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2021-06-06彭延斌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控制建筑工程

【摘要】本文重点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对当前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管控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针对性技术控制措施,有效提高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稳定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施工;控制

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正在不断扩张,大量的建筑工程不断被建设起来,有效缓解城市内部人口基础压力,同时推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快速提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其中非常关键的技术环节,整个工程的施工量较大,同时所涉及到的技术控制要点比较复杂,要想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果,必须要对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管控工作存在的缺陷

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规模上正在不断扩张,但是社会当中一些工程施工单位经常受到传统施工因素的影响,造成某些工程施工单内在整个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和效果上不符合标准,只考虑到眼前的经济效益而没有考虑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这样情况,造成工程施工完成之后结构体的整体稳定性不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比如,相关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进行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合材料的配比参数设置不合理,在混合材料的配比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盲目性判断的情况,并没有从实际的工作原则角度出发,没有结合具体的工程设计要求,造成了水泥混凝土材料在整个配比参数方面存在较大的误差,直接影响到水泥混凝土构件的施工稳定性。又比如,在混凝土材料的运输工作中产生材料离析现象,并没有完全依照标准的工作流程来进行控制,并且在混凝土材料的振捣工作力度上控制程度不足,进而造成了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不符合工程的施工标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不但如此,在后续的水泥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工作中没有做好相关养护技术控制工作,进而造成水泥混凝土表面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蜂窝、麻面等病害问题[1]。

2、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2.1水泥混凝土搅拌技术

要想全面提高水泥混凝土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必须要对施工原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首先,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要根据标准的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设计提供的要求,对各种原材料进行针对性筛选,同时要通过严格的材料使用计量工作,保证每一种原材料的使用质量符合标准,要有效做好周期性的质量控制工作,通过材料搅拌站进行材料混合搅拌之后直接投入到正式的生产,如图1所示。水泥混凝土材料质量必须要经过相关质量检测工作单位的认证,要保证混合材料在搅拌过程中,每一种原材料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误差范围之内。相关工作人员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随意进行原材料投放,防止对整个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在材料搅拌过程中需要对水泥混凝土材料的下料顺序进行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一次性投料施工方法,将砂石材料、水泥材料以及水等一起加入到搅拌筒内部进行充分搅拌处理,但是其中需要充分注意,混凝土搅拌工作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在料斗争中加入大量的石子,然后需要将水泥和泥沙直接进行混合,水泥材料需要在石子和砂材料的中间,防止在搅拌过程中出现过多水泥材料飞溅到周围,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以及污染问题。同时通过这种拌制方法,水泥和沙子不会直接粘附在料斗的底部,料斗会将砂石水泥等一同加入到搅拌机内部同时使用水进行混合,充分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混合均匀程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1]。

2.2混凝土材料振捣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正式开始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遵对施工区域的预埋件钢筋材料以及支架结构等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工作,需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重点内容进行记录,要保证所有的施工内容符合实际工作要求之后方可进行后续的施工。在浇筑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区域的模板钢筋表面存在的灰尘与杂质等进行彻底清理,有效防止后续产生不良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当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有效防止混凝土材料不能产生离析现象,水泥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需要控制在2m范围之内,如果在施工当中遇到自由下落高度较大的问题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有效防止出现溜槽或者是串孔等状况,最大限度上提高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和浇筑施工效果。溜槽通常情况下是使用木质材料进行制作,表面需要包上一层薄钢板,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溜槽的水平倾角大小不能超过30°,串筒所使用的材料为薄钢板,同时每一节筒体的长度需要保证在700mm左右,同内部和外部需要设置出相应的缓冲挡板结构,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浇筑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如图2所示:

3、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策略

3.1混凝土原材料配比控制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情况,对水泥混凝土原材料配比参数进行准确计算和验证,对于原材料的砂粒含量、砂石表面的含水率以及骨料粒径大小等进行全面实验和分析,充分保证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整体性能符合工程的施工标准。在工程施工当中各级骨料经常存在一部分超过标准的颗粒直径,同时材料的含水量会超过饱和和面干状态,以此对混合材料的配置工作进行控制[2]。

3.2有效控制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

在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材料的施工质量和效果。由于水泥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凝聚性以及保水性等特点,三者相互之间互相关联同时也存在相应的矛盾问题,如果水泥混凝土的凝聚性相对较好的,保水性能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果混凝土材料的流动性较大,则整体的施工稳定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干扰,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大量的实践工作分析可以看出,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材料,在整个振实效果上更加明显,同时不管是流动性还是可塑性表现更加稳定,因此在整个水泥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效果上非常明显。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水泥混凝土材料拌合物的流动性延续性以及保水性等各项性能综合表现为材料的合理性,由于某些工程施工人员针对混凝土材料的合意性认知程度有所不足,盲目认为配置水泥混凝土材料使用低水量低塌落度,则可以实现对混凝土材料和易性的控制,但是如果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参数设置不合理,会直接造成材料的和易性下降,因此在后续的生活中产生混凝土表面裂缝和蜂窝等问题的可能性更大,甚至还会产生混凝土表面产生孔洞等质量问题。整体而言,要想有效保证混凝土材料具有更好的凝聚性,必须要保证材料三个方面的性能达到稳定的状态,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果。

3.3水泥混凝土养护技术控制

在建筑工程浇筑工作完成之后,整个施工工序并没有完全结束,相关施工人员需要有效落实和开展水泥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的养护工作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具體的养护工作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采取不同的养护施工方法,充分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一种完全湿润的状态,要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因素包含温度湿度等混凝土进行针对性养护处理,整个养护工作时间需要持续15天以上,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处理效果,防止混凝土构件表面产生非常严重的裂缝现象[3]。

结语:

在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做好各个环节的技术保障措施,全面提高水泥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防止各种混凝土施工病害问题,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稳定性,对后续建筑体的使用安全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兴.浅析水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与创新,2020(06):128-129.

[2]车向东.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8):151-152.

[3]赖平祥.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7(22):159-160.

作者简介:

彭延斌(1970.10-),男,本科,汉族,湖南保靖县,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方向。

猜你喜欢

水泥混凝土控制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分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断措施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