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4+3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训练模式

2021-06-07穆永杰盛永进孙保福秦廷亭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4期
关键词:做题职业院校大赛

穆永杰 盛永进 孙保福 秦廷亭

摘  要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创新,也是推进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举措。近年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以教师指导技能大赛为切入点,总结出“2+4+3”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训练模式:把握熟练和规范两个原则;具备准备、顺序、取舍和应变四种意识;处理好学生正常专业学习与技能大赛训练、学生分工与合作和自身专业技术学习与管理能力提升三种关系。

关键词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4+3”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4-0131-03

Absrtact The skill contes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nno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work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kills Competition has been the attention of all sectors of society. Based on the competition of teacher-directed skills, this paper sums up the training mode of “2+4+3” Vocational College Skills Competition: mastering the two principles of proficiency and standardization, having four consciousnesses of preparation, se-quence, choice and strain; we shoul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 between students normal professional study and skill training, students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and students technical study and manage-ment ability.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skill contest; 2+4+3 training mode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办,其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众多职业院校也将举办或承办职业技能大赛与自身知名度提升及办学能力提升进行紧密结合[1]。

但是现阶段指导教师在指导技能大赛训练过程中缺少系统性的指导方法,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际效力的发挥造成不利影响。作为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和菏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调研员,笔者根据多年参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组织负责赛前训练相关经验和调研菏泽及周边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训练过程,归纳出一套针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训练模式——“2+4+3”训练模式。

1  在比赛训练过程中要把握两个原则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要求学生围绕专业教学标准和真实工作的过程、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规范的操作完成一定的工作量[2]。这就要求学生在比赛训练时在熟练度和规范操作两个方面下功夫,要把握下面两个原则。

1.1  熟练原则

对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训练工作,熟练十分重要。技能大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对考生做题的速度、质量和信心有一定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和操作的熟练程度直接决定做题的速度、质量和信心,因为对知识点不熟练,会导致做题时模棱两可,直接导致做题速度变慢,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计划的工作量;同时对一些常见题型不能有效解决,导致信心不足,心理过度紧张,出现易得分题却失分的现象。因此,在平时的比赛训练中,学生一定要熟练掌握知识点和操作。

1.2  規范原则

如何满足规范原则?就是按照大赛规程的标准或试题的要求去呈现操作流程和做题结果。技能比赛不是做完了就行,有结果了就有分,而是要规范地做题和操作。如安装布线,不是接上线、能通电就行,而是按要求把线布在指定的位置。布线是否过松或过紧,压线是否过松,安装是否露铜丝及漏出的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分数。特别是常规题型,通过规范的操作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做题速度和减小犯低级错误的可能性。因此,在平时的比赛训练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大赛规程的标准规范做题和操作。

2  在比赛训练过程中要具备四种意识

在比赛训练过程中仅仅把握两个原则还不够,还需要把准备意识、顺序意识、取舍意识和应变意识等四种意识贯彻其中,使其成为提升技能大赛水平的重要方法。

2.1  准备意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准备工作分为前期准备和模拟准备。前期准备是把知识点和安装操作有计划地学全、学深、学熟,唯有如此,才能厚积薄发。模拟准备需要严格按照比赛的流程有针对性地模拟训练。如比赛前电脑软件的安装、设备元件和工具的摆放、设备清单的打印与核对等事项由陪练组完成,以模拟真正的比赛场景,防止学生在正式比赛时找不到需要的元素。

2.2  顺序意识

省赛和国赛的赛题往往覆盖面广、题量大、难度大[3]。因此,学生应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自己平时训练的做题顺序,先易后难去完成题目。对于简单的常规题,要快速完成;对于逻辑性比较强的题,需要认真理清思路后快速完成;对于思路不清晰或者不会做的题,放在最后去思考。切记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

2.3  取舍意识

如表1所示,据对2017—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高职各四个赛项的参赛队完成题目不能得分的调研(每年每个赛项发放问卷50份),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把已完成题目的答案呈现给评委,包括答题卡没弄好、视频录像没放在指定位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缺少模拟训练,不清楚处理答题卡的最短时间;另一方面是因为存在想多得几分的侥幸心理而耽误整理答题卡。因此,在加强模拟训练的同时要有取舍意识,取大舍小,杜绝侥幸。

