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同心县小学生乳牙龋病患病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21-06-04蕾,代雯,王越,王娟,尹

宁夏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龋病乳牙龋齿

付 蕾,代 雯,王 越,王 娟,尹 东

龋病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口腔疾病,不仅会引起痛楚阻碍儿童进食,还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1]。近年来,在全国经济水平稳步向好,国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儿童乳牙的患龋率也在增加[2-3]。儿童龋病受到社会人文因素、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家庭经济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4],具有地区特异性。为了了解宁夏同心县儿童的龋病病情,分析有关影响因素,为儿童龋病防治提供基础,我们于2019年11月对623名同心县6~8岁儿童的患龋情况和流行状况进行了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调查依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5]和第五版《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6]制定调查方法,随机整体抽取同心县县城2所小学的6~8岁(一、二年级)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当地居住一年以上(以检查当日时间为准),能够配合检查,其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自闭症、癫痫等严重身心疾病者;不能配合检查者;监护人不同意者。

1.2 口腔健康检查:口腔检查人员由取得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三年以上的口腔科医师进行,检查前对负责检查人员和记录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统一口腔检查及问卷调查内容,并通过了标准一致性试验,计算kappa值均在0.8以上。检查方法:在自然光源下,与受检人员膝对膝,使用一次性口镜和探针进行视诊和探诊。诊断标准:牙齿表面的窝沟点隙或平滑面龋损、明显的釉质下破坏或探针可探及洞底或洞壁软化病损的视为龋齿。检查过程中若有任何疑问则均不能计入龋齿数,患龋情况用患龋率、龋均评估。获得患龋情况后,详细填写检查表后当场回收。

1.3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①社会背景:调查儿童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主要抚养者、家长文化程度;②口腔健康行为:是否睡前吃甜食、是否经常喝碳酸饮料、刷牙频率、刷牙时间、是否监督儿童刷牙、是否定期口腔检查、对龋齿是否重视。调查问卷由调查儿童和家长共同完成,采取现场填写的方式,填写前已就问卷内容对家长进行详细解答,确保调查结果真实有效,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去除填写有误的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623份,其中男童297份,女童326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种相关因素对乳牙龋病患病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宁夏同心县6~8岁儿童患龋情况:同心县6~8岁623名儿童中,乳牙患龋人数为538人,患龋率为86.36%,龋均为4.66,充填率为2.13%,其中男生患龋率为86.87%,龋均为4.80,女生患龋率为85.89%,龋均为4.53;6岁儿童患龋率为91.85%,7岁儿童患龋率为92.66%,8岁儿童患龋率为75.57%,6岁儿童龋均为5.36,7岁儿童为5.71,8岁儿童为2.93,各年龄组之间的患龋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至8岁时年龄增高乳牙患龋率反而降低,与乳牙脱落恒牙萌出有关,而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宁夏同心县6~8岁儿童龋病患病情况

2.2 宁夏同心县6~8岁儿童龋齿的牙位分布情况:对本次调查的2508颗龋齿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患龋率最高的为下颌乳磨牙,占41.05%;其次为上颌乳磨牙,占36.77%;再次为上颌乳中切牙,为10.19%。

2.3 宁夏同心县6~8岁儿童乳牙龋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将本次调查的儿童乳牙患龋病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喝碳酸饮料、睡前吃零食、刷牙时间、家长监督下刷牙、定期口腔检查、由祖辈照顾及母亲的文化程度等因素与儿童乳牙的患龋率有明显相关性,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儿童的刷牙频率、家长对龋齿的重视程度及父亲的文化程度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宁夏同心县6~8岁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分析[n(%)]

3 讨论

乳牙是儿童进食的重要器官,不健康的乳牙会影响患儿咀嚼食物,阻碍营养吸收,因疼痛偏侧咀嚼还可能会导致错颌畸形,甚至妨碍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所以针对儿童乳牙的患龋情况和特点,进行靶向性的预防保健工作十分必要。

