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整细化 学以致用

2021-06-03黄仕欣

阅读(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

黄仕欣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是采取“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合的方法来编排单元内容,这一创新之处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编排方式,以内化“人文主题”、落实“语文要素”为教学目标,双线融合,开展单元整体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双线融合 单元整体教学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编排阅读单元,这不仅强化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还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化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适应性较差,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容易忽视整体教学与单篇教学的协调性,整个教学过程重“教”轻“学”。

统编版教材单元整体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双线组织阅读单元的编排方式,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出发,以教材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以双线融合为教学理念,丰富和完善单元整体教学的架构,细化课堂实施流程,探索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新样态。

一、统整细化,明确单元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是对单元教学的总要求,是教学该单元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也是单元教学的核心价值,应该在该单元每一课的教学之中进行落实。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便采用了“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形式,每一单元都有单元导语,单元导语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用一两句话对该单元的主题略加提示;第二部分则指明了该单元的语文要素。这样的编排形式直接将单元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清晰明了。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点明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而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一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二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在制定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可根据单元人文主题和单元语文要素进行统整,一方面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渗透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感受革命精神;另一方面落实阅读训练要素,引导学生了解“点面结合”的写法及作用,读写结合,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进行写作。

在统整单元教学目标的同时,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也要随之细化,只有课课落实、训练到位,单元教学目标才能顺利达成。因此,教师要分析课文目标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逐层推进落实。以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引导学生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为例:《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点面结合的写法很明显,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点面结合,体会点面结合描写的好处;《开国大典》一文中,点面结合的写法更复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聚焦“阅兵式”,切实体会“先面后点再面”的结构形式,以及以点衬面的表达效果;《灯光》一课作为略读课文,在教学时应重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内化点面结合这一写作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正确定位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建立课文目标之间的联系,逐层推进,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二、巧妙提问,内化人文主题

为了促使学生将单元人文主题深刻内化,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紧紧围绕单元人文主题,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巧妙设计一个“提一问而领全篇”的“主问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问题”去品读语言文字,由浅入深,在阅读探究中内化单元人文主题。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体悟的过程中铭记历史,感受并传承先烈精神呢?在教学时,教师应当先认真解读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共有《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通过解读可以发现,虽然这四篇课文所反映的是不同革命斗争阶段的事情,但是其表现的精神主旨是一致的,都是反映出革命者英勇无畏、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在艰苦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本单元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谁?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理解,从而感受红军战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体会他们身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时毫不畏惧、英勇顽强的形象,以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感受新中国诞生时人民群众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体会解放战争时期以郝副营长为代表的战士们舍生忘死、英勇献身的崇高形象。知大意、聊人物、悟情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内化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让学生意识到应该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惜当下幸福美好的生活。

三、学以致用,落实语文要素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努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静态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语文学科素养。统编版教材在每一个单元所提出的语文要素,实际上就是把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显性化、序列化、系统化。因此,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要始终把语文要素的学习、运用贯穿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仍旧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整体教学为例:围绕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都安排了相关的练习;《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总结了本单元运用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习作》中则要求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写一个活动。针对同一个语文要素,教材中做了螺旋式递进的编排。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基于学情,努力引导,逐层递进,有效推进。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重在引導学生了解什么是点面结合,并比较、体会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好处。学生对点面结合方法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由扶为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开国大典》,放手让学生体会“阅兵式”部分,了解“先面后点再面”的结构形式,以及“以点衬面”的表达效果,并借助《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本单元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进行总结。最后,通过习作教学,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阅读体验,回顾自己的活动经历,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活动。

在学生习作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活动过程写清楚,把活动中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描写活动场面时,引导学生模仿《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课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既要有对整个场景的描写,也要有个体描写,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出来。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能够采取“词句段运用”中的策略,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说”。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让学生做到关注策略,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四、拓展延伸,贯通课内课外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曾在教育部举办的统编版小学《语文》使用培训会上提出了八条使用建议,其中一条就是:“采用‘1+X方法拓展阅读”。因此,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应当努力突破教材的局限性,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深刻内化单元人文主题,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学资源,鼓励学生用好手边的课外读本,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一些描写革命斗争的文章,或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场景的文章,指导学生对精彩的段落进行摘抄、赏析;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引导学生在不断的阅读、比较、练习过程中融会贯通,强化单元所得,丰富语言积累,拓展学习领域。

统编版教材的全面实施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开辟了新视角,在这一大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双线组织阅读单元的编排方式,基于“双线融合”的理念,对单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除弊创新,从而让单元人文主题在学生心中深刻内化,让单元语文要素得以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2]顾琴.“双线组元”理念下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小学语文教与学,2019(11):6.

[3]宋道晔.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教什么,怎么教[J].小学语文教与学,2019(11):12.

[4]李琴.以“单元整体教学”促语文要素真正落地[J].小学语文教与学,2019(11):18.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
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