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教育游戏设计比较研究

2021-06-07吴丽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4期
关键词:游戏设计教育游戏

吴丽杰

摘  要 以霍夫斯泰德文化价值维度检验文化影响教育游戏的设计机制,对当前中、美两国的教育游戏设计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多元文化中的教育游戏设计革新提供依据。

关键词 教育游戏;文化价值维度;游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4-0133-04

0  引言

1)教育游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寓教于乐的理念。现今教育游戏的宗旨是谋求教育与娱乐功能的均衡互通,教育游戏设计是实现教育游戏的教育性与游戏性的关键,既要包括游戏的内在要素设计以激发学生动机,又要包含有教育意义的学习内容。纵览中国教育游戏现状,很少有在教育中大面积普及推广的教育游戏。奇怪的是,中国学生普遍较喜爱美国的游戏,认为其更具备游戏的可玩性,而美国学生也对中国设计者设计的教育游戏乐此不疲。中美部分教育游戏如图1所示。

2)可能的解决思路。一般多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切入游戏。荷兰学者胡伊青加从文化视角对其开展研究,以为游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头,人类社会的许多行为可以和游戏联系在一起,从人的本质上看即为游戏者。文化与教育也是相互作用的,文化能决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方法、目的等,教育能在文化的延续、文化的更新、文化的普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1]。因此,笔者提出比较中美两国文化价值观在教育游戏中是否显示出特性,努力为多元文化时代的教育游戏设计变革提供些许依据。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

1)中美两国在现有的教育游戏设计中体现出哪些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2)从文化差异的视角,探讨中国教育游戏设计如何“破”与“立”?

1.2  研究方法

近年来,研究者进行了许多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比較研究,发现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本研究采取比较研究方法,意图对两国教育游戏制作者的设计观念进行文化价值取向研究,以期为中国教育游戏设计中的“破”与“立”提供依据。

1.3  模型简介

笔者采用经典的霍夫斯泰德文化价值维度作为理论模型。该理论是由荷兰跨文化学者吉尔特·霍夫斯泰德历时多年,经过对70多家跨国公司开展十几万份问卷调研总结出的一套用于叙述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都带有从早期童年家庭生活中形成的‘思维程序,并在学校和组织中得到加强,这些思维程序构成了国家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很清楚地阐释来自不同国家人们当中支配性的价值观。”[2]至今,该理论已有六种对人类文化具有普适性的价值维度[2]。该理论的研究适用领域非常宽广,除了社会学、心理学、跨文化管理等学科领域,也已被广泛应用在跨文化教育领域[3]。笔者欲将霍夫斯泰德每个文化价值维度的部分详细举例描述[2]映射到游戏设计的基础要素,如学习动机、玩法、故事情节、隐含的意义等,包括设计出针对评价教育游戏设计中的文化价值取向量规。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具体评价时按照每个维度的一个特性(如权力距离大)对游戏进行评定,符合记“1”,不符合记“0”。

1.4  研究样本

本研究没有选取经典的研究型教育游戏为案例,而是挑选安卓软件市场、苹果软件市场中家长最易下载到的、有代表性的中美教育游戏案例各20例。为了能够发现离日常生活不远、更容易下载的普通教育游戏的一般规律性,选取的部分教育游戏如图1所示。并请两位研究者根据表1对其逐一进行打分,打分表设计如表2所示。

1.5  数据分析

为了使评分更加有信度,笔者与另一位研究人员各自进行一轮打分,得到两份评据,并对其进行评价者信度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每个项目的评价者信度良好(0.7~0.8),进而说明可对评分进行均值分析与方差分析,如图2、表4所示。表中,权力距离指数得分越高,表示该项的权利距离越大,反之则越小;个体主义指数得分越高,表示该项的个体主义越大,反之则越小;柔性气质指数得分越高,表示越具刚性气质,反之则具有柔性气质;不确定规避、长期导向得分越高,表示该项的不确定规避倾向和长期导向越强,反之则越弱;纵容得分越高,表示该项的纵容倾向越强,反之则越弱。

从图2和表4中得出:在教育游戏设计中,中美在权力距离(P=0.09)、不确定性规避(P=0.15)、个人主义(P=0.06)、柔性气质(P=0.03)这四个维度中表现出有显著差异。方差测试结果也说明:中国在教育游戏设计中在权力距离维度表现为较大,并在不确定性规避维度、刚性气质、集体主义维度表现为有较强倾向;美国在权力距离维度表现为较小,在不确定性规避维度表现为有较弱倾向,在个人主义、柔性气质维度表现为有较强倾向。

