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植入高职英语3C教学模式研究

2021-06-07焦淑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4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焦淑华

摘  要 由于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一直缺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严重,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缺失,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淡薄,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缺乏,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进程。分析高职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植入现状,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3C教学模式。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高职英语;文化软实力;文化植入;3C教学模式;跨文化交際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4-0077-03

Abstract Due to the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environment, Chinese culture aphasia is serious. The lack of Chinese cultural con-tent in textbooks, students weak awaren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lack of cross-cultural teaching ability for English teachers hinder the sprea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mplant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xplored the 3C teaching mod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mplant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cultural soft power; culture implantation; 3C teaching model;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版)》指出:“学习和了解世界优秀的文化和文明,有助于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有效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和各国人民的广泛交往,提升国际软实力。”当今中国已经在世界经济、军事等诸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国际舞台上到处可见中国的身影,国外各界迫切希望了解中国这个伟大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这个时代造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舞台,而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却与中国现有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符,迫切需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迫切需要通过建立自己的译语话语体系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力,主动占有国际话语权,发出自己的声音[1],让世界不仅看到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身影,还能听到中国的声音。

英语教育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上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应担负起这个责任。由于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我国在以往的英语教育考核中,只进行对英语知识语法、阅读、听力等具体内容的测试,中英文化的嵌入在教学考核中很少体现。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号召,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广泛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但不成体系,缺乏系统性,英语教学中植入传统文化的途径需要进一步探讨。俞希[2]提倡以国际化和本土化英语作为补充的英语国家语言文化取代纯粹的英美英语成为教学标准。在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语言知识仍然是教学目标和重点,随着国际化发展,跨文化交流越发重要,中国的文化内容受到很大关注,然而各研究者对文化的研究居多,对如何融入教学、投入实践的研究非常少。

1  中国传统文化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1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严重

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上第一次提出“中国文化失语”这个概念,指出文化失语是“哑巴英语”在文化层面的体现。由于长期以来教育制度着重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考查、英语教学中对文化输入失衡状态以及外语学习者自身跨文化意识较弱,造成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语言缺少。彭红利[3]的测验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母语文化知识明显欠缺,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更显不足。这种逆差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可以流利地用英语说出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国外节日,但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仅知道春节和中秋节的英语表达方式。此外,对中国的古典文学、艺术和技艺,学生均可以用中文描述相关知识,却无法用英语表达,甚至连英语单词都无法对应。这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于文化输出的语言能力缺乏。文化失语现象主要源于近20年来文化单方面输入的影响。

1.2  中国文化教材内容的缺失

刘燕[4]认为:在中国的外语教材中添加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核心价值观的篇章,实现外语教材中国化,是外语教学中国化转型的重要路径。当前高职院校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篇章很少,本着原汁原味的教学原则,教材编辑时选用的文章主要来源于国外原文,涉及的都是英美国家的生活工作、人文科技和文化习俗话题,几乎没有涉及中国生活工作、人文科技和文化习俗的话题,造成教材中中国元素的欠缺。在英语学习中,由于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系统学习,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无法有效、精准、流畅地用英语表达出来。

1.3  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受教育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在于考试和升学,被动地接受英语教材上的语言文化知识,只是纯粹地把英语看作一门必考科目去学习,只求通过考试,并没有意识到语言本身是一种交流工具。跨文化交际意识淡薄,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即使到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还是固守原来的学习目的,考试及格即可,潜意识中就缺乏“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的概念。这个根深蒂固的意识是阻碍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根源。这种意识不发生根本扭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就如同空中楼阁。

1.4  教师中国文化素养的欠缺

受中国英语教学大环境的影响,大多数的英语教师从应试教育中一路走来,教学功底深厚,但中国文化素养就像木桶原理中的短板[5]。英语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都系统地学习过英美文化概论、美国文学等课程,然而体现本土文化语言、传播中国文化的大学语文在英语专业中消失了。很多英语教师在高考后就没有再接触过中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系统学习和深入了解,对中国母语文化知识没有足够的储备,在教学中只是把精力和时间花费在英语语言知识和英美文化的输入成效上,用英语展示中国文化、传播中国魅力的素养相对薄弱,无法构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2  中国传统文化植入高职英语的3C教学模式

简单来说,3C就是Consciousness(意识)、Connec-tion(贯连)、Conveyance(表达),即:先树立正确意识,再将各个教学环节贯通起来,最后明确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输出,要用英语表达。三者相互影响,三位一体。

2.1  Consciousness(意识)

Consciousness(意识)是指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加强文化教育,加强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习近平主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沉淀了文化精华,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扬。经过历史沉淀的文化精髓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持续发展的精神内核,已经成为经济文化强国的支撑力和动力。把文化思政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嵌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树立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保持对母语文化的自尊、自信,并有意识地在国际交往中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扩大文化影响力添砖加瓦,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扩大我国国家影响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在文化平等的原则之下,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2  Connection(贯通)

Connection(贯通)是指中国文化教育不是单个环节、单个方面完成的,中国文化教育需要高职英语从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相互贯通,完成中国文化教育的植入。要树立最新的教学理念,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以创新的教学设计来完成明确的教学任务;要从语言文化单方面输入转变为以中国传统文化输出为主线的双向文化交流;要对教材选编内容加以优化,在英语教材中有意识地注入跨文化交际内容。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置基本为一年,在第一学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初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第二学期就可以选择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跨文化交际教材进行系统教学,由语言学习向文化学习过渡。优化课程设计,因材施教、因情施法,丰富教学活动。高职学生的特点是英语基础薄弱,但思维活跃,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修补教师短板,加强教学改革创新,健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估体系,全方位地在英语教学中植入传统文化。

2.3  Conveyance(表达)

Conveyance(表达)是指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让其明白掌握知识不是最终目的,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能够将自己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用英语传达给世界。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英语介绍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让他们把所学知识表达出来,他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母语文化,更恰当地用英语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将中国“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精忠報国”的爱国情怀、“公而忘私”的价值观理念等[6]传达给世界,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3  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植入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一两年就可以达到目标,它是一项持续的、不间断的,需要众多教育者不懈努力和付出的工程。3C教学模式从意识到贯通再到运用,全方位立体式构建高职英语教学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行路径: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意识扭转的基础上,让他们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文化交流奠定基础,最后在知识储备丰富的情况下用英语宣讲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实现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熊欣,董芳菲.从译语话语权看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互植[J].社会科学动态,2019(12):89-92.

[2]俞希.英语通用语背景下中国英语教学现状分析[J].语教学理念与实践,2016(3):37-42,63.

[3]彭红利.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的中国文化植入[J].现代交际,2015(10):201-202.

[4]刘燕.基于文化自信观的大学外语教育思考[J].才智,2018(35):39.

[5]彭红利.再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J].现代交际,2015(11):54-55.

[6]林宝玉.“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职学生“全人教育”途径探究:基于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视角[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6):80-82.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