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美》不止美

2021-05-30方怀银

藏书报 2021年17期
关键词:开本冰川美育

方怀银

艺术家冷冰川跨界到图书编辑领域,出版了一本Mook《唯美》(Pulchra)。

从作者阵容上,就已经能感受到《唯美》的强大,有金宇澄、叶兆言、韩东等小说家、诗人,有黄永玉、何多苓、毛焰、徐累等当代艺术家,也有跨界艺术的科学家等。当拿到书时,还是被震撼了。这是冷冰川联手70余位作者打造的一件艺术品。8开的开本,在期刊界很少见,不太符合阅读的人体工程学。但很多画作必须大开本才能更充分呈现。据笔者所知,倡导“生活的美学、生命的哲学”的《生活月刊》可与之媲美,但近二百页的铜版纸过于厚重,只能捧读。《唯美》分左右卷,一白一绿,三孔线装。用了七种纸张印刷,对应七类不同内容,产生不同的节奏触感。诗与音乐部分还手工拉毛。每卷二百多页,重量比《生活月刊》轻不少,可平摊阅读。字号、行距、墨色不一,甚至横排竖排杂陈,处处可见设计的痕迹。这是形式上的美。也正应和了该书的书籍设计师之一张清的观点,我期望每本书对于阅读者来说也是如此:在于设计,在于书,更在于心。

内容上,这些与艺术相关、“不相关”的作者们,以绘画、摄影、诗歌、随笔、小说、对话等形式,不拘一格谈论文学、建筑、音乐、设计,甚至医学。其主旨就是“只说心尖里那么一点点的东西,把艺术创作的本心说出来”,向美致敬。两卷收录五百余张艺术图片,其中近三百张为艺术家作品高清,作家金宇澄的29幅画作,黄永玉的全部木刻……为读者呈现20余场“纸上个展”。

从约稿到出版,历时半年多的《唯美》,在主编冷冰川看来,完成度是95分。初创即达此高度,与冷冰川的艺术修养和做事风格有很大关系。“凭着笨拙的口舌,一个一个约。约稿后也生怕他们写套路、流水的文章,还要再一次冒失、诚恳地提醒。”

创刊即出两卷,很担心冷冰川发力过猛。接下来该如何继续。作为艺术家,冷冰川“很想找自己能从头看到尾,而且是纯质、天然又很深人的一本书、一个精神。这个梦想埋藏在心里二十几年了。”这个“梦”的源头是2000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了张炜、汪稼明主编的《唯美》第一辑。书里用了冷冰川的作品,他偶然看见便记在心里。

山东画报出版社的《唯美》,2000年8月出版,16开本,124页,8.6万字,图70幅,刊有王安忆、张承志、张洁、陈丹青等人的谈美之作。在“题记”中论及其主旨,“就让我们在自己的实践中进一步诠释和定义:究竟什么是美。”在“《唯美》通讯”栏目里,公刘以为,“即将诞生的《唯美》丛书就不能不带有鲜明的爱憎感情色彩和锐利的批判思辨锋芒。”书中用的是冷冰川的两幅墨刻,一幅是《梵高》,一幅没有作品标题。

后来二人在北京认识,汪稼明经常感叹,“《唯美》只做了一期。这么美好的事就这样断了。”在2020年疫情期间,冷冰川决定把此事做起来,汪成为特邀编辑(署名汪家明),也就有了现在的《唯美》。一本美育书,当下文艺界的标志性读物。

美育概念传人我国时间也就一百多年,加之国人太忽略美育了,所以吴冠中在2008年有“中国的美盲多于文盲”的论断。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道:“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

细品内容,此二种《唯美》隐约有关联,立意美育,不仅是阐释美,更在于启发读者的美育意识,让人们看见美、感受美、热爱美。

其实在上世纪还有种《唯美》杂志。1935年2月邵无斋、柴骋陆等在上海发起成立唯美社,以“唯美为美术而美术”为宗旨,内容素重金石、考古、艺术、摄影、妇女等研讨。同年3月16日,唯美社创办的《唯美》月刊出版,英文刊名 The ArtClassics,由邵、柴编辑。第一期封面用的是版画家段干青的《双双在努力》。据杭州师范大学主办的《美育学刊》2018年第2期“美育史料”,至1936年8月16日,《唯美》共出刊十八期。内容包含金石、书画、雕塑、陶瓷、刺绣、建筑、摄影、电影八类,以图为主。每月出一册,为24开本,图约占三分之二,用最佳铜版纸精印;文字约占三分之一,用上等道林纸精印,配以彩色封面。

“美”的概念范围很宽很长,但无论有多少美,关键还在于能否感知,并形成美的自觉。从1935的《唯美》到21世纪之初的《唯美》,再到疫情后的《唯美》,近百年时光,内容或有不同,但三种《唯美》都在做着美育启蒙的工作,打破界限,倡导融合、对话,启发读者美的意识,形成美的自觉。因为谈论美,就是談论我们的生活。正如王秋生在冷冰川的《唯美》中写的,“我们不会知道我们已经错过了什么,但我们却能知道我们不可以失去什么。”

“我们相信生命的最初频率是真、善、美,我们应该保护这个频率,并与之合拍。”(郎景和《医生的美学杂谈(五则)》)“美”的精神是珍贵而充满力量的。期待冷冰川的《唯美》如他的《闲花房》般充满二十四节气的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开本冰川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为什么冰川会到处走?
冰川会发出声音吗?
论《旅游在中国:云南》对旅游类书籍的启示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长途跋涉到冰川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图画书之开本(下)
莎士比亚与“第一对开本”