2  研究结果

中国的教育游戏在设计中表现出较高的权力距离。可以从中美教育游戏比较中发现:中国的教育游戏有很多环节明显是以“教”为中心进行设计,学习环节与游戏环节有明显的界线;游戏的学习目标大多与基础教育学科相关,似乎这样更被家长、教师接受认同;玩法往往也是打开游戏首界面就被事先告知。美国的教育游戏在这些方面的大多案例表现出让玩家自己探索学习,没有明显的学教分节现象,设计主题也广泛涉及生活中的各类教育。笔者认为:权力距离这一文化价值对教育游戏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对权力的重视表现在方方面面,如师生、父子关系等。尽管高权力距离起到稳固社会的作用,但是在游戏中提升权力距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换个角度看,若考虑减小权力距离,学习西方一样重视伙伴关系、对抗关系、协作关系、平等关系等,教育游戏在以学为中心的设计、主题内容选择、玩法探索性方面或许可以有较灵活的发挥。

中國的教育游戏在设计中不确定性规避表现较强。这说明中国教育游戏设计中能考虑到各个事件发生时应对的方案,如答案、改变路线、可能的想法或动作,能考虑到游戏需要具备关卡、难度、梯度等结构要素,场景是令人紧张、集中注意力、能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达到好奇。但是也要思考:过多的不确定性规避是否需要?在游戏中若给予过多的提醒,会不会打断玩家的游戏动机?中国文化中带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规避倾向,人们往往偏爱建立更稳定安全的规则,较重视地位、年龄等。在教育游戏设计需要适当的不确定性规避来保障游戏的完整性,但要注意的是适宜的帮助提示、意料之外的规避和应对或许更能提高游戏的人性化。

中国的教育游戏在设计中表现出较强的集体主义。中国文化中无处不在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培养人们适应社会群体,培养合作能力的支撑。教育游戏设计中也体现了这一文化的浸染,故事线多以“我们”为出发点,游戏精神多是体现集体荣誉,教学目的是学习如何做,游戏失败会使人产生集体中的羞愧感等。这无疑对集体主义感的培养是有作用的,但在当今社会,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往往是需要同时拥有的品质。个体主义在探索性、思辨性问题的处理上体现着优势。因此,教育游戏在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与否方面不需要很明确地划清取向,只要能在不同的情况下体现适宜的品质培养就是成功的。

中国的教育游戏在设计中表现出较强的刚性气质。但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较美国文化不是那么注重对金钱的向往,中国古代有士、学、农、工、商的排名,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并不重视商人,也就是对金钱不推崇。中国文化一直推崇“和”“美”,健康和幸福是终极目标,这是很符合柔性气质的。但在本次实验中,中国教育游戏设计中表现出的刚性气质要比美国强,说明在现代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中国人也对金钱等物质有较强的向往。在教育游戏中,如果一味地向学生传递拜金主义也是弊病,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生活中的美应该在教育游戏中体现,应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华。

3  结束语

教育学家叶澜老师曾语:“能否使原有的文化保持活力,能否创造出新文化,关键就在于教育的性质,看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面对我国累积几千年之久,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中的传统文化,如何辨别其中积极的或消极的方面?如何通过教育的途径,改变传统观念,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新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如何革新与传统文化相适应的传统教育观念?这些都是教育行业所要关注的、教育研究者所要探寻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从文化价值取向的视角,发现跨文化差异会导致教育游戏设计的诸多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权力距离、不确定性的规避、集体主义这些要素,而对教育游戏设计创新和改进则要考虑跨文化中的“去”与“取”。当然,本研究也只是教育文化比较研究中的一个案例,研究样本有限、模型对应不成熟是不足之处,只初步做到对多元文化中的教育游戏设计革新提供依据,后续研究应加强模型的适用性等。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Hofstede G. Dimensionalizing cultures: The Hof-stede model in context[J].Online readings in psycho-logy and culture,2007(1):8.

[3]黄河.霍夫斯泰德文化价值维度在中国地域文化中表现度的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4]赖红玲,王电建.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型看中美文化差异[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7):87-88,127.

[5]陈东平.以中国文化为视角的霍夫斯泰德跨文化研究及其评价[J].江淮论坛,2008(1):123-127.

[6]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游戏设计教育游戏
VR技术现况及其未来对游戏设计的影响
面向职业教育翻转课堂的教育游戏设计原则与策略研究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游戏设计与研究
儿童弱视在线康复训练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游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