2.4  应变意识

在变化莫测的赛场上,具有应变意识是保障选手取得良好成绩的法宝,要求选手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及领悟力,善于变通[4]。国赛、省赛结束后,经常有学生反映比赛时设备出现故障,设备或工具没有自己学校的好用等问题,导致比赛成绩不理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设备、设施和环境多因素的影响[5],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对于设备问题:在考场上学生应及时向裁判反映或尽快适应设备;在平时训练时,教师可以人为地设置一些故障,训练学生对设备故障的应变能力。对于心理问题:通过日常教学训练[6]、比赛后的经验总结、指导教师出新题和大赛前举行对抗训练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心理应变能力。

3  在比赛训练过程中处理好三种关系

技能大赛训练是一个长期繁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矛盾,而指导教师处理好学生正常专业学习与技能大赛训练、学生分工与合作和自身专业技术学习与管理能力提升三种主要关系,有利于解决技能大赛脱离专业建设、大赛选手选拔难、团体赛项队员技术泛而不精、指导教师对专业技术学习和管理能力提升认识不到位等主要问题,使得在比赛训练过程中事半功倍。

3.1  处理好学生正常专业学习与技能大赛训练之间的关系

举办技能大赛的真正意义在于发挥其导向作用,进一步引领职业教育与教学改革,达到有效改善和优化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7]。然而有些职业院校为了能够在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忽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需要和专业课程融合等教學因素,临时选派学生组成备赛团队突击训练,致使参赛学生无法正常上课。这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违背了举办技能大赛的目的。因此,备战技能大赛的关键环节应该落实到院系技能大赛专业赛项选拔赛上,可以针对大赛所涉及的专业赛项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部署,力争做到专业全覆盖、师生全参与,形成专业技能优而赛的局面。

3.2  处理好学生分工与合作之间的关系

技能大赛分为个人赛项和团体赛项:个人赛项处理好做题顺序和取舍问题便可;团体赛项包含的知识面广、量大,鉴于学生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知识都学精,因此需要处理好学生分工与合作之间的关系,否则会出现学生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争抢设备和团队中有的学生完成任务没事做而有的学生完不成任务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团队整体成绩差。因此,指导教师要根据赛项规程、学生特长及能力和试题得分难易程度等因素明确独立任务和公共任务:独立任务是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队友不参与的任务,划分依据是需要长时间系统学习的知识,如编程;公共任务是题中要求的需要多个学生完成,或根据指导教师要求,所有队员都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划分依据是简单易学且常用,如一些工具的使用和答题卡的整理等。

3.3  处理好自身专业技术学习与管理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

一个赛项就是一个团队,特别是团体赛项,队员更多。指导教师带领团队在摘金夺银的道路上可谓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有出色的管理能力。然而有些技能大赛团队存在指导教师缺乏实际操作能力[8]、过度依靠高年级带低年级和死盯严守式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团队成绩不突出。在专业技术学习与管理能力提升两者中,指导教师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是基础,而提升管理能力是关键,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专业技术知识不牢,团队成绩很难有质的提升;如果管理能力不强,团队就是一盘散沙,进而侵蚀团队的专业水平,造成团队成绩难以突出。因此,指导教师要在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要提升管理能力,方可带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团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际效力的充分发挥关键是指导教师在比赛训练过程中牢牢把握熟练和规范两个原则,同时把准备、顺序、取舍和应变等四种意识贯彻其中,处理好学生正常专业学习与技能大赛训练、学生分工与合作和指导教师专业技术学习与管理能力提升三种关系,确保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质量、上水平。

参考文献

[1]莫勋.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0):158-160.

[2]教育部等37部门关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的通知[A/OL].(2018-03-22)[2020-05-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yxds/s3069/201803/t20180329_331775.html.

[3]付云.我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金字塔式三级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20(1):6-12.

[4]杨咏.影响专业技能大赛效果的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15(20):84-87.

[5]赵刚.世界技能大赛数控模具项目训练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4):107-109.

[6]刘洋,姜超凡,杨彬,等.数控技能大赛“三比三试”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19,39(14):33-37.

[7]侯炜征.高职院校备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2):7-10.

[8]白丽红,刘萍.基于世界技能大赛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J].职教论坛,2017(29):93-96.

猜你喜欢

做题职业院校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说谎大赛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