理财;于是,大部分的学生沦为盲流,简单地依从网络的导向甚至有一些“套路导向”而上当受骗。基于此,就给我们当下的大学生提出一个严肃的课题,大学生必须加强自我学习,对相关理财专业知识(包括互联网金融等)积极展开深入探究和学习,力争掌握基本概念,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披荆斩棘,博取更多财富的同时,使自己的人生更有规划,在理财的道路上步步为营,日臻成熟完善自我。

第五,将开展投资理财业务当成实践锻炼的一种模式。事实上,大学教育中有很多的社会实践环节,越来越多的高校和企业举行联合办学,给学生提供持续就地实习、实践的机会,活学活用,把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操转化为能力。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接班人,要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主动性,在日常的学习中积极寻找机会、主动报名参与实践,从“岸上练习”到“下水游泳”,不断摸索、专研、学习金融业务和理财知识,最终达到提高自身理财的能力。

第六,家庭是最基层的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每个家庭积极行动起来,给身在外、心系家的莘莘学子营造合理规划金钱、投资理财的积极氛围。从每一项家庭支出,哪怕是购买一些小的日用品,都率先垂范、以身示范,潜移默化地对下一代进行影响和教育。“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随着微量点滴理財意识和理财行为的积累,最终会形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七,高等学校的教育是多方面的,除不同科目的专业知识、专人教育外,学校更应形成教育、引导大学生的理财教育,非财务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辅修、学术论坛、理财专题等多样化形式进行导向教育;在不同高校间可以举办相关理财知识的学习、应用比赛,学生们在比学赶帮的过程中,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相互探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时解决纠正问题,形成学习理财知识氛围的同时,提高了相应能力,更确立了重理财的教育理念。然而从目前的状况分析,各高校针对投资理财课程的设置和教育是良莠不齐、相去甚远,建议各高校乃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增加相关课程设置、丰富校园实践、推进消化吸收提高大学生的始创能力。

第八,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政府部门力争把国家的栋梁之才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全能型人才。素质教育是成为全才的基础,当然包括财经素养教育。政府应协调各方社会资源形成立体型的影响力,确保大学生能最大程度地感受到理财知识的重要和无时无刻的教育信息。在互联网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新闻媒体、网络网站、电视网络应该首当其冲,扩大宣传;银行、金融等部门设立学生专版业务,以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整个社会各环节针对大学生学习理财知识形成从学习—探讨—实践应用—反馈消化的闭环系统。这样从理财观念的建立、多样机会理财实际操作、理财能力的社会化提升,把大学生打造成财经理财高手,使大学生真正成长为对家庭、社会、国家有用的人。

4 结语

针对大学生目前存在的消费和理财问题,大学生应该合理制定消费和投资计划。作为学校来讲,应倡导学生理性消费,引导学生去了解更多的理财知识,增加一些关于消费和理财的课程,帮助大家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而对于大学生自己来讲,应该主动去学习消费和理财方面的知识。虽然大学生所面临的经济局限较多,但我们仍然可以深度学习理财知识,从投资理财产品中收益;《一分钟百万富翁》(作者:汉森,艾伦)、《送给孩子的第一堂理财课》(作者:李才金,龙高高)都是合适的理财书籍,我们应该通过吸收、掌握理财方面的知识,并运用到现实中,最终获益。

参考文献

白雪祺.大学生网贷背景下财经素养的培养研究[J].才智,2019(33):155.

郎舒,王一斌.浅议强化大学生投资理财观念和行为的对策[J].广东蚕业,2017,51(12):31.

饶柳,廖洋.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研究[J].知识经济,2015(17):38-39.

唐果.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问题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4):6-7.

猜你喜欢

理财必要性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论如何培养高中生理财意识
信用消费有多爽?
大学生理财之我见
大学生理财能力现状分析及提升途径的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