本研究主要调查及评估了宁夏同心县6~8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了不良饮食习惯和口腔健康行为对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的影响,结果发现,同心县6~8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86.36%,龋均为4.66,高于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调查结果,高于广州市、湖南韶山市、郑州市儿童的乳牙患龋率(61%,71.5%,59.12%)[7-9],患龋情况严重。对比2000年宁夏同心县6~8岁回族儿童乳牙患龋率(62.54%)[10]明显增加,提示我们同心县儿童乳牙的龋患形势非常严峻,急需干预以降低患龋率,改善儿童口腔健康情况。

根据本次调查的龋病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可知。

1.饮食习惯不良:调查发现,睡前吃零食会增加儿童乳牙的患龋率,推测是儿童睡前吃了零食后不再清洁口腔,食物残渣使口腔内供细菌分解的底物增加,细菌大量繁殖,产酸增加,与此同时入睡后人体分泌唾液减少,缓冲力和清洁能力下降,牙齿就极易被侵蚀,发生龋坏。经常喝碳酸饮料也可增加患龋的风险,据报道[11],酸性饮料中的酸可直接对牙体产生作用,造成牙釉质中的羟磷灰石晶体溶解和破坏,使釉质表面脱矿,促进龋坏形成。因此,睡前不吃零食及少喝碳酸饮料对降低龋病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2.口腔卫生习惯不佳:本次调查中每日刷牙的人数占68.06%,但是2组之间刷牙频率并没有明显差异,即使每天刷牙两次的儿童也有较高的患龋率,与报道不符[12]。每次刷牙时间在1~3分钟及以上的儿童患龋率较刷牙时间少于1分钟的儿童低,与此同时,有父母监督刷牙的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低于没有人监督刷牙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推断,6~8岁儿童自己不能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刷牙时机,即使有较高的刷牙频率也不能有效清洁牙面,未起到保持口腔清洁的作用。而充足的刷牙时长和父母的监督能够提高儿童刷牙的清洁效果,减低龋患发生。这提示我们在口腔防治工作中需对儿童和家长加强正确刷牙和保持口腔清洁卫生的健康宣教。

3.口腔健康重视不足:在这次调查中,定期检查口腔的儿童患龋率明显低于未曾进行口腔检查的儿童。有38.36%的儿童日常生活主要由祖辈照顾,这些儿童的龋病患病率要高于由父母照顾的儿童;父亲的文化水平对儿童的患龋率没有明显影响,而母亲学历在高中及以上的,其子女的患龋率较低。有报道称家长的重视和言传身教对儿童建立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至关重要[13],家长对口腔保健越重视,口腔健康知识越充分,儿童龋病的发生率就越低。祖辈在抚养时,由于口腔保健知识不足,对乳牙龋病的危害没有充分的认识,认为“换了牙就好了”,对口腔清洁和龋病不重视,所以祖辈抚养的孩子患龋率较高。母亲的受教育水平高,子女的患龋率较低[14],母亲与父亲相比更为心细,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更长,学历高的母亲能接受更多方面的讯息,了解更多口腔保健知识,更清楚龋病的危害,对预防龋病发生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本次调查显示家长是否重视龋齿差异不明显,推测一方面与孩子平时主要由祖辈教养,父母没有在身边相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口腔保健知识薄弱,对儿童防龋未起到积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是因为孩子患龋严重才看牙医,而不是主动进行定期检查,预防龋病,因此要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概念,消除家长的错误观点,正确认识龋齿的危害,重视龋病的预防,做好对孩子的指导和监督,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带孩子到专业的口腔机构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孩子的口腔问题,早发现、早治疗。

猜你喜欢

龋病乳牙龋齿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学龄前儿童口腔内致龋菌的活性与其龋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乳牙
儿童口腔龋病易感性研究进展
预防龋齿
小孩为什么会掉牙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乳牙”更要好好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