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交通网络效应的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优化策略

2021-05-31郝佳欣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线网客流量客流

郝佳欣

(暨南大学,广东 珠海 519000)

1 绪论

1.1 文献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是重要的公共交通形式。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者主要围绕客流、沿线住宅价格、换乘站点等方面展开研究:庞金爽(2020)认为票价、居民出行需求等是影响轨道交通客流的因素[1];王福良和冯长春(2014)得出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呈正相关影响[2];张景秋和朱海勇(2014)认为轨道交通换乘站点的等级与办公室集聚区的等级成正比[3]。

当城市轨道交通多线相交,运行线路基本覆盖主城区时,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效应也随即显现。对于交通网络效应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涉及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住房价格、交通运输等领域:尚静静和解家安(2017)指出公路交通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关系[4];杨阳(2018)研究认为轨道交通对周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会随着区段范围和建设时期而改变[5];崔政超(2016)认为交通网络效应是促进交通运输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力量[6]。

综上,研究者对于轨道交通以及交通网络效应已有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基于交通网络效应,以地形特殊复杂的重庆市的轨道交通为研究对象,进行多方位地分析。

1.2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限的道路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交通需求。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趋势,从最初的单条线路的运营,持续发展到网络轨道交通。形成网络的线路更能够发挥轨道交通运输的效能,但是制约建设的因素越来越多,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极具难度。

2 研究基础

2.1 现实基础

截至2017年末,我国共有62个城市的城轨交通线网规划获批,总长7 321 km。对比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地下铁道发展的高潮时期[7],虽然我国轨道交通起步晚,但是借助各大国际体育赛事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轨道交通迅速成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我国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核心因素规划交通线网。2018年,国家发改委规划重庆市远景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环+放射”的网络结构。重庆市提出构建都市圈“一张网、多模式、全覆盖”的轨道交通网络,打造综合交通体系,缓解重庆交通问题。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形成和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重庆市轨道交通网络还需进一步完善。

2.2 理论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非竞争性特征,但非排他性不充分的准公共产品,具有自然垄断性。在经济学中,网络效应是指产品价值随购买这种产品及其兼容产品的消费者的数量增加而增加,也就是用户越多价值越大的产品[8]。网络效应可以分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直接网络效应指使用同一产品的消费者可以直接增加其他消费者的效用,比如,城市轨道交通增加线路和站点,可以增加所有乘客的到达站点,提供了便利,也就是为其他消费者带来了正外部性;间接网络效应是指使用一种产品的价值取决于该产品互补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例如,为轨道交通的建设提供设备或技术的供应方数量越多,则需求方选择的空间越大,效用也会增加。

城市轨道交通成网的要求高、难度大,但是在科学合理地规划后,形成网络的轨道交通能够更好地发挥轨道运输的效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吸引更多的乘客,轨道交通的价值也就逐渐显现出来,从而使得轨道交通网络效应引发正向反馈。

3 现状分析

3.1 存在的问题

3.1.1 轨道交通客流量两极分化,部分线路客流压力大

据重庆轨道交通客流量数据统计可知,重庆市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从2016年的189.97万人次增至2018年的234.8万人次,增幅为23.6 %。轨道交通的客流量大并且增长速度快,同时,存在客流量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通过图1可以看出重庆轨道交通客流量两极分化十分严重。3号线自从运营以来的日均客流量接近100万,是重庆轨道交通的骨干道路,过多的客流量导致乘客滞留时间长、线路客流压力大。4号线、2号线和10号线在高峰期的客流量极少,没有发挥其最优效用。

图1 2019年5月10日重庆轨道交通已开线路日客流量

3.1.2 轨道线路基础设备维护不到位,造成严重安全隐患

轨道交通全年运营以服务大众为核心,但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工作却有所疏忽,轨道线路设备频频出现故障。2018年4月17日,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在运行期间多次出现紧急制动,经查明原因系机电设备故障,导致行车间隔延长,全线列车不同程度晚点,对部分乘客造成了影响;2019年1月8日和2月17日,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和环线也发生了突发性设备故障,造成严重的客流积压和安全隐患。

除了城市轨道的基础设备问题,交通基础设施也为市民高效出行提供保障。由于重庆一些线路修建时间较早且缺少技术的支持,导致部分站点客运设施不合理,比如站台过窄、换乘不方便、站厅客流交叉、自动售票机故障等现象,这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甚至导致秩序混乱、引发安全问题。

3.1.3 道路交通规划缺乏合理性,轨道交通难以缓解压力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乘坐城市轨道出行,不仅是因为轨道交通准时、便捷,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机动车、公交等道路交通的拥堵状况没有明显的改善。2017年,重庆以52 %的拥堵指数排名全球第四。交通拥堵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只会将更多的客流压力推向轨道交通。现有的轨道交通已经超负荷运转,新的线网从规划建设到正式运营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并且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改进也需要时间,很难承受更多的客流量。

3.2 原因分析

3.2.1 客运量空间分布不均衡,中心城区线网密度不足

造成载客压力越来越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重庆轨道交通客运量分布不均衡,都市核心区29 %的线路长度承担了70 %的客运量[9],即绝大部分的客流全部集中在了城市核心区和中心城区,而其余70 %的线路处于客流量少的地区。中心城区的载客压力大就要求线网密度也随之增加,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人口密度迅速增长,中心城区线网密度不足,造成轨道交通客流量两极分化,部分线路客流量压力大的问题。

3.2.2 早期交通规划缺少前瞻性,检测、维护力度不够

重庆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西部地区起步最早的,第一条线路在2005年正式开通运营。在轨道交通建设的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交通线网,轨道交通网络效应没有显现。首先,在早期规划阶段,重庆的轨道交通缺少长期规划和前瞻性,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缺乏更全面的考虑,可供改造空间少,再加之人口密度大,客流量远超当时的设计值,导致现在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需求。其次,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初期的间接网络效应不足,缺少为轨道交通提供设备和技术的供应方,需求方的选择余地很小,再加之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检查力度不够,导致线路出现故障。

3.2.3 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不协调,城市规划不全面

重庆以“多中心、组团式”为发展格局,确立了“一主六副”的城市中心体系。这样规划使重庆的每个区域形成一个较为独立的空间,其目的是减少城市空置率,缩短交通里程。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们因为考虑工作、房价等因素,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相隔很远,导致“组团式”失去预期效果。有研究指出,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10],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再加上重庆本身山水分割的特点,最终事与愿违,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的顺畅运行。

4 优化建议

4.1 完善中心城区线网密度,提高轨道交通运行效率

至2035年,重庆市主城区线网规划包括6条快线和10条普线,致力于实现以轨道交通为引领,实现主城区一小时通勤的目标。在设计线路时,应着重完善客流压力大的中心城区线网密度,以提升线网出行效率。

在对轨道交通线网密度进一步增加的基础上,优化原有的轨道交通线网,有利于整体线网的高效运行;增加次支道路,能够延长总线网,扩大线网覆盖面;开通新站点,有助于缓解乘客滞留时间长的问题;增加运营车的数量,能够有效分流乘客。

4.2 加大设备维护力度,改进交通基础设施

城市轨道交通日益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线路设备故障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严重影响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一方面,对于已经在运营的线路,应加大设备的检查力度,对不合格的设备进行及时优化和更换,从源头制止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于正在建设施工的线路,要保证进度质量,降低运营后发生故障的可能。

城市轨道交通属于自然垄断,技术进步是其特殊的竞争方式之一,改进交通基础设施,有利于乘客高效乘车、缓解拥挤问题。2019年重庆8条轨道线路进出站实现移动支付,在云闸机上刷一卡通、二维码形式直接进出站,使乘客更快速地通过闸机而进入站点;进一步可以尝试生物识别,采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更加先进的安检方式。对于其他的基础设施,可以进行长期的规划,开拓站点范围、重新规划站厅客流方向、加大力度维持换乘站点的秩序等,做到防患于未然。

4.3 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建设交通多模式

重庆依据山城的特点在城市规划中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建设江河、陆上、空中、地下多层次的交通设施,打造八大特色交通,其中包括50年历史的缆车、720度的旋转弯、跨长江客运索道、穿越居民楼的单轨等。重庆在城市空间诉求紧迫的情况下,设计出穿越住宅楼的李子坝站,使同一块土地同时拥有两种身份,即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用地又作为居住用地[11]。

重庆因山高坡陡的自然环境因素,轨道交通逐渐成为交通工具的首选。为了保障轨道交通的高效运行,建设交通多样化模式,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选择,为轨道交通的优化和建设提供时间。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能够更好地做到轨道交通换乘,缓解轨道交通载客压力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便利,助力重庆加快经济和发展的步伐。

5 结论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发挥轨道交通网络效应,线路成网能够高效地发挥效用水平。对于城市内部的市民而言,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选择,科学合理的线网布局方便人们出行,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对于不同市域的人们,安全速达的轨道交通使城市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为人们提供了高效的出行工具。城市交通线路是经济发展的血管,重庆作为人口超3 000万的新一线城市,利用山城的特色优势,打造“一张网、多模式、全覆盖”的轨道交通,营造良好交通环境,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线网客流量客流
客流增多
新型线网城轨乘客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轨道交通COCC线网信号系统设计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商场客流量统计算法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AFC数据的城轨站间客流量分布预测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
紧凑型大都市区轨道线网形态配置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客流数据分析缺陷及应对
自动售检票线网化维修管理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